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革新丝绸技术?蒸汽纺纱机!
而他们现在思考的是: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当然,是想破脑袋都想不通。
最后只能无奈感叹一句:“秦王殿下,真乃天才也!”
………………
三天后。
驿馆。
江南富商们如约而至,坐在凳子上等候。
交头接耳。
“等下秦王造出来的东西不行,我们怎么办?怎么回话?”
“是啊,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万一说错话,把秦王惹怒了……”
众人心头一哆嗦。
朱高彻砍头王的名号他们可是听说过。
事实也确实如此。
朱高彻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人头落下。
例如平倭寇,荡女真!
最近的,则是砍了二十三名贪官的脑袋。
凶名在外!
就在众人着急的当口,朱高彻下楼了。
木板与鞋子撞击,发出砰砰的声响。
“来这么早。”
“都坐吧。”
众人谢过。
朱高彻也不废话,直接命人搬出来已经造好的蒸汽纺纱机。
没过多久,蒸汽纺纱机出现在众人面前。
模样制式和现存的手动纺织机没有区别。
唯一例外的是,一个蒸汽机连接履带,挂在手摇上。
很明显,是通过蒸汽机发力,拉动履带,从而带动手摇。
自动化生产。
工人只需要将生丝均匀放入其内便行了。
虽然,他们隐约明白了朱高彻的用意,但这并没减少对他的敬佩以及震惊。
想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能第一个做出来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都被朱高彻超强的手段震慑住了。
“秦王殿下可真厉害,如此精妙的机器都想出来了。”
“这样,就能代替人力工作了,节省了很多人工费。”
“天纵之才啊,秦王殿下要是做生意,绝对是富可敌国。”
“嘿,财神爷都没秦王牛逼。”
“以后,还是得多多讨教,受益无穷啊。”
众人点头,极为赞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时候,一个商人问道:“殿下,蒸汽纺纱机的速度,能比得上工人吗?”
众人一愣,这才发反应过来。
只想着节省了多少人工费,没想速度这一茬儿了。
若是速度慢了,他们宁愿用人工。
毕竟,相比卖出一匹丝绸的利润,人工费微不足道。
说不出来你们也不信,还是事实底下见真章……朱高彻笑道:
“这样,你们派一个操作熟练的女工过来,用手摇纺织机。”
“本王用蒸汽纺织机,谁快谁慢,自见分晓。”
众人欣然同意。
叫人回去搬一张纺织机过来,同时派一个手巧的女工。
很快,东西就搬过来了。
驿馆早已清空,蒸汽纺织机和手摇纺织机摆放在大厅内。
这时候,那些老古董也来了不少人。
听说之后非常感兴趣,说是做裁判。
这些人真是人老心不老啊……朱高彻笑着答应。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朱高彻和女工的同时开始运作纺织机。
均匀放入生丝。
一个手摇,一个蒸汽动力。
哼哧哼哧的运转起来。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他们在见证历史!
后世西方发明的蒸汽纺织机,那可是标志着的工业革命的开端。
一分钟。
朱高彻略胜一筹。
三分钟后。
朱高彻已经远远的甩开女工一大截。
众人无不惊骇莫名,算是见识了蒸汽纺织机的真正威力。
“没想到竟然如此之快,这都比人工快乐足足三倍。”
“是啊,一个如此小的变化,产生了效率翻倍的效果,真是大开眼界。”
“三倍速度,我靠,一天都生产三倍的丝绸???”
众人狂喜。
蒸汽纺织机速度,是人工的三倍,这还只是最低估算。
要知道,人会累,需要休息。
机器不会!
能够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转。
总的算起来,产量至少提高了五倍!
然而,众人的喜悦还没完。
在十分钟后,朱高彻遥遥领先。
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停下!
众人不由自主的鼓掌,看着朱高彻,就像是看见了神人一样。
啪啪!
鼓掌声不绝于耳。
弄的朱高彻都不好意思了。
双手下压,示意安静。
安静下来。
“速度是过关了,但是质量稍逊。”
“你们看,”朱高彻拿起自己做的丝绸,再拿女工做的丝绸。
“不够精致。”
众人试探性的摸了两块丝绸,结果还真是。
“速度很快,这质量不行,怎么搞?”
“是啊,外国人的要求很高啊,我们这……”
“还是得手摇纺织机才行!”
“不然,招牌都给人砸了。”
临到了了,大打起了退堂鼓。
我真是服了……朱高彻没好气道:“你们动动脑子。”
“虽然蒸汽纺织机造出来的丝绸质量不如手工,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若是再加上快速的产量,你们简直是大赚特赚。”
产量上升,单匹丝绸的价格便会降低,意味着能有更多利润。
还以为着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垄断全行业的目的。
众人见砍头王生气了,不敢乱动,在原地仔细捋了捋信息。
这才想明白。
恍然大悟。
“对啊,我们赚大发了。”
“五倍的产量,就算价格降一点,利润都会大大提高。”
“而且,虽然蒸汽纺织机的丝绸卖不出高价,但价格成本低,受众更广。”
“我们能卖给外国的个人,地位不高的。”
“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众人大喜过望,感觉天量的黄金银子在向自己招手。
顿时,一双绿油油的眼睛望向朱高彻。
像是看见了羔羊。
“殿下,还请将蒸汽纺纱机技术赐予我等。”
“马上就开动真气纺纱机,快一天,就能早挣一天的钱。”
呵呵,当我是老好人,不要回报呢……朱高彻淡淡道:
“都说了你们出资,本王出主意。”
“共同赚钱。”
“技术当然要掌握在本王手里。”
理所当然的模样。
当然要把握最为关键性的技术,否则,便会受制于人。
“你们愿意出资多少银子,共同发财?”
闹哄的场面一下安静了。
商人重利,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