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家。

晚饭后。

全家人都坐在堂屋。

众人头顶都笼罩着阴云。

苏润最先打破了沉寂:

“大哥,二哥,家里整日只有孩子,确实不妥当。”

“钱财还是小事。”

“若是遇到心狠的,趁机将大宝、二宝偷了去卖,那可怎么办?”

虽然交代了侄子去苏安福家。

但毕竟不是自家,待着束手束脚的。

所以两个孩子最多就是吃饭时过去。

平时就自己在家里玩儿。

李氏抱紧两个儿子,后怕不已:

“当家的,我看这两天也没那么多人来买菜了。”

“要不我就留在家里陪着儿子?”

事关儿子安危和家宅安全,苏丰自然答应。

只是家里都是妇孺。

若真遇到孙坤这种泼皮无赖,只怕还是不行。

苏丰眉间拧成‘川’字,叹了口气道:

“村子里都知道我们家赚钱了,翠花婶和孙坤只是急了些。”

“未必别人就没什么打算。”

“都邻里邻居的住着,我看还是不要招人惦记的好!”

这世上多是看别人赚钱就眼红的人。

有些人明面上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想法。

苏丰很快就有了决定:

“明天开始,润子就不要再出去了。”

“好好在家里温习功课,过些日子找个学堂继续念书。”

城西的摊子早在苏行跑完城北的富户后,就关了。

他们这些日子,都是早上给大户挨个送货,然后去城东守着小摊。

等卖完菜,再收拾收拾一起回来。

确实也不需要这么多人。

“好!”苏润点头。

这一次的事也给苏润敲了个警钟:

刚才得亏是孙坤。

要真是遇上什么有靠山的,对他家的生意有了心思,那就麻烦了!

光有钱不行。

还得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来守护住这份家业。

苏润想要科举为官的信念,第一次如此迫切。

“大哥,大宝、二宝也到了该启蒙的年纪。”

“我一人温习也是无聊,不如顺便带他们一起读书习字。”

“苏家想要强盛,下一代的培养也很重要!”

苏家这半个月赚的钱,支撑苏润读书还可以。

若是加上苏大宝和苏二宝,就不太可能了。

“这……会不会影响润子你读书?”

苏丰犹豫。

他当然想自己儿子能识些字。

就算不能考功名,将来也能多条出路。

但儿子毕竟还小。

已经读了多年的苏润,才是他们家目前最有希望考出功名的人。

苏润摇头:

“不会!”

“只是每日教他们些基础的东西而已。”

“温故而知新,也许我也能从中得到些新的感悟。”

李氏惊喜的不知说什么好。

只能激动地连连叮嘱两个儿子好好跟着苏润念书,不要调皮捣蛋。

苏大宝和苏二宝也高兴地过来抱苏润大腿。

他们年纪小,但也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

苏丰欣慰地笑笑。

又对二弟苏行道:

“行子,麦子种下去也不能不管,除草、浇水都需要人。”

“我早上送你去城里,给大户送完货之后,就回来照应家里。”

“卖菜的事儿,就辛苦你和弟媳了。”

苏丰没有什么太大的雄心壮志。

他就想把这一大家子养活。

相比于做生意,他更习惯在田间地头里忙活庄稼。

“好!”苏行夫妇俩爽快答应下来。

他们的确喜欢卖菜赚钱的感觉。

一家人商量完,各回各屋休息。

翌日。

天蒙蒙亮。

苏丰、苏行和张氏推着板车,跟苏远河他们一起出发去城里。

苏润帮着把菜搬上车之后,又躺回去,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

这些日子天天早出晚归,他也累得很。

趁此机会,忙里偷闲才是正道。

李氏则是就着熹微天光,开始做衣服。

苏润不日就要新拜夫子,自然得穿件体面的长袍。

一觉睡到天光大亮。

苏润醒了醒神。

起身洗把脸后,到院子里教苏大宝和苏二宝认字。

苏大宝和苏二宝一早就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乖乖的坐在板凳上等苏润。

他们身前,是苏行昨晚连夜做出来的沙盘。

简单的方框格子,平铺了一层厚厚的细沙土。

旁边还有几根削的笔直的细树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笔墨纸砚都不便宜,穷人家想习字,当然得有些平替。

苏润拿起树枝,一边在沙盘里写字,一边教他们认。

苏润也不打算一上来就教太多,就只写了千字文的前几句。

两个孩子边读、边写、边背。

小院里很快响起整齐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李氏坐在堂屋里,听着琅琅书声忙活。

时不时抬头往院子里看一眼,满眼温柔。

苏润教完后,让侄子们自己读书习字。

自己则是将这些年学的东西,整合串联,熟读背诵。

时不时也在沙盘上写写画画。

苏丰从城里赶回来,看到这一幕,干劲十足。

扛着锄头就去地里除草了。

晌午吃完饭,苏润睡了个午觉。

待养足精力后,下午正式开始温习苦读。

碍于过去的人没有好好学习,所以苏润就得十分努力。

整个下午。

苏润都拿着书绕着院子边走边背。

这引得两个侄子也出来温习上午的功课。

******

残阳如血。

在城里卖菜的苏行夫妇俩,推着空荡荡的板车回来。

上面放置的一套笔墨纸砚备受瞩目。

这是苏丰特意嘱咐他们买的。

回来的路上,遇到村里人,苏行还会特意停下来打招呼:

“不赚钱不行啊!”

“这不是没钱了,才暂时停了润子的学堂。”

“但书还是得读,就指着润子考出个功名呢!”

“这笔墨纸砚还真是贵,这半月赚的钱,就买了这么点东西!”

……

苏行这么一说,不少人心里也有了些许安慰。

确实!

家里供了个读书人,赚再多钱,还不是得搭进去?

苏丰这招确实管用。

没几天。

村子里关于他们家的风言风语,就消失了不少。

风平浪静。

苏润边读书习字,边尝试研究新东西:

巧芽被人弄出来是迟早的事。

还是要得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