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胳膊!”
苏行手上忙着给苏润穿衣服。
嘴上还解释着:
“桃源县的单子,能拿下来的都已经拿下来了。”
“只需要远河每隔几日带人去送货就行。”
这么快?
苏润正惊讶。
但看到苏行瘦削的脸颊,凸起的颧骨时,立时道:
“辛苦我二哥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苏行能短时间内就把临县生意拿下,也是付出了很多的。
苏润虽然没有亲眼看到。
但也能轻易感受到。
这段时间。
他们家的骡车已经添到了五辆之多。
磨坊人手扩招过两三次,每日生产的豆腐、豆花极多。
银子哗啦啦的进,哗啦啦的出。
抛开成本不提。
光是开磨坊这两个月,他们家就已经赚了一、二百两银子。
对于苏润的关心,苏行还是很受用的。
他心里高兴,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微抬下巴,带着些小骄傲:
“其实做生意也就是那么回事!”
“简单得很!”
苏润很给面子地吹捧起来:
“那是!”
“区区一个桃源县算什么?”
“我二哥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经商天才!”
“我可就靠着二哥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为了我二哥,我也得考出个功名,好好给我二哥长长脸!”
……
苏润气人的时候,能把苏行气的满院追着他揍。
但哄人的时候也真能把苏行哄到天上去。
苏行非常吃苏润这一套。
不知不觉就把底牌交出来了:
“二哥迟早会把生意做到大炎每一个角落!”
“到时候,润子你去哪儿考试,二哥都陪着!”
“想吃什么东西,二哥都能给你运来!”
说着,还催苏润赶紧出去,说给他带了桃源县特有的桃花饼。
两人边聊边往堂屋走:
“二哥,你这次会在家里多待几天吧?”
“对,这几个月都不出去了,送你上下学。”
“额……这倒也不必,二哥你该忙什么忙什么,不用管我。”
“谁要管你?我留在家里是要收麦子!”
“哦,原来是为了收麦……”
苏润顺着话往下说,突然惊讶道:“收麦子?”
苏行将包装精致的糕点打开,数落道:
“你自己算算,距离芒种还有几天?”
“天天读书,连麦子要熟了都不知道!”
“可别读成书呆子!”
苏行在桃源县卖豆腐时,就遇到了个自以为是的清高腐儒。
每句话都不离‘之乎者也’。
最后说着什么‘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走了。
给苏行愁的,生怕小弟也变成这样。
还特意回来提醒过苏丰。
苏润掐指一算:
“这都三月末了,还真是快收麦子了。”
俗话说,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
意思是:如果芒种在农历四月,那么麦子会在芒种前成熟;如果芒种在农历五月,那么麦子会在芒种后成熟。
今年芒种是四月二十。
如此说来,下个月,就该收麦子了。
怪不得苏行会回来。
但是……
“如果收麦子的话,那磨坊的活计不是要停了?”苏润皱眉,轻声呢喃。
收麦如救火。
每年收麦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紧张得很。
不仅全家老小尽出,而且有时候为了收麦,连饭都不吃。
等收完麦子,人都能瘦一大圈。
提到这,苏行也叹气:
“大哥已经决定,先把磨坊停一段时间了。”
“不管怎么样,得先让村人先把麦子收了。”
“要不咱村子今年吃什么?拿什么交粮?”
种花家对种地的执念,是刻在灵魂里的。
所谓你敢不让我种地?
那我就把你也一起种地里。
什么都不能阻止种花家种地,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能。
种地如此。
何况是种完地,却不让他们收粮食?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如直接找死。
至少痛快些,也不会被骂个千八百年。
苏润咬着桃花饼,若有所思:“唔……”
这副惆怅深思,半天不嚼一下的情景落入苏行眼中。
苏行只得劝道:
“只是停一个月而已,少赚不了多少钱。”
“大哥、二哥都在,还能饿着你?”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小弟还是个财迷?
难道是因为小芸贪财得太突出?
想到媳妇,苏行也忍不住苦恼:
小芸太沉迷数钱、记账。
连他几日才回一趟家里,小芸都不抱怨。
但说不关心吧?
小芸又很体贴地给他做了厚鞋垫和新鞋。
唉!
难评啊!
苏润被二哥的话叫回神。
“我不是想着赚钱。”
只是收麦太辛苦了!
如果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收麦效率就好了!
实在不行。
他宁愿花钱雇人来收麦,也不愿意让哥哥嫂嫂受这罪。
赚钱就不是为了享受的吗?
见苏润还是忧心忡忡的模样,苏行稍有些后悔:
润子念书就已经很辛苦了。
他不该跟润子说这些的。
“行了,润子别想了。”
“先去磨坊吃饭,回来你再睡会儿!”
苏行拉着小弟就要出门。
苏润却突然大叫着什么“有了!”,然后挣开他的手,跑回了屋子。
“二哥,我有天大的事要做,你先去吃饭!”
苏行一头雾水。
但苏行哪里敢丢下这样‘抽风’的小弟,自己去磨坊吃饭?
他担忧不已,伸头进去看。
却见苏润正在纸上写写画画。
笔下的东西,跟几月前拿给他的图纸很是相似。
苏行目光一顿,心有猜测。
他搬来小板凳,守在苏润房门口,随时等待召唤。
很快,苏?召唤师?润开口了:
“二哥,你看这些能不能弄出来?”
苏润将一沓墨迹半干的图纸小心递过来。
苏行麻溜起身,接过东西认真看了起来。
震撼与惊喜逐渐从他眼中蔓延到全身。
待看完后,苏行只留下一句“我得赶紧去找大伯!”,就匆匆走了。
饿着肚子的苏润,伸出尔康手挽留。
苏行却连头都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