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李世民重拳出手
李世民苏醒的事情,殿内除了少量位高权重的人昨日已经得知了消息,大部份的人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在李承乾的三言两语下,众人这才明白过来,纷纷赞颂道:“皇上仁孝,臣等钦服。”
“太上皇的回归,必然能让动荡的天下再度恢复平安,皇上万岁,太上皇万岁。”
只是不少臣子在回话的时候,都是嘴角抽搐,脸色怪异的看着台上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李承乾。觉得这个皇帝有些太厚颜无耻了一些,简直是败家子。
明明天下兴亡是你的责任,你才是皇帝,现在倒好,搞得一团乱麻后。
不想着怎么应对,而是想尽办法把自己退休的老子弄醒,来给自己擦屁股。
不过,众臣也是打心眼里松了口气,皇上纵有千般缺点,有一点儿却值得称道,就是拥有常人难有的自知之明。做皇帝的,不怕你无能,就怕你骄狂自大,目空一切。
皇位是祖上给的,学问和能力却要自己一点点积累。只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大面上就差不离。那些有见识有能力有智慧的臣子,满殿都是,只要你肯虚心纳谏,这皇帝就能做好。
这种策略虽然不怎么光彩,却也不失为一种上策,与其自己左支右绌,艰难维持,还不如找个能干的帮手。天可汗出马,一个顶百,看来这次的局面,估计是稳了。
兼职完司仪的工作,完成了开场白后,李承乾这才回到自己的‘小龙椅’上坐了下来,看向李世民。
“众位爱卿,再次见到你们,朕心甚喜。”
再次回到这天下至高无上的舞台,李世民十分高兴,苍老的身躯重新绽放出活力。学着李承乾起身走到丹墀最前方,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和居高临下。
眼神从众臣脸上一一扫过,就像狮王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李世民傲然而立,混身散发出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仿佛天下就只有他这一人。
一时间,满殿文臣武将,都摒住了呼吸,安静的仰视着,眼中射出浓浓的崇敬之光。让人瞬间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什么才是真正的天子。
李世民眉眼轻抬,袍袖微摆,大手一挥,不在意的道:“众臣放心,有朕在,这天,塌不下来,不就是几个小小的逆贼,看朕把他们一一扫平,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太上皇啊.”
满殿臣子一下就安心下来,热泪盈眶,痛哭流涕,满眼期盼的看向那道撑起大唐无限荣光的脊梁。
随后,在李世民的示意下,王德开始宣布早已准备好的官员调整方案。
李承乾前几天只是安排了一些军中武将职位,而这次李世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不但是军中,就连朝中的六部和各院台监寺的主官副职全都进行了重新安排。
主要的思路就是把寒门出身的官员,放在世族逃走后留下的位置上,并对一些江南世族出身,依然在朝堂中的官员,进行了职位的更换。打破了原本世族铁板一块的局面,加强了中枢集权。
并重组了十六卫军,以李承乾的东宫侍读为核心,布署了新的军中格局。
李承乾看着下面臣子们虽然有些不乐意,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的场景,心中快慰不已。这些混蛋们,平时对自己阳奉阴违的,欺负自己威望不足,震慑力不够。
每次要动一个人,都要百般的商议,左右的权衡。
现在好了,李世民这个大魔王重新登场,立马就震住了场子,无人敢有异议。
虽说李世民是大唐的第二代君王,可谁人不知,实际上这大唐的江山就是李二打下来的,他是有实无名的开国之君、肇始帝王,就是李渊也是吃了儿子的福利。
李世民的威望,足以压倒一切。
李承乾在看贞观长歌的时候,就对开场的那一幕佩服的五体投地。万人汇聚的太极广场,没有六匹白色俊马拉的龙撵,李世民身穿黄金铠甲,骑着一匹汗血龙驹,直接冲进了登基大典。
在众目睽睽之下,昂首挺胸,大步进行,手握腰中宝剑,肩披腥红披风,头顶盔翎随风摇动,黄金铠甲光芒闪烁,威风凛凛的坐到了被抬到殿前的龙椅上。
没有来得及享受群臣山呼的叩拜声,马上又按排起应对各地谋反的平乱事宜。
那种举重若轻,视天下于无物的帝王霸气,一下就震住了所有人。让人情不自禁的相信,只要有此人在,就算天塌了,他也能用自己的肩膀给扛起来。
可以说,李世民除了对形同一体的世族有所忌惮外,他不怕任何人。现在的朝堂正是他梦昧以求的,剔除了世族的力量,就如同一个病重的人恢复了健康。经过贞观二十年的治理,李世民对大唐的权力格局和军政各衙门极为熟悉,对这些站在最高权力大殿内的臣子们也是了如指掌,调整起来如臂使指、信手捻来。
简直可以说就算闭着眼睛,他也能布署的妥妥当当。
李承乾坐在旁边,深深的感受到那种独属于天可汗的气势,仿佛这太极殿,甚至是长安城,乃至于大唐帝国,就是属于他的。只要他站在这里,整个天下都将围绕着他来转动。
只要有他存在,大唐就有了主心骨,也有了灵魂,重新变成那个震压四海,让万邦来朝、四夷宾服的天朝上国。
可以说,现在的大唐,顶层架构前所未有的稳定,李承乾善于破坏,李世民善于建设,父子两人,相得宜彰。只要配合默契,就能打败包括世族在内的一切敌人。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微眯着眼,俯瞰着众臣。无论下面的臣子是诧异还是不安,他眼中都没有半分波动,在死而复生后,他的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拓展。
如今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死神,一个是其它敌人。
在和死神搏斗过之后,其他的敌人已经不能算是敌人了,只能说是麻烦而已。
一个战胜过死神的人,将无惧于天下。
无聊的听着冗长的人事调整,李承乾的目光漫无目地的打量着下方,在看到长孙无忌和萧禹时一愣,随后左右察看了一会儿,这才发现,竟然少了一个人。
一个在这种场合下最不应该缺席的人,新任左仆射房玄龄。
一队骑兵护送的马车,正顺着长安通往洛阳的官道,日夜兼程的往东而去。
两日后,马车抵达洛阳,在递上了名刺,通过了层层防卫后,进入了洛阳宫。
“哈哈哈,房大人,什么风把您老给吹来了,孤说这一大早枝头上的喜雀就在喳喳叫呢?”
李佑在洛阳宫的正殿内接见了房玄龄,为了体现自己求贤若渴、广纳四方英雄的心情,还亲自来到殿门口,拉着房玄龄述说着内心的殷切和期盼:“原来是有贵人降临,房大人,您辛苦了。”
“一年前你被长孙无忌那个奸臣挤怼的退出朝堂时,孤就十分不满。”
“只是当初孤地位低下,人微言轻,敢怒不敢言,不好站出来为您说话。现在好了,孤拿下了洛阳,山东之地尽在掌握之中,孤再也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伶、无依无靠的落魄皇子了。”
“这次来洛阳,你一定要留下来辅佐孤,待孤拿下长安后,定任命你为太师、尚书左仆射,将军国大权都交给你。你我二人,精诚合作,共创盛世大唐。”
李佑心中十分激动,话语中跃跃欲试,几乎都压不住自己那问鼎天下的野心,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止住了自己称朕的意图,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不过他的言外之意,老房就算是聋了,也能听明白。
不过李佑确有底气,经过一个多月的招兵买马,他现在麾下聚集了不下五十万兵马,可谓兵强马壮、实力强横,凭着这些人马,他有自信与长安分庭抗礼,进而逐鹿天下。
只是无奈世族被他得罪尽了,手下人马虽多,却都是些泥腿子,没有经国济世之才。
施罗叠是外人,程咬金三姓家奴,他都不敢完全相信。
这段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压在他的身上,笼络官员、整合兵力、统筹后勤、安抚百姓、筹集粮草、打造兵器,诸般事务压下来,弄得李佑一个头两个大。
原本他以为身为一个势力的首领,打天下的事情自有文臣武将处理,他现在应该坐享其成,舒舒服服的躺在洛阳宫中,看着如似玉的宫女莺歌燕舞,和麾下亲信整日纸醉金迷的享受生活,
谁能想到管理一方会有这么多的琐事,弄得他这一个月连个囫囵觉都没有睡过,整日起早贪黑,忙得跟狗似的。连一个美人儿都还没来得及宠幸,真是暴殄天物。
倒是施罗叠和一群草原胡虏整日待在城外的营塞中逍遥,需要什么就直接找他索要,什么也不操心。
如今喜从天降,得到下人禀报房玄龄‘来投’的时候,他喜不自禁的丢下公务,命令洛阳所有文官武将在正殿迎侯,他也换上了暂新的亲王制氏的莽龙袍。
要用最大的礼遇来迎接自己未来的‘贤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