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悲催的李佑
没待房玄龄说什么,李佑拉着他进入到大殿,对着满殿内的属下们大声介绍道:“诸位,来,让本王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就是辅佐父皇打下整个大唐。”
“又开辟了贞观盛世的一代名相,房玄龄,来,见过房大人。”
在场的‘文武大臣’,多是洛阳寒门出身的官员,以前世族在的时候不受重用,都是些低层。而李佑占据洛阳后,把他们都提拔了起来,充斥了各个衙门和军中职位。
这些人都听过房玄龄的大名,甚至有人还面见过。
此时看到房玄龄都来到了洛阳,众人兴奋无比的拱手弯腰行礼道:“下官,末将等,恭迎房大人。”
在李世民醒来之后,房玄龄就知道李佑的闹剧要到此收场了。他此番来并不是疼斥逆贼,而是为了化解矛盾,替李世民招回在凡间做崇的逆子,至于痛斥李佑,不存在的。
小兔崽子,让你闹,有你爹收拾你丫,俺才不多管闲事。
是以房玄龄根本就没有彼此立场的分别,看向这些官员,都像看到了以前的下属似的。态度很是和善,甚至还和一些熟面孔打着招呼,寒暄起来。
“呵呵,好好”
房玄龄见到一位年龄颇大的老者,上前招呼道:“王大人,多年未见,你的身子骨还行啊?”
“唉,房相,老夫也是一言难尽啊!”
弘农郡守王祖麟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见到房玄龄,仿佛看到了组织来人,一脸愧疚的叹息道:“山东大乱,百姓遭殃,老夫实在不忍治下百姓生灵涂碳”
“呵呵,无妨无妨。”
没等王祖麟诉完苦,房玄龄就打断了他后面的话,安慰道:“为官一任,守护一方,齐王是圣上钦命的征东大将军。在战时有统管地方军政的权力,你们听从齐王之命。”
“也是忠于朝庭的表现,这是尔等的职责。”
随后,房玄龄看向众人,表情和蔼的大声说道:“齐王是忠臣,你们也是,皇上不会怪罪你们的。”
“房大人”
众多背着造反谋逆名声,承受内心煎熬的臣子们,从房玄龄口中听到这么一番肯定且暖人心的话,纷纷落泪跪下向着西方叩首道:“皇上,臣等有罪啊.”
李佑一怔,实际上他也怕房玄龄来痛斥他。所谓清君侧、诸奸臣不过是糊弄外人的,房玄龄这样的重臣一定知道自己挂羊头卖狗肉,实则图谋帝位的心机。
和萧禹一样,房玄龄名满天下、威望着着,门生故吏遍布各地,这样的人自带免逸力,无论哪个势力都不敢得罪,都要好好的供着。杀了房玄龄,他李佑将很难取天下。
所以才叫了‘满朝文武’来给房玄龄施压。房玄龄可以得罪自己一个人,却不能把这么多官员往外推,只要人多势众,房玄龄不得不给自己几分面子。
这些平时恭顺的官员表面寒暄,实则诉苦的态度,让李佑心中暗怒。
不过让他大喜过望的是,自己人拉垮,房玄龄却如此给面子,不但代表皇帝肯定了自己,还认可了众人,这无疑为自己继续借助皇帝的旗号巩固人心,扩大实力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刻,李佑竟然有些天真的认为,房玄龄是真的来辅佐自己的。
假若有了房玄龄的支持和背书,他李佑就能争取天下一半人心,造反的行为也能得到加强。想到自己离皇位越来越近,李佑高兴的上前正准备拉拢一番,封官许愿的时候。
忽然,房玄龄独自走向大殿的前方,踏上两级台阶,面南而立,俯视众人,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道:“太上皇有旨,齐王李佑和洛阳众文武官员接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接旨。”众臣下意识跪迎圣旨。
而李佑却是心中一惊,万万没想到,房玄龄竟给自己来个突然袭击。若是此时当着众人声讨自己的罪行,无疑会让自己下不来台,不过此刻他也不会退让。
随后站在那里,背负双手,傲然道:“房大人,据本王所知,皇上已经被长孙无忌等奸臣给软禁了,对外根本传不出讯息,你的圣旨不过是那些奸臣假借皇上之名颁布的。”
“我等誓要救出皇上,决不会受你蒙弊的,圣旨上说什么都没用”
李佑傲然而立,说的义正辞言、铿锵有力,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个襟怀坦荡、为国为民的忠臣似的。
“就是,这圣旨是假的,我等万不可相信。”纥干承基和史归荣等人站出来哄闹道。
“齐王,您误会了。”
房玄龄见到这一幕,却是不急不缓,微微一笑道:“这封圣旨是太上皇的手谕,不是皇上的诏书。”“轰”满殿臣子迅速抬头,刚刚他们沉浸在不安和惶恐中,也没注意房玄龄的用辞。就是有人听到了称呼,也以为是自己听差了。现在经房玄龄这么一提醒和确认。
众人不敢置信,都是一脸的诧异,惊疑不定的抬头望向房玄龄。
站在前方的王德麟更是哆哆嗦嗦的问道:“房房大人,您没说错吧?是太上皇?是天可汗?他老人家不是.”
“难道,他老家人醒来了?”王德麟脸上瞬间浮上巨大的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恐之色,又害怕又期待的问道。问完后就竖起耳朵,摒住呼吸,生怕自己听错了。
殿内的不少官员也是激动不已,天下乱成这样,若说有一个人能轻易平息,那一定非李世民莫属。现在众人才想起来,是啊,朝庭从来都没说过李世民薨逝。
一直都是说人事不醒,陷入昏厥之中。即然是昏厥,那醒过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错,王大人猜的不错。”
房玄龄满脸含笑的捋顺说道:“前几天的中秋佳节,皇上从终南山深处,寻到了在采药的孙思邈。孙老神仙亲赴长安,经过他的一番诊治,太上皇已经清醒过来。”
“并在大明宫太液池的望仙台,和皇太后、皇上、各位公主亲王、一些老臣共庆团圆。”
“还在第二天,在太极殿上朝,招开了朝会,布署了一系列的措施,想来要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得到消息。老夫正是受了太上皇的谕令,前来洛阳宣旨的。”
“哈哈哈呜呜呜.太上皇啊”
听到房玄龄的解释,包括王德麟在内的老臣们都是痛哭流涕,又哭又笑的哀嚎道:“您可算醒来了,你知不知道,您留下的大唐江山,现在正陷入沉重的灾难当中?”
“您的两个儿子,生生的将大唐给分成了两半,让北地的胡人趁机肆掠啊”
“太上皇啊,您醒来就好了,大唐有救了”
“.”
房玄龄是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肯定了李世民复生,众臣都知道李佑完蛋了。这时候半是激动宣泄压力,半是趁机讨伐李佑,更多是从中撇清关系,免得被李佑牵连了。
而站在中央的李佑更是傻了眼儿,如同被雷所劈,混身一个哆嗦,仿佛看到了那个面容苍老,眼神却凌厉如鹰隼的目光,恶狠狠的盯着他,一阵巨大的恐惧笼置着李佑,让他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与害怕之中。
“奉天承运,太上皇诏曰.”
直到房玄龄念完圣旨,李佑还是头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没听进去。此时殿内只有两个人站立,一个是手握圣旨的房玄龄,一个就是孤伶伶立于人群之中的李佑。
就连一边的纥干承基和史归荣,还有殿内四周震压场面的侍卫们,也都悄悄的跪了下来。
他们都知道,李佑这个逆子完了。
不是所有的逆子都叫李世民,也不是所有的逆子都能打出玄武门的战绩?
要是对手是李承乾,李佑还有一战之力,可面对亲生父皇的李世民,还是打下大唐,臣服无数族群的天可汗。别说李佑这个逆子了,就算李渊这个亲爹又怎么样,还不是老老实实的让位。
殿内不管是洛阳附近的官员,还是李佑新提起来的草根将领,此刻都跪伏于地,颤颤巍巍。让他们和那个注定要光耀千古的巨人为敌,恐怕能吓破他们的胆子。
“房房大人。”
良久,脸色不断变幻,几次鼓起勇气,几次又瞬间泄掉的李佑,终于喘过气,缓了过来。最终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哆哆嗦嗦的问道:“你你说的是真的,父父皇他老人家,真的醒过来了。”
“此事岂能做假,长安城所有官员都可做证。”
房玄龄倒是没有鄙视李佑,他很理解李佑现在的心情,不是谁都有勇力站在李世民对面的,去挑战天可汗的权威,何况李佑本身就是儿子。
“此次太上皇出面,拨乱反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罢黜了三名尚书、八名侍郎、数十名各院监寺台的官员。还有三名十六卫大将军,六位将军,还有十多位中郎将和上百位各级中层将领。”
“朝中确实有奸臣,这次太上皇以犁庭扫穴的手段,将这些毒瘤拔除一空,朝堂上已换然一清。”
“君侧已清,奸臣已诛,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不用再大动干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