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先是命宫人送了大量面巾去瓷窑院子,又命厨房冷水研磨绿豆,制解药,优先供给瓷窑匠人。
同时,还派了侍卫过去盯着,交代有事随时来报。
而后才开始处理可能会被毒烟影响到的地方。
好在瓷窑在别院西南一角,今日又是东北风。
所以,除了两座在下风口的院子外,别院其余地方都很安全。
圈定范围后,赵婉立刻派人将这两所院子暂时封锁,里面的人全都迁至他处安置。
别院远在京郊山顶,这季节又未回暖,周边人迹稀少。
她派人在山下要道放了‘内有毒烟’的提示牌,又命士卒蒙上口鼻沿着山脚周边巡视,以防百姓误入,便罢了。
至于再远的地方?
估计毒烟还没飘过去,就没毒性了,便暂且不作考虑。
赵婉将外面的事情料理的井井有条,处理完毕后,还特意派人去报了信。
窑里。
苏润接到信号,确认无后顾之忧,立刻下令开窑烧制琉璃。
“点火!”吴窑匠闻令,立刻带着匠人们开始操作。
图片来自百家号,独乐说
火种点燃木柴,火苗跳跃,发出‘噼啪’的声响。
火势越来越旺,窑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细密的汗水像是雨滴一样,顺着苏润的额头往下巴滑落。
热浪一浪接着一浪,不多时,苏润全身就都湿透了。
衣裳湿哒哒的黏在身上难受的紧,眼睫上全是水,刺激的人眼睛不断闭合。
担心王太医年纪大,扛不住高温,苏润还特意把王太医往窑门处稍微推了推。
好不容易等到温度到位,吴窑匠立刻道:
“开始投料!”
吴窑匠从木架上取下不同配比的原材料。
苏润并不打算捏出什么形状,或者做什么设计,所以这些材料放得都比较少。
一个个也就苏润半个拳头大小罢了。
砒霜更是在王太医的控制下,只放了一点点。
红彤彤的火焰刺的苏润睁不开眼。
他眯缝着双眼凑上前,大声喊道:
“第一场第一炉一号位,细沙、草木灰、马牙硝、砒霜比例为七十、十五、十四、一。”
“第一场第一炉二号位……六十九、十六、十四、一……”
“第一场第一炉三号位……”
苏润不清楚砒霜毒性,所以不敢随便增加砒霜用量,免得外头的人真吸进去毒烟。
所以这第一场,只是为了寻找细沙和草木灰的最佳比例,实验助融剂的效果。
按照不同的配比,苏润一口气放进了十一种料,将细沙的比例,从七十降低到六十,对应的草木灰从十五的比例增加到二十五。
吴窑匠带着匠人小心翼翼将原料挨个投入窑炉内。
原料在高温下,逐渐融化,远远望去,那处的空气似乎都扭曲了。
吴窑匠很快带人将窑炉封死,然后擦着汗过来,劝苏润他们先离开一会儿:
“瑞王殿下,王太医,苏解元,烧制这东西,只怕得要个把时辰。”
“这里热,你们第一次进来,只怕不适应,不如先出去休息休息?”
“反正这里就是些加柴火的活计,不如等烧好了再进来看?”
吴窑匠是真担心王太医喘不上气,一个不小心去了。
还有瑞王。
虽然貌似还好,但也是汗如雨下,感觉瞳孔都涣散了。
他看着是真提心吊胆:
这小王爷可是个活阎王!
要是在他这一亩三分地稍微出点岔子,他连带着九族都吃不了兜着走啊!
苏润同样被这桑拿蒸的胸闷气短。
确认暂时没事儿,在这里面干耗也耗不出什么东西后,他当即点头:
“那就辛苦吴大哥了!”
还是保重自身为上。
再不走,可能就走不了,这地方可不兴既来之,则安之啊!
话落,赵翊拽着苏润就往外逃:
他早就扛不住了!
要不是顾忌半途而废,丢皇家颜面,他开始放料的时候就走了。
窑门开了条小缝。
三人逃难似得奔出来,顿时被冷风吹的透心凉,左右打摆子。
王太医冷的缩成一团:
“快进房间取暖,一冷一热最容易风邪入体!”
三人哆哆嗦嗦往屋子里跑。
而聚在正厅内,边商议充实国库之法,边等苏润他们的司彦六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梁玉大开房门,招呼道:
“子渊、佑璋、王太医,快过来这边!”
“瑶光公主刚才派人送来了干净的衣服,还有火炉,正热乎呢!”
原本,他们目送苏润三人进窑之后,也想着回原来住的院子,拿几件干净的衣服。
谁知道,人还没走出院子,瑶光公主就派人把东西送来了。
他们干脆聚在这里,边等人边商讨。
说话的功夫,冷到牙齿打架的苏润三人就已经进来了。
房门一关,苏润跟石狮子一样,蹲在炉子边取暖,谁来都搬不走。
正烤着,房门被叩响,外面传来侍卫的声音:
“王爷,王太医,苏解元,隔壁有热水沐浴。”
“厨房正在熬药汤,公主让各位稍后必饮一碗,以防风寒。”
闻言,赵翊感动得热泪盈眶:
“还是妹妹好啊!”
贴心!
知道心疼他!
赵翊热的膨胀,冷的蜷缩,帮妹妹和好友牵红线这事,是一点没想起来,发表完感慨后,直接去隔壁沐浴了。
苏润身上又冷又黏糊,一心只想洗澡。
闻言,只觉得舒坦,同样喜滋滋的去沐浴更衣饮汤了。
这一烧制,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苏润等到了午时,吴窑匠才传出话,说是东西烧好了,正在冷却,问要不要继续烧。
烧当然要烧。
第二批,实验的是马牙硝的比例,故谢天恩、梁玉和司彦进去了。
第三批,实验的才是砒霜的比例,由徐鼎、张世和叶卓然负责。
窑炉烧热,速度也就快了。
而这时候天冷,冷却的速度也快。
申时,第三批次的徐鼎刚进去,第一批琉璃就冷却好了。
苏润守着时间去看,只见十一个成品中,有三、四个透明度都高。
尤其中间有一块晶莹剔透,与玻璃相差无几,连杂色都几乎看不到,他不由得高兴道:
“成了!”
没想到第一次就能误打误撞摸索出大概配方!
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