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没有待多久。
简单与苏润寒暄交流几句之后,她便将密封了砒霜的盒子交给苏润,温声提醒:
“苏公子,此物有剧毒,故宫中会详查用量,以免被人钻了漏洞。”
苏润原以为赵婉是要叮嘱他好生保管,做好记录。
他连怎么回话都想好了。
不料,赵婉却叫出了一须发花白的老者,向众人介绍:
“这位是太医院的王太医,极善解毒。”
说着,又解释道:
“砒霜无色无味又毒性剧烈,诸位都是贤才,出现任何差错都是大炎的损失。”
“故本宫清早特意禀明母后与太子皇兄,日后,王太医便留在别院,协助诸位研制琉璃,并专责保管砒霜保存及中毒救治,直至琉璃研制结束,再回宫复命。”
赵婉不清楚苏润要如何利用砒霜研制琉璃,但这东西有毒是肯定的。
而且一个不慎,就容易招惹事端。
误食?偷走下毒?栽赃嫁祸?
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无论日后苏润会不会成为她的驸马,她身为大炎公主,就有责任庇护大炎贤臣。
所以才专门带了太医过来,既能保管毒药,也能治病救人,还能将一些阴谋诡计按死在摇篮里,一举三得。
苏润没想到那些阴私,但有个太医的确是好的。
他转念一想,也觉得自己在谢天恩他们的庇护下太久,的确是大意了。
毒药万一使用不当,将自己毒死了,岂不是太冤枉了吗?
就算没毒倒他们,毒到了窑匠,他也于心不安啊!
思及此,苏润当即认真谢过:
“多谢公主厚待!”
赵婉微微颔首:
“本宫另有要事,便不打扰了。”
她不是要回宫,而是得去找打铁花的匠人。
宫中晚宴虽说只宴请后宅妇人,但也关系前朝安稳。
这是赵婉为数不多能帮衬父皇和皇兄的机会,她很重视,每次都尽心尽力。
赵翊正拉着梁玉等人躲在一旁看戏,想让妹妹和好友多说几句。
谁料妹妹这么快就要走了。
见状,他忙开口叮嘱:
“妹妹,我答应母后把你送回去。”
“你等我下午送你回宫啊!”
他得看着做琉璃,商议策论,还想着趁机让妹妹和苏润再聊两句,所以现在肯定不能送人回宫的。
闻言,赵婉应了一声,就带着宫人离开了。
虽然赵婉来去匆匆,话也没说几句。
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张世、徐鼎等人多多少少都看出了什么。
谢天恩更是脸要笑出花了:
看瑶光公主的态度~这事有苗头~有苗头啊~
只有苏润完全不在状态。
他目送赵婉离开后,乐呵呵的带着众人向王太医见礼,
跟着,就招呼众人换衣服,进窑制作琉璃:
“走啊?都愣着干嘛?”
“子渊……”张世想张嘴提醒,让苏润关注关注别的地方。
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合适,只好改口道:
“子渊等等我们!”
他给好友们使了个眼色,然后率先跟进去换衣。
加上王太医,他们正好九个人。
窑洞内空间有限,众人换完衣服,口鼻蒙上白巾后,便三人一组,进了窑洞。
第一组除了苏润外,就是赵翊和王太医。
苏润要把控琉璃制造,王太医要把控砒霜用量,记录在案,谨防中毒。
至于赵翊则是纯属毛遂自荐。
除此之外,也是司彦几人有意给机会,让赵翊与子渊‘独谈’。
三人跟着吴窑匠等人进入馒头窑,苏润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
“我们先烧制无色琉璃,待无色琉璃研制成功,再慢慢琢磨彩色的。”
众人点头,苏润继续:
“无色琉璃的烧制步骤,就跟你们平日的操作过程是一样的,只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磨好的细沙在熔炼之前,必须先混上助融剂。”
“所谓的助融剂便是可以降低熔点。”
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苏润指着盛放了石灰粉、草木灰和硼砂的盆子,解释道:
“这三个都是助融剂。”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窑的温度不足以制造出无色琉璃,但将原料混上这些东西后,温度就够了。”
吴窑匠瞬间会意:
“就是原料混了别的东西,材料变了,所以同样办法烧制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这是很朴实的理解。
虽然原理跟苏润理解的不同,但换个角度想,这说法也没问题。
所以苏润也不纠结,直接点头:
“对,但是这些东西的比例以及哪种助融剂的效果最好,等会儿都要挨个实验,才能有结果。”
这个实验过程,就很熬人了。
吴窑匠也听说过他们火器反复实验之事,故很痛快的点了头:
“苏解元放心,你指哪儿老吴打哪儿,绝对没有二话!”
苏润就喜欢这种痛快人,他正想张嘴,就听赵翊先一步道:
“待弄出这琉璃,本王不仅记你一功,还亲自去太子皇兄那儿,为你请赏!”
吴窑匠闻言,乐得嘴都合不上,连忙谢恩。
毕竟真到了那时候,赏赐多少就不重要了。
关键是,他名字能传到太子殿下耳朵里。
说不准太子殿下一高兴,琉璃制造之事,就落到他手里了!
这才是要紧的!
赵翊有了允诺,苏润也不再多说,只道:
“润也不会亏待吴大哥!”
这小插曲很快过去。
说完助融剂,苏润又开始介绍马牙硝和砒霜。
马牙硝便是芒硝。
在玻璃原料中加入马牙硝,在高温时能有利于排放玻璃中的杂质和气泡,使制造出来的东西玲珑剔透。
而砒霜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可以脱色,增加透明度。
这些都要混在原材料里面,一起烧制。
但砒霜火烧之后,会产生毒烟,若是吸入,于人体大害。
所以王太医一听苏润这么说,在明白为什么苏润让里外人都蒙上白巾的同时,也急了:
“不可!不可!”
“瑞王千金之躯,怎可轻身犯险?”
瞅着小老头如此激动,苏润忙解释道:
“王太医,您放心,这琉璃是在封闭的窑炉里烧制,有毒气体会随着炉子上方的通道排出去。”
“只要操作得当,不会毒到我们的。”
“而且烧制琉璃所需的砒霜,应是不多。”
吴窑匠他们也帮腔。
但即便如此,王太医还是坚持道:
“如此,别院内外所有人,必须面蒙白巾。”
“此外得用冷水研磨绿豆为浆口服,以免中毒。”
这时候,太医的作用就显露出来了。
苏润很快把话递出去。
这活原本是谢天恩来干的,换了往日,他早就自己凑上去了。
但今日……他派人报给了赵婉。
闻言,赵婉思索片刻,吩咐道:
“让他们专心研制琉璃,外面的事无须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