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纯属胡说八道 > 第2章 为什么现在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章 为什么现在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

我们为什么对孩子有求必应?

为什么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疼爱到几乎有求必应,并不是现在的父母和孩子太矫情,是因为我们这一代父母,小时候没有被细腻的爱过,我们想要弥补小时候的自己,把孩子当做自己小时候去养。小时候自己想要的,渴望的,缺少的,那些难过和遗憾,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再尝一遍。我们清楚的知道,作为孩子想要什么样的父母,所以当我们自己做了爸爸妈妈,才会想把世间的爱都给他。

但爱,有时候也会失控。

最近和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聊天,她说最近很苦恼,自己似乎变成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妈妈。

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她都会尽力去满足,有时候明明知道这样不对,但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满足孩子,不这样做,她就会很焦虑,担心孩子觉得妈妈不爱他,担心孩子会失望。

就像上次,孩子看到别人家孩子有一个很贵的游戏机,也想要,朋友想着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了,没必要买这么贵的,就拒绝了孩子。

没想到孩子非常失望,饭也没吃几口,直接跑回房间,把门关上。朋友看着孩子这样,心里非常难过,觉得都是自己不好,不应该拒绝孩子,于是又买了游戏机送到孩子面前。

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她心里才好受一点。但次数多了,她也很痛苦,觉得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可每次面对孩子的需求,她就是狠不下心来拒绝。

她问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这样的妈妈,生活中还有很多。

记得之前看《少年说》时,有一个叫袁璟颐的女孩,站在台上对台下的妈妈喊话:

“你总是拿我和其他同学比较,让我的压力很大,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妈妈。”

台下的妈妈笑着回应:“我认为这是激励你的一种方式。”

袁璟颐哽咽着继续说:“可是妈妈,女儿真的有自己的压力,有自己的委屈,也有自己的不公平,自己的自尊心。”

“你总是说,我不够努力,我比不上别人家孩子自律,可是妈妈,你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我的努力,为什么不试着走进我的心里,看一看我的努力呢?为什么不理解不理想的我呢?”

说完这些,袁璟颐已经泪流满面。

可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你要更强一点,因为我一直认为你性格上需要再开朗一点,我希望你可以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可以更加自信大方。”

袁璟颐无助的哭喊:“可是妈妈,你每次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非常差劲,我就是别人家孩子永远也比不上的小孩,我的压力真的很大。”

台下的同学都为她加油鼓劲,希望她的妈妈可以理解她,但这位妈妈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很多人看完节目,都说这位妈妈太固执,不理解孩子,但我却看到了一位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爱,却用了错误方式的妈妈。

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未来才会幸福,才不会像自己一样,过得这么辛苦。

所以她努力的想要把孩子推到一个更高的地方,却忘了问问孩子,是不是想要这样的生活。

就像很多父母一样,我们总想着把最好的给孩子,却忘了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拼尽全力,想要弥补孩子,让他们避免我们曾经受过的苦,走过的弯路,却忘了,人生本就有苦有甜,有挫折有磨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就像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这首诗中所写: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父母总想着替孩子遮风挡雨,让他们少受一点苦,少走一点弯路,却忘了,孩子的人生,终究要自己去走。

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却忘了,最好的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前两天,马伊琍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她在微博中分享了一段自己和女儿爱马之间的小事。

爱马参加舞蹈比赛,却因为临时换伴奏曲目,导致表演失误,比赛失利。

她非常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再去参加接下来的比赛。

马伊琍却告诉她:“在最爱的人面前输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失败并不可怕,你有重新再来的勇气才是最重要的。”

爱马听了妈妈的话,鼓起勇气参加了接下来的比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马伊琍说:“比起你成为什么样的大人,我更希望你现在有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是啊,比起成功,我们更希望孩子可以快乐,可以勇敢的面对失败,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就像我们小时候,最渴望的,也不过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他们的期待和要求。

我们总是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爱和陪伴。

我们总想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忘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总想着弥补孩子,给他们最好的一切,却忘了,最好的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之前看《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这个按钮吗?

詹青云说:“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不会一键为他定制完美人生,因为那是我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能够为孩子做的,就是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看到,一个人可以这样生活,活出自己的价值,那么等到孩子长大,他自然就有勇气,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啊,我们总是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却忘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活出自己的父母,一个可以让他看到无限可能的父母。

我们不需要为孩子定制完美的人生,而是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像龙应台所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的人生,终究要自己去走,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他们身后,给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风雨,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需要为孩子定制完美的人生,而是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孩子看到,人生有无限可能,只要勇敢去追,总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们不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珍惜拥有,如何成为一个独立,勇敢,自信的人。

因为,最好的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愿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学会放手,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的去追,去闯,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也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被温柔以待,被正确的爱,被坚定的支持,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