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轰——”

最后的诡雷终于响起。

林川趴在第二道防线的狙击位上,脸颊贴着冰冷的枪托。

这个位置是他精心挑选的。

突出的岩层形成天然掩体,前方五十米只有几处乱石堆,视野极佳。

刀麻子他们要想突破这里,比登天还难。

“子弹装好了。”刘三炮将压满子弹的加兰德推到他手边,“够他们喝一壶的。”

林川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和刘三炮的分工很明确,身边准备了两把加兰德,加上手上一把,一共三把枪。

他负责狙击,刘三炮负责装弹。这样能保证有持续的火力不中断。

七个匪徒率先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猫着腰,借着乱石的掩护向前推进。

林川缓缓呼出一口气,食指轻轻扣下扳机。

“砰!”第一个匪徒一头栽倒在地,甚至连声惨叫都没有发出。

剩下六人立刻趴下,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紧贴地面。

林川不急不忙等待着。

“他们在等什么?”刘三炮小声问,手里已经压好了第二个弹夹。

“等死。”林川轻声回答,准星已经锁定了第二个目标。

果然,十秒后,一个匪徒忍不住抬头张望。

“砰!”这次是左肩。

林川故意没打要害,他要让惨叫声继续扰乱敌人的神经。

剩下的五个匪徒开始慌了。其中一个突然跳起来,疯狂地向后跑去。

“砰!”子弹射中他的后背,他身体往前一冲,一头撞进乱石堆中。

枪声在岩壁间回荡。

林川没有停顿,瞄准、击发,动作行云流水。又一个匪徒捂着胸口栽倒。

弹壳清脆地弹在岩石上。林川的太阳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双手稳如磐石。

更多的敌人涌了上来。

“他就一把枪!”刀麻子缩在石头后面破口大骂,“给老子往死里打!”

密集的子弹泼水般扫来,打得岩屑纷飞。

林川却笑了起来。

这种漫无目的的扫射,正说明敌人已经慌了神。

他趁机猫着腰,换到旁边的第二个射击位。

新的角度让他看到了躲在石缝里的三个敌人。

林川没有急着开枪,而是等他们探头张望的瞬间。

“砰!砰!砰!”三发点射,三个目标。

林川瞥见刀麻子正偷偷往腰间摸去。

他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图,枪口微调,在刀麻子露出手雷的瞬间扣动扳机。

“啊!”刀麻子的左手猛地缩回,手雷掉在地上滴溜溜打转。

林川的第二枪已经接踵而至,精准地打在正在冒烟的手雷上。

“轰——”爆炸的气浪掀翻了旁边的两个匪徒。

……

这场看似混乱的伏击战,实则处处体现着林川的战术智慧。

论实战经验,丁大山和刘三炮这样的老兵确实更胜一筹,但林川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精准的战略眼光。

从一开始,这场战斗就不是为了歼灭敌人。

时间是最大的武器。林川将“拖”字诀发挥到了极致,这不是消极的防守,而是一种积极的战略选择。

在军事理论上,这种战术被称为“迟滞作战”。

其核心要义不在于杀伤多少敌人,而在于打乱敌人的节奏,消耗其锐气。

林川深谙此道,他清楚地知道,以五人对付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是下下之策。

于是,他创造性地将整个战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迷宫。

东路防线的三人小组配置,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战术安排。

每个人都被赋予了最合适的战术角色:

丁大山一把五六式和两把加兰德,他参过军打过仗,枪法又准,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兵,承担精准点杀的任务;

李满仓力气大,带一把五六式和两把卡宾枪,手里的五六式也调成连发模式,负责制造持续压制力;

至于赵四海,则属于气氛组,三把步枪只管放响儿,绝不露头。

这种安排看似简单,实则将每个人的特点都发挥到了极致。

伏击点的选择更是体现了林川的老辣。

三个预设阵地形成梯次防御,每个阵地都占据地形优势,让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更妙的是,每当敌人以为突破防线时,就会发现前面还有新的阻击点。

这种层层阻击的战术不仅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更在心理上形成了持续的压力。

当西路诡雷爆炸的信号传来,整个计划便进入了完美运转的阶段。

西路三十多个敌人,被困在山坳里,陷入了一种特殊的战场困境:既不敢全力冲锋,又不甘心撤退,留在原地则持续被消耗。

东路的十多个敌人,则被林川一把枪压制在狭窄的悬崖底下。绳索又被诡雷炸断,前进不能,后退不得,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此刻,这场伏击战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火力对抗,变成了一场心理博弈。

敌人被拖入了林川设计的节奏中,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

远处的丛林中,一支队伍正在快速穿行。

枪声隔着两座山头传来。

队伍最前头的王大彪眉头一皱,也没说话,只是抬起手臂用力一挥。

这群从朝鲜战场上撤下来没两年的山东汉子,仿佛打了鸡血一般,瞬间提速。

跟黑土地打交道了一年多,终于又有仗打啦!

虽然营长说,种地也是打仗,垦荒一百亩就是攻下了一座山头。

可劳累之余,大伙坐在一起唠嗑,聊的还是那些炮火连天的日子。

咱们爱好和平,更爱种地,可谁要胆敢惹事,那就把谁种到地里。

“科长,你看!”身边的战士指着前面山坡上破败的建筑。

“不对!枪声在山后。”王大彪摇头,“全体注意,战斗队形!”

队伍瞬间分散开。

没人说话,但每个人的眼神都闪着光,像是饿狼闻到了血腥味。

枪声越来越近,节奏忽快忽慢。

隐约能分辨出五六式的脆响和加兰德的轰鸣。

转过最后一道山梁,战场全景豁然眼前。

半山坳里,二十多人被山坡上的点射压制在其中。

“可以啊……”王大彪眼前一亮,“是川哥的枪法?这么牛……”

“科长,咱们打谁?”身后的战士问道。

“废话!咱们的人用五六式,听不出来吗?”另一个战士说道。

“全体都有!”

王大彪目光一凛:“待会儿让这群王八蛋尝尝朝鲜战场的滋味!”

“是!”老兵们兴奋起来。

“司号员!”王大彪一拉枪栓:“吹冲锋号,吓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