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112章 御前会议(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2章 御前会议中

李言对这些拎的很清,也没有把这些人完全看成自己的敌人。自己确实还小,经验也不足,需要时间成长。

而现在的大唐,归根结底,是靠着这些老臣们撑着的。

李言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是以对这些臣子们的态度都非常谦逊和善,平时处理政务,也是以师学为主。他要用十年时候,做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储君,向这些前辈们学习如何治理国家。

平时李言处理过的折子,若是有臣子们提出异议,只要有道理,能说服李言。李言马上就会划掉自己的御批,重新改更自己的意见,没有一点儿心里障碍。

就凭这点儿,没有大胸怀的人就做不到。

这些中枢的辅政大臣,怕的就是新皇帝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一朝权在手,就要大刀阔斧的做出改变。三年两载的,就要赶父超祖,证明根本就不存在的‘能力’。

还好,李言稳如老狗,不懂的事情从来不装懂,而是虚心的询问;没有经过充份讨论过的政策,也从不颁行;人事任命,也不胡乱插手;地方庶务,更不多管闲事。

大事都是交给臣子们集体商议决定,只要你们有异议,达不成一致,就拖着。什么时候一致了,什么时候处理,反正我不独断专行,也不得罪人,更不承担责任;

小事也是私下和几位重臣沟通过后,没什么问题再办理。

整天和打酱油似的,到点儿就上班,事情办完就离开。没事的时候,逛逛后宫,看看太后,不时招个几个大臣在承庆殿的外殿里聊聊天,有时候到饭点儿还和臣子们喝两杯。

这皇帝日子过的悠闲而惬意,和臣子们的关系,也搞得十分融洽。

李言的这种心态,自然轻易被这些老狐狸们捕捉到了。

众臣不管明里暗里,对李言这个宽容大度,脾气又好的年轻帝王,都是赞誉有加,称他年龄虽小,却有文景遗风。若是能坚持下去,必然能延续贞观治世,开创更加辉煌的太平盛世。

这样和谐的朝堂氛围,也让臣子们格外的舒心,是以多少增加了他们对新皇帝认同,使得李言的帝王权威不降反升。可能比不上李世民的威风凛凛,却绝对配得上李言现在的能力水平。

臣子们招开御前会议的时候,也是格外轻松,畅所欲言,不会有什么顾忌。

“不然,萧大人恐怕太过乐观了!”

李言刚刚夸过萧禹,长孙无忌就摇了摇头,一脸沉重的说道:“横岭大战,右贤王并未露面,这说明他伤势很重,以至于这种决定命运的大战都缺席了。”

“万一他重伤不治,拥有大义名份的施罗叠恐怕会重新夺取突厥汗国的权力。”

“右贤王是汉人出身,与中原有些香火情,一直和大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边疆虽然小战不断,这十多年来,却约束草原部族,从来没有大规模南下过。”

“而施罗叠秉性残暴、心狠手辣,武德九年,贞观一年,二年,三年的屡次南下中,均攻破我大唐城池,残杀无数百姓。贞观九年,辽东战事,施罗叠亲自指挥,更是灭了三个小国。”

“无数辽东百姓死于他的手中,临走时,还裹挟几十万青壮,为他征战草原做炮灰。”

“若是他主掌了突厥,恐怕大唐从此不得安宁了”

呃.

李言心里暗暗一乐,眼角微微一撇。

果然,萧禹的笑脸瞬间僵住,十分不满的看了眼长孙无忌,一脸的不忿,呼吸都重了不少。他喵的,刚刚让你说你不说,老子说了你又叽叽歪歪的,真是气煞老夫。

什么叫自己过于乐观,你还不说如老夫幼稚好了。

碍于长孙无忌独掌一部的权威,萧禹没有硬顶,可明显的,眼中的不满又多了不少。

李言之前附合的时候,就知道有可能是这样的。

会议才刚刚开始,萧禹第一个发言,后面不可能没有异议。李言也是焉儿坏,若是做为皇帝,他不赞同,萧禹也就是一家之言,别人再补充也没什么。

李言这么一附合,把萧禹拱了起来,老头儿正洋洋得意的,被兜头泼了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即便他自己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也怕皇上对他有了看法。

你老家伙水平不行啊,害得朕的英明也跟着受损,白认同你了。

李言舍弃了牵涉大量心神的政事,有更多的时间来揣摩这些勾心头角、尔虞我诈的权谋手段,信手粘来的一次附合,就让萧禹这么一个威望厚重的老臣,对长孙无忌起了介蒂。埋下了一个隐患,久而久之,两人就走不到一块,进一步消弱了长孙无忌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谓炉火纯青啊!

随后,李言还补了一刀,脸色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凝重的点了点头:“长孙大人言之有理啊,右贤王若是死了,施罗叠就能主掌草原,我们确实不能大意。”

李言没有责怪萧禹,可郑重的模样和沉重的语气,很明显已经推翻了之前‘乐观’的判断。老爷子顿时有些坐立不安起来,心里对长孙无忌更讨厌了。

心里不断腹诽,好你们长孙老儿,年龄没有老夫大,资历没有老夫深,连皇上对老夫都是尊敬你加,你他喵的一点儿面子也不给自己留,真是欺人太甚。

不过,萧禹是个梗直的人,气归气,在这样的军国大事上,却不会义气用事。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他也不能为了自己面子,误导了朝庭的判断,给大唐带来灭顶之灾。

只是萧禹焖头生气的模样,颇有些,老子打不过你,可老子就是不服你。

点到为止,稍触即逝,李言看向了岑文本。

岑文本连忙拱手道:“皇上,通过这场大战,可以分析出,前段时间的秋木达刺杀事件,很可能就是大可汗施罗叠为了摆脱傀儡地位,发动的一连串夺权行动的开始。”

“先是刺杀,瘫痪王庭核心,再尽起大军,武力征伐。”

“施罗叠这十多年装做沉迷酒色,实际上卧薪尝胆,一直在暗中做着复辟的准备。颉利留下的阿史那氏,实力不空小觑。这次骤起发难,瞬间就改变了草原的格局。”

“若是如萧老大人所言,草原就此分裂成两大势力,则对我们大唐是有利无害的,这样即使以后和右贤王交恶,我们大唐也不怕,至少有施罗叠牵制,他就不敢放手南侵。”

“若右贤王就此殒落,那施罗叠以可汗名义,再加上阿史那氏百年经营的影响力,收复整个草原可谓易如反掌。”

“这一切都要取决于右贤王的健康状况,只要他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依他镇压草原十多年威望,足以保持王庭体系不崩溃。就算灭不了施罗叠,想要自保,还是轻而易举的。”

李言心里暗暗一撇,岑文本叽叽歪歪的说了一大堆,实际上就是把情况再分析了一遍,自己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不过,再斟酌几遍,就会发现,此人确实猾头。

岑文本为人稳重,说起话来四平八稳,看似谁也不得罪。若是仔细揣摩之下,实则暗暗肯定了萧禹的说法,隐诲的回怼了长孙无忌,用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声援了萧禹。

加上两人是南朝出身,萧禹眼神和蔼了看了眼岑文本:“岑大人考虑周到,分析严谨,老夫就是这个意思。”

“岑大人所虑,老成谋国,臣附议。”马周见皇帝神情满意,于是也跟着附合,算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岑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却要做最坏的打算。”

刘泊是长孙无忌的人,自然看不惯这些人联合起欺负自己人,于是抱拳道:“皇上,无论草原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无法干涉,臣建议可以分成两步走。”

“一步派人去王庭,甚至可以派出最好的御医,以关心的名义,查探一下右贤王的真实情况。”

“若是右贤王的情况真的糟糕,我们甚至可以通过通商关系,提供一些助益,比如粮草军械等后勤物资,帮助右贤王稳住局势,抵挡住施罗叠的进攻。”

“另一方面,也要按长孙大人的顾忌,加强对北方各边疆的力量,以应对有可能的突发事件。毕竟,我们不能把大唐的安危,寄托在草原自动分裂,保持势均力敌的基础上。”

所有人都表态了,禇遂良最后一个,只好说道:“皇上,几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臣觉得可以分头行事,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进退从容,万无一失。”

“刘卿家老成谋国,思虑周全,所言正合朕意。”

李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诸卿所言都有道理,唯有刘卿家与朕不谋而合。朕也是这种看法,不管突厥形势如何变,我大唐都要立足于自身。”

“不能把社稷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诸卿就照刘卿家的这个方案,做好自身防御,争取与右贤王接触。”

“是,陛下!”众臣纷纷拱手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