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280章 喋血西川(上)(3)成都保卫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0章 喋血西川(上)(3)成都保卫战

第二百八十章 喋血西川(上)(3)成都保卫战

咸通十一年(870年)正月初一,本是个喜庆团圆的大好日子,可身处西川的百姓却沉浸在巨大的恐慌中。

南诏已经夺占邛州,距成都不过百十里地,一个昼夜便可到达。四十年前南诏的那次进犯,从蜀地掳掠走了数万百姓,数千人投河自尽,尸体布满江面,那副凄惨的场景至今仍口口相传。

从前方溃散下来,以及邻近州县逃难的人群,扶老携幼争相涌入成都。

成都未设外城,只有一座内城,且四周也没有挖掘诸如壕沟、护城河这样的防御工事。出于安全方面考虑,人们都挤进狭窄的内城里躲避。由于过于密集,人均最多只能占有一席之地。

雨天无处可藏,只能戴上斗笠挨淋。加之城中水源缺乏,人们只得将摩诃池中的泥浆过滤了饮用——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位于现在的成都市中心,原为隋朝修筑成都子城时取土所留下的大坑,唐时扩建为旅游景区,现已填平。

西川驻军长年不习武备,城不坚、将不精,如何才能抗得住南诏这帮虎狼之师的进攻,这是摆在节度使卢耽眼前的紧迫问题。

按理说自从李师望提议组建定边军后,西川的军事防务都应由定边军负责,西川节度使只分管地方事务。但朝廷用人不当,定边军主帅窦滂早跑没了影,卢耽只能咬牙扛起了这份重任。

彭州刺史(今四川成都彭州市)吴行鲁、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均颇具胆识谋略,卢耽将他们调到成都担任军中参谋,共同负责守备任务。

二人密切配合,抓紧时间完善城防,征募士卒,准备好防御用的滚木檑石,并严密组织巡逻警卫,一切工作都进行的紧张有序!

原先的西川军将士都只是挂个虚名,没有俸禄供给。这次杨、吴二人公开张榜招募骁勇能战的勇士,承诺将他们补为实职,并按职级与战功发放粮饷,前来应募的人云集而至。

杨庆复将他们集结起来,鼓励道:“诸位都是军中子弟,血气方刚且勇猛善战,平时没机会让你们施展拳脚。如今南诏犯我国土、杀我百姓,正是你们杀敌报国、求取富贵的大好机会,望你们好自为之!”众人欢呼雀跃,士气高昂。

为了选出精锐,杨庆复派人将各种兵器摆放在校场上,让应幕的人两两一组对抗角力,依据他们的实际表现加以录用或贬黜。

最终遴选得到三千人,将他们编组成军,号称“突将”。

正月初五,南诏大军进至眉州。

卢耽先后派节度副使王偃、谭奉祀前往南诏军中讲和,求见清平官杜元忠,都被南诏扣留不放。

卢耽遣使向朝廷告急,请求朝廷火速派人与南诏讲和,以便拖延时间。

懿宗遂指派太仆卿支详为通和使赶赴成都,南诏虽然不愿和谈,但碍于卢耽对他们恭敬有加,也放慢了进军速度。双方这么一折腾,成都的守备总算粗略完成。

正月十一日,南诏向北进击,攻陷双流(成都双流区,位于成都西南)。

卢耽大惊失色,再度派副使柳盘到南诏那里询问情况。杜元忠扔给柳盘一封信,冷笑着说:“信中是你们节度使,面见我国国王时的礼节,让他好好学学,切勿有失!”

柳盘打开一看,所谓的礼仪,其实就是把西川将士当成臣子,言辞之间极为傲慢。他走到双流城南,又见数名南诏士兵托举着巨大彩幕,说是准备攻破成都后,张挂在蜀王厅里,让国王酋龙居住。

正月二十日,朝廷下诏废除定边军,将邛、眉、蜀、雅、嘉、黎、嶲七州重新交还西川。

当天,南诏兵临成都!

在此之前,卢耽派先锋游弈使王昼到汉州(今四川广汉),察看援军到了哪里,并催促他们速来支援。

当时,朝廷从兴元(今陕西汉中)、凤翔两地征调的万余军队已经抵汉州。逃窜到导江(今四川都江堰导江镇)的窦滂听说后,也带领所部,以及忠武、义成、徐宿残存下来的四千多人,前来依附。

正月二十四日,王昼引导兴元、资州(今四川简阳西北)、简州(今四川简阳)三千士卒进至毗桥(今四川成都新都区南十里毗河之上),与南诏前锋遭遇,作战不利又退回汉州。

成都军民日夜盼望援军,而窦滂失去近千里土地,自感罪过深重,便想让西川各地都沦落于南诏之手,以此分担他的罪责。因此,每每见到从北方赶来的援军,他就过去散布谣言,说什么南诏大军足有我方兵力数十倍之多,你们远道而来,切不可以疲敝之师冒然前往,以免全军尽没。

各路援军统帅让窦滂忽悠的信以为真,全都放缓了入援步伐,逗留在汉州一带不敢向前。

成都被困,自然免不了一些贪生怕死之徒暗中与南诏勾结,十将李自孝企图以焚烧城东仓为号,与南诏里应外合,被守军及时发觉处死。

二月初一,南诏筹措齐了攻城所需的云梯、冲车,自四面攻向成都。城上唐军用钩环套住云梯,将其拉近。再浇上火油焚烧,将云梯底部的南诏士卒全部烧死。

卢耽又派杨庆复,以及左都押牙李骧,各率“突将”出城奋击。杀死、杀伤南诏两千余人,焚毁攻城器具三千余套,凯旋而归。

蜀人原本胆怯,但这些“突将”都是杨庆复亲自选拔所得,且赏赐极为丰厚,个个表现的异常勇悍。没被叫出城迎战的,都倍感怨愤,极力请求出战。

数天后,南诏把当地百姓使用的竹篱,用水反复浸泡,再弯折成类似盾牌的竹蓬,人躲在下面挖掘城墙。

这东西韧性十足,箭射不透,火点不燃。杨庆复心生一计,安排铁匠在城楼上架炉熔铁,将滚烫发红的铁水当头倒下,顿时惨叫哀嚎四起,城下南诏士卒均被活活烫死。

二月初三,朝廷派来的宣谕使支详抵达成都,让人知会南诏议和。

二月初五,南诏停止攻城,遣使到成都迎接支详,准备当面商谈。

杨庆复预感援军将到,此时已无议和的必要,且如今成都正遭南诏围困,一旦议和势必狮子大张口。

因此,他亲自出面拦住南诏使者,告诉他们:“我朝天子有诏,让我们在定边军与你方讲和,但现在你方却围困了成都,与诏旨不符。何况朝廷之所以讲和,是希望你们不要进犯成都。如今箭矢交集、不分昼夜,还谈什么和平!”

南诏使者没迎来大唐的议和使者,遂重新恢复攻城,再次被唐军突将出城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