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才还给我吃点心,现在就把我撂下了!”

“翻脸比翻书都快!”

“塑料兄弟情!”

苏润吐槽着不靠谱的苏行,一路到了磨坊的小厨房。

大快朵颐的苏平安,刚呼噜呼噜喝完一碗稀饭。

正要去舀第二碗。

抬眼却看见好久不见的小堂弟,满脸怨念的进来了。

苏平安高兴道:

“润子,今儿不用上学堂?”

“平安堂哥!”

苏润打了个招呼,拿起碗盘,准备打饭。

“我给你盛!”

苏平安将自己的饭碗放下,把苏润手里的东西接过来,给他舀饭。

往盘子里盖两大勺菜,舀两碗稠粥。

再顺手塞两个大白馒头到苏润手里。

两人坐下,苏平安挑了块儿肥肉夹到苏润碗里,关切地说:

“来,多吃点儿肉!”

“读书辛苦,好好补补!”

磨坊厨娘是村子里的一位婶子,厨艺顶好。

李氏在饭菜方面的预算又很足。

虽然不说顿顿都是干饭,顿顿有肉。

但饭菜也比一般人家好得多了。

肉香和菜香味儿直往鼻子里扑。

苏润真的饿了。

他吞吞口水,拿起筷子,一口馒头,一口菜。

间或顺一口稀饭进肚子。

吃得不亦乐乎。

苏润填了填肚子,顺便问起磨坊的情况。

苏丰心疼小弟念书辛苦。

除了账本外,很少将磨坊琐事告诉苏润。

李氏等人也是如此。

不过苏润倒觉得没什么,该问还是得问。

苏平安照实回答。

但也是报喜不报忧。

苏润没有深究,只了解个大概:

磨坊现在雇佣的工人已经有十七、八人了。

苏丰和李氏忙不过来。

为了方便管理。

苏平安、苏远川和大堂嫂小周氏,都当起了监工,协助苏丰夫妇俩管理磨坊。

苏平安看仓库和出货,苏远川看点卤,小周氏管妇人。

连卤水都交给了谨慎沉默的苏远川来做。

磨坊的工人都是苏安福帮着挑出来的。

除了人品绝对可靠。

苏润还在所有工人签的契约里,加上了保密条款。

又让苏丰带着人在县衙过了明路。

有高仓高捕头在。

不仅契约很快就办完,高仓还特意帮着威慑了一番:

“大炎律例:若违反契约,泄露主家秘方,轻则充军,重则处死!”

有法律条令约束,苏润还是很放心的。

苏平安的声音还在继续:

“行子和远河还真挺能干。”

“磨坊现在一日能产出好几千斤的豆腐、豆花。”

“大半都是靠他们卖出去的。”

“要不是磨坊实在离不开人,我也想出去跑跑!”

“村子里有些精明的,也开始往周边县城卖货,都赚了不少。”

“就是这磨坊地方还是太小,不然……”

苏平安正絮絮叨叨。

门口突然旋风一样刮进来两个人,二话不说,抓了苏润就走。

活生生跟劫匪一样!

只一眨眼的工夫,方才还坐在对面,听苏平安讲话的小堂弟就没了。

苏平安回过神,忙拿着馒头追出去。

却只看到了苏远山和苏行架着苏润远走的背影:

“哎!!!”

“大堂哥,行子,你们要带润子去哪儿?”

“他饭还没吃完呢!”

闻声,苏行反身回来。

他像是没看到苏平安一样,目不斜视进了厨房。

揣起两个馒头就走了。

留下直肠子的苏平安原地抓脑壳:

“这?”

“这是闹的哪出啊?”

******

脚不沾地的苏润,一路被架着运到了苏安福家里。

坐在椅子上。

被风吹得头脑发晕的苏润,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他手里,还有个啃了一半的馒头。

看上去跟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

苏润好歹十六七了,虽然不是什么壮小伙,但也轻不到哪里去。

苏行和苏远山提着他奔一路,累得气喘吁吁。

现在正拿着茶碗牛饮。

沉浸在图纸中,激动不已的苏安福,被这番声响惊动,终于回神。

见苏润这模样,笑咧嘴的他,拍着脑门道:

“哎呦!”

“大伯光顾着高兴了!忘了现下是晌午!”

“真是老了啊!”

苏润缓缓回神,呆滞地眨着眼,问:

“额……这是出什么事了?”

居然连饭都不给吃。

就急赤白脸的把他绑过来了。

苏安福将图纸递过来,指着最上面,一个大篓子模样的东西:

“润子,这东西,真如你写的那样,可以快速收麦子吗?”

苏润将图纸画好之后,简单标注了作用。

苏丰、苏远山虽然认字没多久。

但他们并不是从千字文学起。

而是以实用主义为上,从身边衣食住行开始的。

像苏行。

目前更是只学有关商业契约的文字。

其余的都往后排。

图纸上的文字,虽然他们认不全,但大概意思还是弄得懂。

苏行也问:

“那个水车和杵我能弄。”

“但最后那个四四方方的大物件,我还有些地方不懂!”

苏润一听是这事,三两口把馒头咽进肚子。

然后跟众人讨论起来:

“这东西是我弄出来打算收麦子用的,比镰刀收要快很多。”

“镰刀收一亩地,这东西能收五亩,所以我……”

“这水车的杵杆就像我们那个石磨,可以利用水力加工粮食……”

“至于这个东西,几百年前就有了,但是我改进了这个地方,这样就能……”

……

苏润叭叭叭,指着图纸说了一堆。

苏行知道小弟学业繁重,时间紧张。

也趁这个机会将疑问全都问清楚,免得日后白白耽误时间。

苏安福作为统筹全局的人物,也问了不少话。

待了解清楚之后。

苏安福略有些浑浊的眼睛看向苏润,慈祥道:

“润子,剩下的就交给大伯吧!”

“你做得已经够多了!大伯代族人、村人谢谢你!”

苏润忙摇头:

“我也只是想大家不那么累而已!”

苏安福欣慰地笑着,心里忍不住再次感慨:

一代更比一代强!

苏家后辈有润子这样的人物!

何愁家族不兴旺发达?

秉着‘小辈争气,长辈也不能这么快就被打在沙滩上’的信念。

苏安福精神焕发地开始安排剩下的事情。

那割麦的东西简单,苏远山找几个汉子就能做。

苏行在一边看着,别出差错就行。

只是后面两个东西不简单。

必须得苏行这种懂木匠活的手艺人干才行。

不过,苏润也是言出必行。

当日磨坊开张的时候。

他说过要给族里分钱,每月就真的分一些。

虽然钱不多。

但请个木匠,做些东西,还是很够的。

这活计事关柳林村今年收麦大事。

苏安福发完话,苏远山连饭都没吃,就急吼吼去办事了。

十多个汉子凑在一处,见天忙活着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