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元年,八大陆地实行《周易考功制》:
农田:每块土地方位对应六十四卦,播种前需由\"地师\"用青铜矩尺测量卦气。产出谷物自带爻纹,磨粉后可占卜吉凶。
工匠:所有机械图纸改用卦象标注,齿轮数必合《河图》五行数。违规者会被\"算气\"腐蚀双手。
军队:铠甲内衬换成易经阁颁发的\"德帛\",将官每旬需背诵《谦卦》全文,否则兵器会突然锈蚀。
而统治这一切的,是三百六十位\"卦相\"。
他们是从\"爻光选才\"中脱颖而出的顶级学者,居住在洛阳城中心的六十四层象牙塔中。
每日晨时,塔顶会垂下三万六千条丝线,末端系着青铜铃铛——每响一声,就代表某地某人的命运被卦象重新裁定。
苏明远站在塔顶,望着脚下完全青铜化的都城。
街道是用鼎器残片铺就的,马车轮轴里流淌着赤金,连孩童玩耍的毽子都嵌着微型浑天仪。
\"夏尘用九鼎吞魂推进农耕。\" 他摩挲着最新出土的龟甲,上面裂纹组成了\"启\"字,\"而我们……用易经吞下了整个工业时代。\"
远空,一颗带着青铜尾焰的客星正缓缓逼近。
那光芒,与当年夏尘加冕时如出一辙。
洛阳城的晨钟响起时,八大陆地的青铜管道同时震颤。
从极北冰原的铸铁高炉,到南溟群岛的盐田卦阵,所有机械的齿轮都在同一刻转向《乾卦》方位。
蒸汽裹挟着檀香味的\"算气\",沿着地脉奔涌三万六千里,最终在钦天监的浑天仪顶端凝结成一颗液态金星——这是八荒共主的象征,名为\"同炁珠\"。
苏明远站在六十四层象牙塔的顶端,手中捧着一册铁卷。卷上无字,唯有六十四枚微型铜鼎悬浮其上,每一尊鼎口都喷涌着不同颜色的卦气:
赤鼎主东土农事,麦穗上天然生长《离卦》纹路
玄鼎掌西域矿脉,钻探机头的青铜饕餮能嗅出地底《坎卦》水脉
白鼎控北溟航运,浮空帆船依靠《巽卦》算气调整风帆角度
\"八鼎共鸣,天下同炉。\" 他轻声念出铁卷扉页上的鎏金篆文。
青州平原上,十万块卦田如棋盘般铺展到天际。
每块田埂都由青铜鼎的残片熔铸而成,表面蚀刻着《周易》爻辞。
地师们手持玉矩尺行走田间,尺上的星图投影在土壤上,自动排列成当季最吉利的播种阵型。
\"《震卦》田,播稷米。\" 老农跪在田边,将种子撒入泛着雷纹的土壤。
谷物破土时,穗尖竟迸出细小的电光。
这些\"雷纹稷\"磨粉后制成的卦饼,食用者三日之内运算《九章算术》速度可增三倍——正是天工院匠师们的必备口粮。
而在更南方的赤水故道,新开垦的《离卦》火田里,稻穗直接生长出赤金色的硬壳。
脱粒后的谷壳送入高炉,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普通煤炭的七倍,炉工们称之为\"鼎粮\"。
天工院地底,三百六十座青铜熔炉组成《河图》大阵。
匠师们不再用铁锤敲打零件,而是以《兑卦》音律引导铜汁自行成型。
每有重大机械铸造,六十四位\"器诵生\"便环绕熔炉吟唱《周易》爻辞,声波在铜液中激起的波纹,会自动凝结成最完美的齿轮结构。
\"《艮卦》三爻,山形承轴。\" 首席大匠观察着正在成型的蒸汽轮机,突然挥动卦幡。
铜液立刻停止流动,在主轴部位凝结出层层叠叠的山脉纹路——这是最抗压的《艮卦》结构,能让轮机转速提升至\"洛书极数\"(每分钟三千六百转)。
违规操作者会受到\"算气\"反噬。上月就有一名匠师私自改动《坤卦》齿轮比,结果双手被青铜化,如今成了天工院门口的\"错例像\",掌心永远托着那枚畸形的齿轮。
西域都护府的校场上,三千甲士正在演练《师卦》战阵。
他们的犀皮甲内衬不是棉花,而是织入《谦卦》爻辞的\"德帛\"。
当士兵杀心过盛时,帛上文字会突然灼烧,痛感直透骨髓。
\"《师》左次,无咎!\" 将领高喊《周易》军令。
军阵立刻变作防御阵型,士兵长矛上的青铜卦纹亮起青光,在阵前结成半透明的《坎卦》水幕。
最新式的\"震天铳\"从水幕中伸出,铳管上密密麻麻刻着《既济卦》全文——这种武器只会击碎敌人的兵器,却不会伤人性命。
战阵中央,矗立着十丈高的\"止戈像\"。
那是用前朝反抗者的青铜化躯体熔铸而成,每当检测到过量杀气,雕像就会诵唱《易经》\"讼卦\",声波能让方圆十里内的金属兵器暂时软化。
渤海湾的夜空被无数\"算气\"灯笼照亮。
这些灯笼采用《离卦》浮空术,内部燃烧着文渊阁豢养的\"算气\"。
三百艘星槎(工业化的楼船)正在排队进入卦阵港口,它们的帆是用《巽卦》蚕丝织就,能自动调节角度捕捉八面来风。
\"《涣卦》航道,坎位泊船!\" 港口的青铜浑天仪突然投射出光幕。
领航的星槎立刻转向,船首的青铜龙首喷出《兑卦》音波,在浪涛中开辟出一条平滑水路。
这种音波航道能让船速提升三倍,但每日只允许通行六十四艘——这是《周易》\"卦变之数\"的上限。
码头工人卸货时,都要先对着货箱诵读《豫卦》祈福。
卦气充足者,箱内瓷器会自行浮空排列;德行不足者,则要眼睁睁看着货物被\"算气\"腐蚀成渣。
洛阳城最幽深的文渊阁密室里,三百六十面青铜镜组成《周易》六十四卦的立体投影。
每面镜中倒映着八荒大陆的一处要地——西域的矿山吞吐着《艮卦》气息,南海的盐田蒸腾着《坎卦》水雾,北境的林场摇曳着《震卦》雷纹。
苏明远立于镜阵中央,白发间缠绕的青铜丝线正与每面镜子相连。
他的瞳孔已完全化作《乾卦》卦象,倒映着整个文明的气运流转。
\"《同人卦》显,八荒共辉。\" 他指尖轻点,镜阵中的画面突然同步——
东土的农夫与西域的矿工在同一刻直起腰身,仰望天空;
南海的船夫与北境的牧人同时抚过腰间卦牌,露出微笑;
所有学堂里的孩童齐声诵念:\"天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这一刻,八大陆地的心跳通过青铜地脉共振,连天空的云层都暂时排列成卦爻纹路。
长安城的\"同鼎宴\"上,来自八荒的珍馐在青铜卦盘中自行流转。
《离卦》火田培育的赤金稻米,在银箸触碰时自动绽开,露出内部《既济卦》的完美饭纹;
《坎卦》水脉滋养的玄玉莲藕,断面浮现出《未济卦》的天然纹路;
最珍贵的要数《乾卦》方位的烤全羊,每片羊肉都自带《大有卦》爻纹,食用者可三日不饥。
\"这不是进食。\" 南海使节捧着刻有《颐卦》的玉碗感叹,\"是在补益天地元气。\"
宴会中央,九尊微型鼎器悬浮旋转,将各地食物的\"卦气\"提炼成青金色液滴。
这些液滴落入特制的《泰卦》壶中,将成为明日灌溉卦田的顶级营养。
文明正在自我循环。
当巨型青铜鼎突破云层时,八荒大陆的机械全部停转。
星槎坠海,卦田枯萎,连\"同炁珠\"都暗淡无光。
唯有象牙塔顶的三万六千条青铜铃铛丝线疯狂舞动,奏响一首无人听过的《鼎卦》古调。
苏明远额间的《谦卦》青蛇突然膨胀,化作一条青铜巨龙盘绕塔身。
他福至心灵,取出一枚珍藏的玉简——那是李胜化鼎前留下的最后讯息。
玉简接触龙鳞的瞬间,浮现出夏尘时代的古老文字:
\"九鼎噬魂,八荒噬道,然《周易》终有第六十五卦——\"
文字到此中断,因为天空的巨鼎突然倾泻下青铜暴雨。
每一滴\"雨\"都是微缩鼎器,落地便生根发芽,顷刻间长成挂满卦爻的青铜巨树。
最恐怖的是,这些树的枝条正缓慢而坚定地,将八荒大陆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立体卦象。
而卦象的中央爻位,赫然是正在青铜化的苏明远。
他的最后一缕清明意识突然明悟:这根本不是末日,而是文明在《周易》框架下的又一次鼎革——就像夏尘的九鼎终结石器时代,李胜的八荒鼎终结帝王时代。
\"所以……\" 他的喉咙已变成青铜管道,振动发出齿轮咬合般的声响:
\"这次轮到文人集团……成为新时代的祭品了吗?\"
象牙塔轰然倒塌,无数青铜典籍在空中自动焚毁,纸灰组成一幅《未济卦》的终极形态——火水未济,生生不息。
虚空之中,无光无影,唯有无数法则的丝线交织成网,每一根都连接着一个世界的兴衰。
林焱立于维度之巅,银白长发如星河垂落,左眼为纯阳金焰,右眼为至阴玄冰。祂的指尖轻轻拨动,下方的世界便随之流转——青铜鼎器、卦象机械、八荒大同的文明画卷在祂掌心徐徐展开。
“阴阳轮转,命途自成。” 祂低语,声音如天地初开时的第一缕风。
就在这时,虚空泛起涟漪,一道身影缓步而来。
那人身形虚幻,仿佛由无数世界的倒影拼凑而成,每一步落下,都有星辰诞生又湮灭。他的面容无法被记忆,唯有那双眼睛——深邃如永恒本身,既无始,亦无终。
“师父。” 林焱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