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山洞。

林川拽着电台专家的后衣领,大步走进山洞深处。

潮湿的岩壁上凝结着水珠,在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电台专家的鞋在湿滑的岩石地面上打滑,眼镜歪斜地挂在鼻梁上,镜片反射着跳动的火光,映出他瞳孔中惊惧不定的神色。

刚才洞外那声枪响的余韵似乎还在他耳边回荡。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指节发白地攥着自己的衣角。

林川能感觉到这个家伙的身体在自己手中微微发抖,像一只被鹰隼抓住的鹌鹑。

“张先生,咱们谈一谈?”林川松开手,声音刻意放得轻缓。

电台专家踉跄了一下才站稳,急忙扶正眼镜:“不敢,不敢。叫我青松就好。”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张青松?”林川挑了挑眉,故意拖长了音调。

“是,正是鄙人的名字。”张青松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却又在林川锐利的目光下微微瑟缩。他的手指摩挲着袖口已经磨损的线头,那是紧张状态下的小动作。

“老家在哪儿?”林川问道。

“鄙人……祖籍襄樊……”张青松声音不高。

“襄樊?”林川手上的动作突然停住,转头盯着张青松,“哦,湖北人。”

“是,是。”

张青松点点头,一缕汗湿的头发黏在额前,显得格外狼狈。

他偷偷用袖子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却把镜片弄得更花了。

林川的目光扫过张青松无名指上的戒痕:“老婆孩子……在台湾?”

张青松的表情突然暗淡下来,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是……”他的手指抚过戒痕,“来大陆执行任务的,家人都在台湾……”

林川了然地点点头,煤油灯的火苗在他眼中跳动,映出深邃的眸光。

这是老蒋惯爱用的手段,用家人挟持,确保不会叛变。

洞顶的水珠滴落在桌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

“家里几个孩子?”林川问道。

张青松的表情突然鲜活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温暖:“两个。龙凤胎。”

他的手指颤抖着从内袋掏出牛皮钱包,小心翼翼地打开已经磨损的夹层,像是捧着一件珍宝。他抽出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了一下,才递给林川。

林川接过照片。

煤油灯的光线下,照片上的一家四口笑得灿烂。张青松穿着笔挺的西装,妻子温婉秀丽,两个孩子天真可爱地依偎在父母中间。照片的边角已经磨损,显然经常被拿出来观看。

“你应该知道,我肯定不会放了你。”

林川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将照片递回去。

张青松的肩膀垮了下来,接过照片时手指微微发抖:“学生承蒙校长栽培,既来大陆,已心存死志……”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又强自镇定下来。

“不用死。”林川突然凑近,煤油灯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也不要死……你如果配合的话,我可以作证,你的立功表现……”

“立功表现?”张青松苦笑一声,镜片后的眼睛泛起水光,“有什么用,妻儿还在台湾……”

林川按住他的肩膀:“你好好活,二十多年以后,你就有机会见到你的妻儿。”

张青松猛地抬头,眼镜滑到了鼻尖:“什么意思?”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就算我不死,妻儿也会……”

“不会。”林川打断他,声音低沉而坚定,“我可以安排报纸上登新闻,让你在台湾有个“为党国捐躯的”身份,这样……你的妻儿,就会被厚待……”

张青松的嘴唇颤抖着,镜片上蒙了一层雾气。

山洞里安静得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

良久,他才艰难地开口:“……为什么帮我?”

林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我说了,我需要你的配合……”

张青松的喉结滚动着,目光在全家福和林川之间来回游移。

洞顶的水珠滴在他的肩膀上,他却浑然不觉。

终于,他缓缓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需要我怎么配合?”

“很简单。”林川笑起来,拍了拍那台布满灰尘的发报机,“把电台修好,帮我发个消息……”

看不见的拐角处。

丁大山和刘三炮同时松了口气。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却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钦佩。

丁大山抬手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朝刘三炮使了个眼色,嘴角扯出一个勉强的笑。

两人竖起耳朵,听着拐角处传来的电台调试声。

刘三炮叹了口气,用口型无声地说:“真他妈绝了。”

丁大山点点头。

刘三炮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外面,示意该去警戒了。

丁大山又点点头。

两人轻手轻脚地离开。

……“这是美援装备——”张青松指着左侧军绿色铁箱:“bc-1000短波收发报机,1944年美国Signal corps生产,抗战后国军接收了大批这种设备。”又指向右侧橙红色机器:“这是配套的pE-95柴油发电机,现在还能用。”

林川点点头。

张青松继续说道:“bc-1000的有效距离,在平原地区……”

“你不用跟我说这些。”林川笑起来,“我相信你。”

张青松一愣。

他本来想着对方或许不懂电台,自己每一步都告诉他,或许会少一些麻烦。

哪知道林川竟然一点也不担心。

张青松压抑住内心的震撼,深吸一口气,将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俯身检查那台布满灰尘的军用发报机。

他的动作很轻,指尖小心地拂过每一个零件,像是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灰尘太多了……”

他小声嘀咕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仔细擦拭着发报机的表面。

煤油灯的光线下,他的眼神专注而平静,先前的恐惧已经消失不见。

林川站在一旁,看着张青松熟练地拆开发报机的外壳。

他的手指灵活地在各种零件间穿梭,时不时停下来检查某个连接处。

“真空管有些老化……”张青松头也不抬地说,“但应该还能用。”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专业性的笃定,“需要重新校准频率。”

他拿起一个小螺丝刀,轻轻调整着发报机内部的零件。

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林川注意到,他的嘴角甚至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微笑,那是技术人员遇到挑战时特有的表情。

“好了。”张青松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可以试机了。”

“这就可以了?”林川有些吃惊,“这么快?”

“无他,唯手熟尔。”张青松笑了起来。

他按下电源开关,发报机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几个指示灯陆续亮起。

张青松戴上耳机,手指轻轻转动调频旋钮,专注地听着耳机里的声音。

“有信号了。”他抬起头,眼中闪着光,“要现在发报吗?”

林川点点头:“用明码:九道梁西北第二个山头,发现敌特据点,请红星军垦农场极速增援,林川。重复三遍。”

张青松深吸一口气,手指放在发报键上。

他的动作很稳,每一次按键都干脆利落。

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在山洞中回荡,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第一遍完成。”他轻声说,继续重复着同样的内容。

林川注意到,张青松的额头又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这次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全神贯注的结果。他的眼睛紧盯着发报机的表盘,手指的动作没有丝毫犹豫。

“发送完毕。””张青松摘下耳机,长舒一口气,“信号很强,应该能传出去。”

他转头看向林川,眼神中带着询问:“要等回复吗?”

林川点点头。

两人静静地等待着,山洞里只有发报机轻微的电流声。

过了约莫十几分钟,耳机里突然传来回应。

张青松立刻戴上耳机,快速记录着接收到的电码。

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字迹工整清晰。

“收到,两天后到达,坚持,赵铁军。”

他念出解码后的内容,抬头看向林川,“要回复吗?”

林川摇摇头:“足够了。”他拍了拍张青松的肩膀,“做得很好,谢谢你。”

张青松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释然的笑容。

他小心地关闭发报机,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个老朋友。

在煤油灯的映照下,这个曾经的敌人,此刻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工程师,专注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