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承恩侯府。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承恩侯府的后花园里,丹桂飘香,枫叶初染。
庭中摆着三张红木雕花长案,上面陈设着时令鲜果和各色茶点。
十几位闺秀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衣香鬓影,笑语嫣然,有的投壶掷箭,有的倚栏赏菊,丫鬟小厮穿梭其间添茶递笔,一派热闹祥和的样子。
只不过若是细看,定能发现在场的贵女闺秀多是三四品官员之下的女儿,并无什么出身显赫之辈。
其中,赵菀晴也赫然在此,正安静地坐在亭角处。
今日她着一身绯红色折枝梅花纹衫裙,身形高挑,眉目如画,温婉娴静的面容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正捧着手中的诗笺认真扫看。
随后她的眼中闪过一抹赞叹之色开口道:
\"柳妹妹,这'金风玉露'对'桂子飘香',既写景又抒情,不过最妙的还是后面这两句——‘莫道黄花怜晚节’,用采菊东篱的典已是出人意表;‘一枝先占九秋霜’更是神来之笔,将菊花傲霜之姿写的可是淋漓尽致..……”
赵菀晴的声音轻柔,却足以让全亭人都听见。
只不过话说一半,她的目光就遥遥地朝着被人群簇拥着的那身着藕荷色衣裙的女子看去。
只见赵菀晴看向的那女子身着一袭藕荷色绣金菊纹长衫,外罩月白色云纹褙子,正手持一柄泥金菊花团扇含笑立于亭中。
她生得一张标致的方圆脸,眉如远山含黛,眼若秋水横波,鼻梁高挺,唇若点朱。
发间一支金镶玉桂花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衬得她肤光胜雪,丽若秋菊披霜,端的是明艳不可方物之姿。
这女子听到赵菀晴的恭维扬起下巴,脸上带着几分不自觉的傲气。
但对上赵菀晴的眼睛同她说话时,声音温柔谦逊:“赵姐姐谬赞了,我不过是随便想的几句诗词就得你这般夸奖,再说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也觉得这'一枝先占九秋霜'这句最为巧妙,放在当今闺阁诗坛,也是上乘之作,单是这'占'字,就比方才那'带'字高明十倍不止。柳姐姐不愧是承恩侯的女儿呀……”这时,有一青衫女子拍手应和道,“听闻前些日子宸王还命人特朝承恩侯府送了几箱珠宝首饰……想必承恩侯府也是好事将近了吧?”
“谁说不是呢?这敬王又被禁了足,如今最得圣心的还得是宸王啊!”
“柳姐姐,你日后若是飞黄腾达,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姐妹啊……”
一时间,众人此起彼伏地开始应和。
而在她们话题中心的这女子不是旁人,正是承恩侯府家的嫡小姐柳瑶光。
要说这承恩侯府啊也实在是运气好,这承恩侯柳青山本只是个六品小官,但却因为在周太后寿宴上意外救驾了一次得封了个“承恩侯”。
承恩,承恩。
承的谁的恩情自不必说。
而这柳青山被封了侯后就攀上荣国公府和宸王的高枝,身份地位水涨船高。
他从安州接回来的嫡女亦是不简单,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入了宸王的眼。
只不过以柳瑶光的身份,这正妃之位恐怕够不上,最多也是个侧妃。
可就算是妾室又如何?这宸王可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皇子。
“宸王送来的那些首饰也不过是为了感谢我前些日子入宫为太后侍疾罢了,哪里有什么别的意思。”柳瑶光捂嘴轻笑说道,但眼角眉梢的得意却掩不住,“我入京多得诸位姐姐妹妹的照顾,又怎么会忘了大家呢?”
“我的脾性人品,赵姐姐可是最了解不过的,赵姐姐你说是吗?”
赵菀晴得了话头,立马起身说道:“那是自然了,京中何人不知柳妹妹是最善解人意的……不然怎么会让柳妹妹入宫侍疾呢?”
赵菀晴面带微笑地看着柳瑶光,哪怕两人没有靠得太近,但眼神中也有股说不出的默契。
要知道赵菀晴虽嫁给了陈言平,可他们这场婚事太过儿戏,赵菀晴初入荣国公府时根本没有人将她放在眼中。
若非有萧贵妃在宫中镇着,萧家又尚未和赵菀晴撕破脸,不然荣国公府只怕都不会认她这个儿媳。
赵菀晴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可是她一没家世,二没人脉,在京城是寸步难行。
而柳瑶光和她极为相似,也是从其他地方迁到京城的外来人,且她父亲又是周太后身边的红人。
于是赵菀晴就挑了她有意亲近,柳瑶光也在京中需要人帮衬,一来二去二人就熟悉了起来。
尤其是赵菀晴看到了承恩侯后,她愈发觉得和柳瑶光相交是个正确的决定。
因为这承恩侯竟和孟妤长得很是相像,尤其是眉眼,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般一对比,赵菀晴也才发现柳瑶光也和孟妤生的有几分相似。
再结合柳瑶光出身安州太湖县孟家,先前名为孟薇。
而孟妤又处处说自己也出身安州太湖县孟家……赵菀晴琢磨着琢磨着,就品出些不对劲来。
赵菀晴曾拿这个事试探过柳瑶光,只可惜柳瑶光没有过多的反应。
这时,柳瑶光又亲热地招手道:\"大家也别光说我,赵姐姐,你快来给我看看李小姐的这首诗如何……\"
赵菀晴手中还握着柳瑶光的诗笺,就在她正准备上前时,赵菀晴入了荣国公府后的贴身丫鬟翠缕却匆匆穿过回廊而来,凑在她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赵菀晴的神情陡然变得玩味了起来,她重新走到赵菀晴的身侧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柳妹妹,姐姐这有一件趣事儿,不知你想不想知道……”
“哦?姐姐这般低声耳语,只怕这事只能我们两个人知道吧?”柳瑶光眉梢一挑道,倒是并不厌恶赵菀晴的故弄玄虚。
赵菀晴:“柳妹妹还记得我先说过的那个给我叔父冲喜的妾室孟妤吗?”
“你猜怎么着,我那表哥竟把她也带到京城来了!”
“话说柳妹妹从前也是安州太湖县的,这女子也是,还同妹妹一个姓,也不知道妹妹你认识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