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卫国在一番言辞切磋后,回到四九城之时,已然天黑,唐莲也下班回来了,因为纺织厂赶任务的原因,一大家子只能分开过年。

“回来了?”

“嗯,妹儿这是已经做好饭了?我还说回来做呢,结婚路上耽搁了点时间,回来的也就晚了!”

唐莲摇了摇头,道:“弟弟做的,我也是吃现成的!”

“嗯?磊哥儿也能做饭?”

“我自己都是逃难的,会做饭很稀奇么?”

赵卫国这才想起,自己前世虽然号称“靠着饭桶长大的一辈”,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便已经能踩着板凳做饭了,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懂事得早。

“哟哟哟,这谁家小郎君,小小年纪已经懂得操持家务了?姐夫高低得干两碗饭!”

“行了,你可别逗弟弟了。”

“男孩子,这么腼腆干甚?以后还咋结婚呐?”

唐磊小小年纪,已经经历了人间冷暖,寄人篱下的日子,总会有点自卑的。

不一定是自卑,而是小心翼翼,跟后爹后妈的孩子一样,心思敏感。

赵卫国有心思,肯定要培养两个心腹的,江源唐磊这种人,培养起来的成本绝对小,就算最终不成才,大不了以后用点零花钱养着呗(保安之类的岗位),还能买个好名声。

看着唐磊干完饭就抢着收拾碗筷,唐莲还和善地笑了笑,赵卫国这个实际上的当家人,也只能慢慢让他找到归属感,道:

“磊哥儿,磊弟,你是妹儿的亲弟弟,我也是你哥哥的,这段时间以来,哥虽然没有单独关照你,并不是嫌弃你的。你要知道,我如果不是把你当亲弟弟养着,反而会更恶毒或者更客气,可这一个多月的生活,相信你也感受到了,我对你、江源、江河都是一视同仁的。”

“或许你比他们兄弟更懂事,我也没有单独表扬你,可你也要理解哥的苦心。”

至于赵小红,稍微偏袒她也是应该的,真要是一点都不偏心才说不过去,老爷子、赵父都不可能同意的,真要是拿赵小红作比较,才是看不清位置。

就好比,在唐莲心里更偏袒点唐磊是一个道理。

“哥,我理解的!”

“既然理解,以后就莫要如此作态,要学会把老赵家当成自己家,跟哥客气,反而会在哥的心里种刺的。你要学会,把我当成亲哥哥,就像你姐在你心中的位置一样。”

“当然,你和你姐共度艰辛,感情更深厚点我也理解,但你可别把哥当外人,哥会生气的!”

唐莲急了,唐磊更着急,毕竟他可是寄人篱下的。

(养小舅子就这样,品德越是不错的小舅子,心底越容易自卑,可养出来之后,那好处可比要债的强多了,至少品性好的小舅子不会气人,要债的就不一定了。)

“哥,没有,我没有把你当外人,你都不短缺我吃的穿的,时不时还给我糖果零嘴,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把你当外人?”

“嗯,你能这么想,哥很开心,但你现在的做派,哥不喜欢!”赵卫国学着东叔的语气,说着开导的话语:

“磊哥儿,你知道什么是一家人?什么是亲兄弟吗?”

唐磊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有说出来,只是黯然摇头。

“磊哥儿,你知道你现在的行为,落到重感情的老赵家眼中,是什么形象吗?”

“别光顾着摇头点头的,也别看你姐姐,你姐姐就是个只会相夫教子的娘们儿,哪懂得咱们男人之间的相处?”

“我跟你说,你现在在我们家的做派,就像是寄人篱下的小崽子一样,你看看纯四九城爷们儿家中,谁家小舅子处成你这样的?我可是把你当作亲兄弟的,你却老是做出一副低人一等的模样出来,难不成在你眼中,哥是个磨搓媳妇舅哥的人?”

“你姐姐也总摆出一副地主家丫鬟的形象,等她18岁的,到时候哥试试她深浅就能改变了,你爷们儿一个,难不成还要哥跟你抵足而眠才行?”

唐磊一脸懵逼,唐莲因为天天听赵卫国的段子,所以秒懂!

再加上亲弟弟就在身边,恼羞成怒之下,踩了赵卫国一脚,捂着脸就跑了。

好在懂事得孩子,都会学着改变自己,去迎合当家人,唐磊求生欲满满地问道:“哥,那我应该怎么办?”

“不说你和闫家、刘家兄弟一样,至少也该像江源江河一样,在家里就要释放天性,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向我们展示。”

“你垂着头干甚?你那眼泪又是怎么回事?掉两颗金珠子,就能赢的哥的认同不成?”

“就算你一时半会儿不能把我当亲哥,那唐莲总是你亲姐姐吧?你确实是老唐家唯一嫡子,是老唐家的当家人了,可不能是因为和我结婚了,你就把她驱逐出老唐家了,我媳妇可不能是没有娘家的小女人。”

“我没有!”

“既然没有,那唐莲就是你的亲姐姐,江源兄弟还比你大一点呢,可哭鼻子的时候照样会去找姨哭诉,咋,你姐姐嫁给我了,就不能听自己弟弟的委屈了?”

唐磊自卑,与江源兄弟有分歧的时候,明明自己有理,却始终一个人默默退让,虽说后妈也收拾过江源多次,可心结不解开,唐磊只会越走越偏。

自己对小舅子期望不高,只要在自己落难的时候拉自己一把就行,可不能就这么走了极端,要是最终怨恨上自己就不好了。

别问怕什么?

问就是怕系统,鬼知道系统会给原住民植入什么思想。

自己前世阅历颇丰,也曾亲眼见证过,养子因为没得到和亲子一样的待遇,最后断亲分家,还把所有过错都归纳在养父母身上的。别人还不能劝,劝就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直到人到中年,顶着不孝身份处处碰壁之后,才有智者告诉他:电视剧里“父母不慈,儿女不孝”是忽悠人的,真正的话应该是“父母不慈则远走他乡”。

你觉得父母不公,躲出去就行了,非要公证断亲、搞得天下皆知,看起来是解气,实际上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