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明殿里,年轻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深褐色的眼眸往下扫,显出淡淡的厌倦之色。

可这厌倦之色很快就散去,他看着沈钧安和沈方同一起走进来,重新恢复了帝王的威仪,朝他们笑了笑道:“沈卿到了,朕可是盼望许久了。”

崔承恩和齐正阳已经站在殿内,明显是先和皇帝议了事。

此时他们互看一眼,觉得这声沈卿叫得颇有水平。

毕竟进来了两个姓沈的,皇帝却只喊了一个人沈卿,这其中可是颇有深意。

果然,沈方同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但他仍是恭敬朝皇帝行礼问安。

而沈钧安则是恭敬道:“臣接到圣旨后,便日夜兼程从渝州赶来,但路途遥远,来得迟了些,还望陛下见谅。”

明景帝摇头道:“这是京城里的案子,原不该让你千里迢迢赶过来来查。可这件案子案情复杂,死的又都是朝廷命官,还关系到下个月的祭祖大典,大理寺和刑部查了许久也没个眉目。朕听闻你在渝州办了几桩大案,在百姓间颇有些名望,所以才召见你回京,希望你能速速侦办此案。”

沈钧安揖手认真道:“臣,定不辱命。”

皇帝又问:“你这次进京,身边可带了随从。”

沈钧安立即道:“带了从乐陵县衙就跟随臣的两位部下,他们曾帮臣一起查过许多大案,为人十分可靠,此时他们两人就在殿外候着。”

皇帝笑了笑道:“那好,宣他们进来让朕瞧瞧。”

旁边的小太监出去传旨,很快就领着两人走进来,沈钧安对皇帝介绍了两人,便让他们自己说话。

白晋连头都不敢抬,跪下道:“臣……臣白晋,参见陛下。”

明景帝一挑眉:“你这文书还是个结巴?”

白晋急了:“不……不是,臣是……紧张。”

旁边跪着的周鼎急得脑门都出汗了,干脆往他那边转了个身,悄悄帮他挡住看向皇帝的视线。

明景帝大笑道:“朕又不是什么猛兽,你有何好怕的?”

旁边的沈方同摇头道:“乡野小吏,上不得台面,这样的人,如何能帮大理寺查案?”

白晋脸涨得通红,觉得自己给沈大人丢脸了,懊恼地垂下头。

沈钧安看向沈方同,叹了口气道:“下官也是出身乡野,按首辅大人此言,下官也是没资格来查此案的。”

沈方同一愣,自己什么时候这么说了!

崔承恩在旁边笑出来,立即接口道:“沈首辅挺大的口气,陛下亲自下旨让他回京办案的沈大人,你嘴一张,就没资格了。”

沈方同急着道:“陛下,臣绝无此意。不过是看这个小吏言辞畏缩,怀疑他是否有能力办这样重要的大案?”

白晋把脖子一梗,鼓足勇气道:“上不上的台面,和办不办得了案,本就是两件事。怎么都是为陛下效力,还要分户籍和官职大小呢。”

他见沈方同一脸怒意,连忙又卖乖道:“首辅大人,你说小的说的对嘛?”

沈方同哼了声,不想同这种末流的小吏计较。

这时周鼎抱拳,语气十分真诚地道:“小的们虽然一直待在渝州,但我们跟随沈大人多年,最熟悉他办案的习惯与流程,与他也最有默契。既然陛下信任沈大人,也请信任小的们能帮上忙。”

皇帝听得笑道:“你这两个手下倒挺实在的,行啊,你们陪沈大人好好办案,办好了,朕有赏赐。”

白晋一听赏赐眼睛都亮了,被周鼎瞪了眼,才立即垂下头来,生怕冒犯了君威。

这时,皇帝又看了眼齐正阳道:“齐阁老,这案子的卷宗都是由你们都察院监管,你应该很清楚其中内情,就由你来安排转交给行简吧。”

齐正阳撩着眼皮看了眼沈钧安,笑呵呵道:“不知陛下准备让沈大人以什么名义查案呢?”

明景帝想了想道:“大理寺少卿沈益死了,这职位正好空缺,就把大理寺少卿的腰牌给行简用吧。”

崔承恩和沈方同心中同时动了动:大理寺少卿可是四品京官,看来皇帝是有意思把沈钧安扶上这个位置啊。

虽然渝州知府也同属四品,但大理寺是三司之一,是京城最有实权的衙门,如果沈钧安回京就能坐到这个位置,再往上升就能直接进都察院入阁了。

而齐正阳想了想道:“大理寺少卿几乎可以号令整个大理寺官员,沈大人初到京城,陡然把他放这个位置,是不是不合规矩啊?”

明景帝瞪着他道:“朕亲自安排的,有什么不合规矩?他没有这样的权力,如何能让大理寺上下信服,办好这桩大案?”

见齐正阳仍面露难色,崔承恩用肩膀拱了拱他道:“陛下都发话了,齐阁老还犹豫什么呢,再说这不是暂代嘛,查完案子了,腰牌不就还回去了。”

他心说:这老古板还觉得沈钧安占了多大便宜呢,最后这案子查成什么样,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

沈方同则在旁边冷笑着想:有关官员调遣的事,崔承恩这个吏部尚书都知道和稀泥,轮得到齐正阳来得罪人。

而齐正阳见皇帝已有愠怒之色,也不想再做这些无谓的坚持,对沈钧安道:“那就请沈大人出宫后同我去趟大理寺,领了腰牌再交接此案的卷宗。”

沈钧安朝他恭敬点头,道:“劳烦齐阁老了。”

这边交接完,皇帝又看着沈方同道:“朕这安排,沈首辅可还满意?”

沈方同连忙道:“陛下的旨意,臣哪敢随意置喙。”

皇帝点头道:“那几人死的太过蹊跷,现在民间传言四起,说他们三人是惹怒了皇陵里的萧家先祖,才惹来了报复。这样的怪力乱神之说,对朕要举行的祭祖大典十分不利,对你们沈家……更不利。”

沈方同脸色难看,死的几人不是沈氏嫡系,就是自己的门生,偏偏都死在从祭坛出来之后。

现在民间流言纷纷,许多知道皇帝和太后不合的,甚至还猜测是萧家先祖帮后代找沈氏报仇来了。

这流言再传下去,他们沈氏都快成乱臣贼子了。

这时皇帝又道:“这件事其中的利害关系,想必沈首辅心里都明白。所以朕专程请了姓沈的官员查案,以沈钧安的人品和名声,他必定会不偏不倚,查出真相。所以你只管放心等着就是,不必做什么多余的事了。”

他这话说的隐晦,就是想让沈方同不要从中作梗,毕竟这案子也是为沈家查的。

沈方同连忙道:“这是自然。”

然后他转向沈钧安,笑的有些意味深长道:“这案子,可全要倚仗沈大人了。”

沈钧安仍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朝他点头应下。

话说到这里,就等着皇帝吩咐,几人就能离开了。

这时,崔承恩走过来,轻拍了下沈钧安,笑道:“沈大人新婚燕尔就要赴京查案,我那侄女可有不愿啊?”

他说这话本是为了套近乎,并未发现明景帝也立即将眼神投过来,眸色显得有些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