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喋血西川(上)(2)主帅无能,害死三军
当月,杨酋庆被李师望无故杀害的消息传回南诏。国王酋龙暴怒之下,倾尽全国兵力汹涌而至,犹如摧枯拉朽般击破了依附大唐的蛮族董舂乌部。
十一月,南诏进犯嶲州(四川西昌),兵锋直指清溪关(今四川汉源西南)。
定边军都头安再荣退驻于大渡河以北,凭助天险与南诏隔河对射,坚守了九天八夜。
南诏见强攻不下,暗中分兵翻过雪坡,秘密抵达沐源川(今四川沐川以西的沐川河),全歼了据守此地的五百兖海军士卒。
十二月十四日,南诏换上兖海士卒的衣甲,诈称是被击溃的散卒,来在江岸边呼叫船只,等到全军过河,唐军方才发觉上当。
南诏很快攻陷了毫无防备的犍为县,纵兵劫掠陵州(今今四川仁寿)、荣州(今四川荣县)。
数天过后,南诏重兵集结于陵云寺(今四川乐山大渡河南岸),与驻守嘉州(今四川乐山)的唐军隔岸相峙,嘉州刺史杨忞、定边监军张允琼率军严防死守。
南诏再出奇兵,自东渡口悄然渡江,绕到嘉州以北,自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唐军。唐军大溃,忠武军都将颜庆师战死,杨忞与张允琼侥幸逃脱。
十二月二十九日,嘉州沦陷!
窦滂身为定边军总指挥,战事爆发时他也率军在大渡河一带组织防御。
南诏国王酋龙一边让数名清平官——清平官是南诏高级官员,相当于大唐宰相——拜会窦滂假意讲和,吸引唐军注意;一边派出军队,乘坐船筏争相渡江。
唐军阵营内的忠武、徐宿两军见状,急忙在岸边结阵以待。
敌我双方尚未接战,窦滂已吓得面无人色,跑回营帐就要自缢。
徐宿将领苗全绪将他紧紧抱住,劝解说:“胜负还未可知,都统何必如此!”
稳住了窦滂,苗全绪、安再荣,以及忠武军将领均亲临一线迎战。窦滂看到没人注意,竟于夜间单骑逃遁而去。
主帅都走了,这仗还怎么打!
苗全绪等三位将领紧急商议:“如今我们寡不敌众,如果等到明天再战,恐怕会全军覆没。不如趁夜袭营,搅乱他们,然后再借机退出。”
当晚,定边、忠武、徐宿三军将士,在苗全绪等人带领下,突入南诏营帐,使用用弓弩四下放箭。南诏不知唐军虚实,一时全军大乱,三将趁机率领所部安全撤离!
天亮后,南诏察觉对岸唐营已空,随即出兵渡河,接连攻陷黎州(今四川汉源县北)、雅州(今四川雅安)。
当地居民纷纷逃入山谷避难,窦滂一路跑到了导江(今四川都江堰西南导江镇)。溃败的唐军再也无心作战,一边疯狂逃窜,一边四处抢掠。
邛州(四川成都邛崃)府库物资全部散落于乱兵之手,等到南诏杀来,早已沦为一座空城。
南诏占据邛州,成都近在咫尺。
这已是南诏在四十年前的太和年间,出兵攻破成都外城后,第二度兵临城下!
得闻噩耗,懿宗终于坐不住了,诏令左神武将军颜庆复率军增援。
史籍中对此战之前的颜庆复记载甚少,他的生年籍贯及从军履历均不详,只知是在嘉州之战中那位力战殉国,被南诏所杀的忠武军都将颜庆师之兄。
从其后期表现来看,可以推断他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后台很硬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