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让你监国,蒸汽大明什么鬼 >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丝绸产量低本王有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丝绸产量低本王有办法!

第250章 丝绸产量低?本王有办法!

“你们,就这么相信本王能够让你们赚钱?”朱高彻神色古怪的问。

众人齐声答道:“是!”

心想,您以一己之力,愣是将山东搞成富庶之地。

跟着您赚钱的商人赚的盆满钵满。

不相信你就没人相信了。

朱高彻哑口无言。

不过,既然信任问题解决了,他也不用再卖关子。

刚要说话,好几个老古董官儿来了。

“殿下,老臣等过来学习,还请殿下不要见怪。”弯腰行礼道。

朱高彻神色更为古怪,心想自己站着长篇大论,旁边还有老人恭敬的坐着记笔记。

怎么想怎么怪异。

太违和了!

沉默一会儿,朱高彻笑道:“老大人随意。”

罢了,今天就给这些老古董上上课!

他朱高彻也体验一下后世教师的心理活动。

清清嗓子。

“江南最擅长的,销量最好的是什么?”

众人毫不迟疑,答道:“当然是丝绸、茶叶和瓷器。”

“每年,销往外国的丝绸甚至比国内还多!”

“一定程度上,江南的富庶,就是丝绸带起来的。”

丝绸从春蚕吐丝,收集,再到作坊内生产染色,还有制作花团锦簇的图案。

一层层下来,带动了大量的就业!

南方不少人,都是依靠丝绸产业谋生。

而这些知识,老古董们都知道。

至于茶叶,那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的外国还没流行咖啡,茶是那边的贵族必备装逼神器。

每年销往外国的茶叶,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还有瓷器,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举国闻名。

更不用说外国了。

老古董们本想做笔记的手顿住了,目光看向朱高彻。

朱高彻大笑,张开双手道:“那产量是多少?”

“能否满足市场需求?”

他这话就是明知故问。

不过,缺少不得。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刚才的气盛不见了。

“还有很大的缺口。”

“茶叶和瓷器还说的过去,缺口最大的是丝绸。”

“说起这个,可把我们愁死了,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是赚不到。”

“心里跟猫抓痒似的。”

说着,还摇头,一幅非常头疼的样子。

他们作为商人,就是要赚更多的钱。

而这丝绸的产量却总是提不上来的,空有那么多银子在钱庄没地儿赚钱。

这就像一个美人躺在他们面前,却有心无力。

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难道,秦王殿下有什么好主意?众人眼睛一亮,期冀的眼光凝视着朱高彻。

那些“好好学生”的老古董们,也差不多一个想法。

期冀朱高彻能有什么好主意。

朱高彻也没让他们失望,道:“本王有办法提高产量。”

砰!

众人只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秦王有办法?!

大喜。

“还请秦王赐教。”其中一个老古董站起身,行礼问道。

所有目光汇集在朱高彻身上,要不是朱高彻是亲王爵位,早就开口催促了。

朱高彻微微一笑,走到书案前,铺开宣旨。

其中一名商人眼尖,连忙在旁边磨墨。

朱高彻对他轻轻点头,待墨好之后,拿起毛笔点墨。

之后,便是横竖圆钩的画了起来。

而其他人,处于礼节,都严肃的等待着。

不过,脚晃动的频率,表示了心中的紧张。

其实,无怪乎这些大商人紧张。

若是真的能提高丝绸产量,他们的财富将大为增加。

没有比这更好的兴奋剂了。

良久,朱高彻画完了!

将毛病置于笔架之上,将宣纸拿了起来,吹干。

众人倏的一声站起,神色紧张的望着宣纸。

这里面,就隐藏着扩大丝绸产量的方法??

“你们看。”朱高彻将图纸给众人观看,一边道,“这台机器名叫蒸汽纺纱机。”

“只要造出来,丝绸产量将大幅提高。”

众人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由黑墨画成的图形。

就这??

真的能提高产量?

秦王是拿我们寻开心吧。

面上露出了狐疑的神色。

朱高彻都习惯了众人的狐疑,也没解释,道:

“过五六天,你们再过来。”

“到时候,你们自会明白。”云淡风轻,好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信心十足。

大有天机不可泄露的感觉。

众人满头雾水,不过,朱高彻既然如此说了,他们也不能再问。

身份不一样!

朱高彻可是秦王!

他们只是区区商人,得罪了朱高彻,他们说不定就得倾家荡产。

惹不起啊!

至于那些过来学习的老古董,都还没反应过来。

就完了??

他们这一个笔记都没做呢!

学经验学了一个寂寞。

朱高彻不关心这些人,下了逐客令,说自己要召集人手,共同建造。

叫他们各回各家,过几天就会有好消息。

完了以后,朱高彻长长的煦了一口气。

这回,他都懒得叫工匠过来了,打算直接动用最强国运系统。

化腐朽为神奇。

造一台蒸汽纺纱机。

经过平倭寇,扫倭国,荡女真等等军事行动后,大明国运愈加昌盛。

相应的,最强国运系统能动用的国力也增加了。

到达百分之二十。

朱高彻能轻而易举的将图纸变为一台蒸汽纺纱机。

只不过,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免得被人发现不好解释。

…………

另一边。

江南的大富商们迈出驿馆大门,嘴里不忘商量道:

“我怎么感觉不靠谱?秦王殿下画那东西,能织丝绸?不可能吧。”

“我也不相信。”

“看来,秦王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估摸着山东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有高人指点。”

“是啊,他作为王爷,肯定会有江湖异人投效。”

“那么,过几天,我们还来吗?”

“当然得来!万一惹得秦王不高兴,你我可就半截儿入黄土了。”

“对对对,兄说的极是。”

就在这样的怀疑中,他们各自回居住的客栈。

等三天以后。

而之前做“好好学生”的老古董们,就不一样了。

经过三天的山东之行,朱高彻的智慧,能力,已经在他们心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对蒸汽纺纱机的功效完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