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89章 公达良策,城虽高而人心不固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章 公达良策,城虽高而人心不固也

在敌军的视野里,精壮威武、独有气势的许泽很是显眼,手中长弓却很致命。

箭手被压制在百步之外,站不住高处。

而许泽却可以居高临下,顺风射百步之远,精准又强劲,每一次张弓搭箭便可带走一人,随着不断有弓箭手占据高处,西城的瓮城很快被清扫出来。

典韦、许褚带人下到城门,将西城打开,潮水般的曹军进入城中,沿着街道占据各处要道,袁军只能后撤。

此战看似迅猛,实则打了近两个时辰。

雷簿、陈兰带兵避让,向纪灵请援,不敢再去西城。

西城本属重兵掌控,不过被南北调走了太多兵力,而且大雾天忽然出现的攻城重械,也是压垮军心的一记重锤。

……

寿春皇宫。

袁术居于深宫之内,督两万人高筑内城,听闻消息后直接坐在了宫外台阶上。

“这么快……西城就失守了?”

“护城河被许泽填平,他几个月前屯淮河,本来末将以为是为了运粮,却不料全是为了今日填河,这段时日的大雾天,许泽每日都带数千人夯土……”

“而后今日西城、南城皆有巨大临车,与城墙同高,火矢不能焚烧,巨石不能推毁,曹操又在北城狂攻!西城数千精兵,不敢力战。”

“有什么不敢力战的……”袁术垂头丧气,眼神却很怨毒:“朕建号开国,他们不用命护主,如何能享受功耀?难道要朕去死守吗?”

“一群废物。”

袁术虽在怒骂,但是两鬓有汗水落下,后背更是发麻。

一城失守,接下来南北亦难守,唯有东城背靠西曲阳大山,各处要道还未失守,因此算是逃生之道。

“张勋,将你手底下的死士、贼兵放到流民里,”袁术眼神里满含阴冷,道:“放一万流民去东城投降,然后死士掀起暴乱,等曹军把百姓杀光。”

“让手底下的人看看,投降也是死!让他们跟着死守内城!”

说完这话,袁术目光陡然冰冷,淡淡道:“去之前,把这些贱民的家资先抢了。”

……

北门大营。

荀彧得到军报,西门已经攻破,正在驻军死守,防备袁军反扑。

寿春城内已是兵堡,大军攻破城门只是一层防备,大有效仿如今公孙瓒驻守易京之感。

命运的齿轮十分相似,袁绍攻易京。

曹操如今临寿春。

荀攸在整合了各部的战况之后,迅速到前线来寻找曹操。

“司空!西城、南城估计都可攻下,寿春外城可占,我料定袁术一定固守于内城之中,而东城未曾有兵马,围师必阙,我们逼寿春内城而放东面,他久守之后必定撤往东城、钟离两县,自女湖山出徐州。”

“袁绍和袁术同出一源,待北方战事将定,袁绍虽下檄文痛斥袁术不臣之事,但他肯定会来相救。”

曹操思索片刻,看着摇摇欲坠的西城防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好个围师必阙。

“公达可有良策?”

荀攸道:“许校尉一战破两城,此为军威,城中军民一定惧怕!袁术想要固守就必须震慑人心,若是在下,会从百姓入手。”

“假如,百姓投降亦会被杀,城内的百姓就不敢再降,只能跟着袁术死守。”

“而他们若是放出百姓归降,我军善待并且予以安置,则会加大耗损粮草,于久攻不利,此虽狠毒但确为阳谋。”

“袁术一定会这样做!”

曹操重重点头:“说得对,若是我,也会如此。”

荀攸接着道:“有许校尉破城军威,则内外相合,不久之后就可拿下北门,这样外城皆可攻破,向内则不以恩,不以威。”

“我们可先行收治些许百姓,即便其中混入死士,亦隔于城中不予机会。”

“再以天子的善政令、司空的家书内诫令、许校尉这些年治理救民的政绩,以书信、拒收的流民之口,传入内城。”

“待到数日后,司空只以重金悬赏贼寇,且对降将不做追究,以诛恶首为名,自内部瓦解!”

“袁术横征暴敛、倒行逆施,揽民心以用威逼。”

曹操低眉沉思片刻,反复思索此计策,最终展颜而笑:“有公达之计,寿春十日之内,必破!”

曹军又攻一日夜,北城守军弃城而走,张勋、纪灵、雷簿、陈兰诸将率部逐渐退守内城,内城道皇宫地势比之新建的许都都不如。

可却塞进去约莫二十万军民,街头巷尾、断壁残垣里皆是人潮,甚至角落多有尸体堆积,每日会有军士拖拽尸首出东城焚烧。

由是,寿春内城之中已是人心惶惶、绝望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这时袁术下令,驱赶一万百姓出城,其中混杂了一千多的死士,榨干这些人的家产、随身钱财粮食后,以弓箭逼迫,格杀百余人震慑,将他们驱赶出去。

刚出城,曹操便以重兵围住,搜身登籍,而后辨认问询。

许泽亦是从东门回合至大营。

“主公,”许泽风风火火的进来,银甲后血红披风飘起,快速道:“若是将计就计,收容百姓,以乱内城固守之心,那不如再仁善一点。”

“如何仁善?”荀攸笑着看向这位近日来如日中天的年轻将军。

他和许泽未曾见过面,但是听自家叔叔荀彧说过不止一次。

当初在沿河内而回乡的路上,偶遇结识,本想收为荀氏的门客,可惜半途遇到了司空。

不,应该说是司空在半途专门等候,只为结识荀氏。

如今这雄厚的基业,可以说就是从那次结识这袁弃三杰开始。

“弃收百姓,只用刀兵逼退,但是赠予每人一袋米粮。”

“这是为什么?!”

曹纯、曹洪、李典、许定等将领,都是眉头微皱,现在军中粮食已快短缺,要等待后续运粮,拒收百姓本来就是为了减少粮食损耗,又能收容些许不至于让城内的军民绝望。

荀攸踱步思索,沉吟许泽的这番话,而后眉头一扬,乐道:“好主意,正该如此!方可彰显司空之仁义!”

“拒绝非我实意,只盼着百姓得到一碗粮食,回内城亦可得保全。”

“好,就这么办!”

晚上,曹昂带着军士,镇守在各处要道,挡住第二波前来投奔的百姓,既没有让他们进入军营范围,也没有以格杀手段拒绝,而是给予了粮食,让他们依然堆在内城之下。

等僵持至黎明后,内城城外已站着无数衣衫褴褛的,袁军趁着曹军不攻,开城门将他们放回了内城,然后把曹军分来的粮食又抢走。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内城袁军得粮不少。

他们还以为,曹军为仁义所困、作茧自缚,现在不敢直接杀死百姓,袁术更是笑骂曹操掌兵以慈,优柔寡断,非真雄主。

不料。

被抢走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又随着大汉天子善政诏书,曹氏内诫令的清廉、许泽惠民的苦劳功绩,终于爆发了暴乱。

走投无路的百姓聚在一起,掀翻了长枪短剑,顶着箭矢杀入营中,夺得了刀剑斩杀袁军,那些原本隐藏在百姓中的死士亦是同行。

纪灵、张勋带着兵马四处平叛,可是内城所有百姓此刻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反正也活不了,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将怒火发泄完,拉几个垫背的再去死!

第二日清晨。

曹军探哨发现,内城城门大开,早已察觉到的曹操下令全军攻城,打开城门直奔伪帝皇宫,取袁术人头者,拜将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