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等着孙权援兵,可偏偏孙权援兵就是不来。
周瑜暗暗计算,若再过几泽,曹军恐迎上大路,到时候再想擒曹就难上加难了。
比周瑜还着急的是奋威将军孙瑜。
他是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
名义上是周瑜麾下重将,然周瑜却视其为好友和兄弟。
重大要事,亦多听从孙瑜的意见。
和曹操善用宗室将领不同,孙策亡故后,孙氏宗室将领往往得不到重用。
这怪不得孙权。
只因其能征惯战的宗室将领,大多年长于孙权,且屡建军功。
若不稍分其权于他人,恐致孙权主威难立,朝局不稳。
孙瑜在江东的地位还是蛮高的,与承烈校尉孙韶共为宗室之翘楚。
他与周瑜共为第一批骑兵来到此处,负责设防于栈山狭道。
后因曹操选择绕路,他撤军与周瑜会合。
他心疼周瑜,不禁对孙权多有微词:“公瑾啊,权弟或惧我等势大,心有忌惮,是以故意不发援兵!”
周瑜心知孙瑜乃对孙氏忠心耿耿,乃心疼自己故作此言,故而劝道:“仲异无须多疑,吾主岂为浅见寡识之辈?此建功良机千载难逢,吾主断无横加阻拦之理!”
孙瑜颔首叹道:“那就再等等。”
周瑜良言相劝:“仲异,汝之忠义,吾素知之。然孙贲、孙辅之事,殷鉴不远。自今而后,言行当慎,万勿再对主公有所怨言。”
孙瑜抱拳道:“多谢公瑾,我自知晓!”
然而,又等数日,不见援军前来,却见信使而至。
周瑜赶紧拆信来看!
刹那间,如遭五雷轰顶,目眦欲裂,满脸皆现不可思议之态,身形亦簌簌而抖。
众将不明所以,正欲近前相问。
周瑜忽然大叫一声,仰头便倒,竟昏死于此。
众将见状,急忙趋前,将周瑜扶起,或掐人中,或抚胸背,急切施救。
周瑜缓过气来,眼神仍是不可思议之色。
口中喃喃自语:
“不……不可能……怎……怎可能如此……”
忽然怒目而视信使:“此贼故传假信,拿下!”
但见此信使眼神清澈且迷茫的被押至帐外,方才想起高呼:“冤枉!”
潘璋与孙瑜对视一眼,拾起信来,念道:“我主吴侯,乃被张辽所擒,贼将张辽凭持主公,复夺合肥城!望公瑾切勿再返合肥,宜速归吴地,共商营救吴主之策……这……”
潘璋念完此信也傻住了。
不仅仅是他,在场所有吴将都傻住了。
“公瑾,此恐非假信……”
“当速归江东,以救主公吧!”
“我岂不知!”
周瑜扶着众将的胳膊,努力的站起身来,看着近在眼前的巨大战果,努力的喘着粗气,英俊的面孔因为努力控制情绪而显得有些扭曲!
帐下众将的眼睛都看向他。
现在,他是大家的主心骨。
沉思良久,周瑜缓缓吐出一句话:
“不,不能回去!”
“公瑾……”
“大都督……”
“将那信使唤回!”
那信使又被推回帐中。
周瑜又详加细问,知其真是自家信使。
所带信件分为两份。
有严畯所书,亦有张昭所书。
“传吾将令,速整军旅,埋锅造饭。今夜子时,我要亲率锐卒,奇袭曹营!”
众将大惊,吕蒙建言:“大都督,曹营不乏智谋,既知我军屯驻于此,定当严阵以待,谨防劫营。此计甚险啊!”
“我岂不知?”
周瑜厉声喝道,又平复语气:“倘若能于此战擒得曹操,或可换回我主!”
众人心中感慨,皆抱拳道:“为迎主归,都督孤掷,此等肝胆,吾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周瑜没有办法。
他知道这场夜袭胜算渺茫。
但这是救回主公最直接的办法了。
然而,周瑜纵才略无双,荀攸又岂是泛泛之辈?
荀攸早谏曹操,夜设伏兵以待。
此计虽耗兵力甚劳,使得众军生怨。
然曹操深信攸之谋,每日不懈设防。
周瑜所部,扰敌尚可,但不足以对曹操大营造成毁灭的威胁。
但为救主公,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那一夜,两军于大泽之畔鏖战。
杀声震天,烽火烛地。
最终,周瑜军大败。
看着士卒溃散,尸横遍野,而曹军则借此时机登陆旱地,周瑜一口鲜血喷出来,仰天长叹:“天不佑我矣!”
曹操大军终得摆脱周瑜纠缠。
又得曹仁信使带信而至,曹操见信亦疑多惑:“孙权被文远所擒,言之送往许都,孤怎不知?”
他看着地图,沉思良久,恍然抬头:“难怪周瑜不顾一切的进攻于孤,想来如此!”
问及荀攸程昱,亦感此事为真。
曹操不禁抚掌大笑,连日来困扰之头痛亦消散无踪。
曹操麾下诸将亦欣慰异常。
“张文远,真乃孤之卫霍也!”
这时,荀攸赶忙又提出个建议:
“丞相,宜遣轻骑,疾驰许都。昭告天下,丞相明攻荆州,暗图江东,于大泽大破周瑜,更于赤壁生擒孙权。”
曹操笑着弯指点着荀攸:“公达啊公达,你真……孤之萧曹也!”
遂命夏侯惇遣轻骑往许都报喜。
……
另一边,荀彧坐镇许都。
曹操于襄阳大败的消息已陆续传来,荀彧明显的能感受到许都局势的动荡。
为缓解局势,荀彧立榜安民,下调税赋。
又调锐卒严守四门,巡察街巷,防宵小趁乱。
再令属吏于市井传曹操雄略,称襄阳之失乃诱敌计,不日将大破敌军,扬曹军必胜之信,以安城内局势。
另派鼓乐,每日于城门前大肆操练,以做迎接丞相凯旋之礼。
许都之中,有荀彧主政,虽有小的动荡,然局势尽在掌握,庶民生计未受大扰。
纵存异己,唯暗伺其机,于暗中互相探问军情,以盼得真实的战况,不敢有大的动作。
不日,夏侯惇踏入豫州境内,立率轻骑连换战马,疾驰至许都。
将丞相佯攻荆州,实下江东,大败周瑜,擒得孙权。
成就威震东南之功业!
至此,许都之危局遂获安宁。
……
恰此时,讯至诸葛孔明处。
诸葛亮正与周不疑下棋,闻之此事,亦愕然怔忡。
饶是他算遍世间诡谲,也未能料到,孙权竟能在此战被张辽擒住。
拿着手中白棋,一时间竟不知该下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