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官衔玉脚步如风,没一会儿功夫便来到了公主府的马车前,他停下身形,稍稍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郡主可在车内?”

车帘被轻轻掀开一角,露出一张清丽脱俗的面庞来,正是顾清瑶。

她美目流转,略带疑惑地看着上官衔玉,柔声问道:“上官哥哥,可是有什么事情?”

上官衔玉目光不经意间扫正端坐在其中的司徒悦时。

他微微低下头去,恭敬地向她行了一礼,缓声道:“郡主与公主,切勿轻易离开马车。让护卫与暗卫随伺在二位身侧,以保安全。”

说罢,上官衔玉的视线移到了正坐在车沿上的羽织身上。

他眉头微皱,神色严肃地说道:“羽织姑娘,快快进入车内吧,务必要尽心尽责地护卫好郡主周全。”语毕,未等他人回应,上官衔玉便匆匆转身,脚步急切地向着前方奔去。

顾清瑶想要开口说点什么,上官衔玉却已然如一阵疾风般快速远去,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上官衔玉迈着轻快而矫健的步伐迅速回到上官丞相的身后,他微微眯起双眸,凝视着前方那乌泱泱的人群,脑海中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半个时辰之前。

那时,一阵嘈杂的呼喊声划破了宁静的空气:“请圣上为我等做主啊!”这声声高喊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

只见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大群学子,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穆、义愤填膺,手中紧握着一张张洁白如雪的状纸,齐刷刷地跪在官道前方。

为首的禁卫军副将见状,心中一惊,不敢怠慢,连忙调转马头,疾驰至韩统领身旁,将前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其禀告。

韩章得到消息后,立刻驱马向前,亲自前去查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待他看清状况之后,又匆匆折返回来,来到晋安帝所乘坐的马车之外,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礼道:“启禀陛下,前方道路之上聚集了众多学子,皆伏地跪拜。他们手持状纸,看样子似是想要向您陈情。”

此时,黄公公轻轻拉开了车门的帘子,车内的景象映入众人眼帘。

晋安帝气定神闲地端坐在车厢中央,一旁的司徒宁正全神贯注地陪他对弈棋局。

听到韩章的禀报,晋安帝手上动作稍稍一顿,随即将手中的棋子随意丢落在棋盘之上,开口说道:“传朕旨意,让李岩过去询问一下具体情况,看看这些学子究竟有何冤屈。”

“遵旨。”韩章正准备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间有一名禁卫军神色慌张地飞奔而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禀报:“陛下,那些学子现在纷纷齐声高呼,强烈要求面见临王殿下,并质问科举舞弊一案为何至今仍未做出判决。”

晋安帝闻听此言,眉头不禁微微一皱,那两道如剑般的浓眉紧紧地拧在了一起。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司徒宁身上,沉声道:“你速速将你五弟给朕找来。”

司徒宁面色从容,他轻轻站起身来,对着晋安帝恭敬地施了一礼,应道:“是,父皇。儿臣这就去。”语毕,便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只见司徒允迈着稳健的步伐,紧跟着司徒宁一同来到了御前。而在他们身后,司徒佑亦步亦趋地跟着。

晋安帝抬眼扫了一下司徒允,然后缓声说道:“前方那些学子们点名要求要见临王,你且过去看看究竟所为何事?”

司徒允闻言,连忙向着晋安帝拱手行礼,朗声道:“是,父皇。”话音未落,他已转过身去,大步流星地朝着前方走去。

晋安帝略作思索后,又转头对一旁的韩章吩咐道:“韩统领,你也一同前去吧。务必保护好老五周全。”

韩章抱拳躬身,高声应道:“末将领旨!”随即一个旋身,快步跟上了临王的脚步。

此时,司徒佑与司徒宁则静静地陪侍在晋安帝左右,静待事情的发展。

司徒允很快便来到了那群学子跟前,众学子一见他到来,顿时激动万分,人群中开始响起一阵嘈杂之声。

司徒允见状,抬起右手轻轻一挥,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待现场稍稍平静之后,他才沉稳地开口说道:“本王在此,诸位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一名年轻的学子挺身而出,他手中紧握着一张状纸,神情肃穆而庄重。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了众人面前,然后双膝跪地,将状纸高高举过头顶。

“临王殿下!此次科举舞弊案的主犯至今仍未公布,更别提判决了。那些曾经被盗取文章的无辜学子,他们的冤屈何时才能得到伸张?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学子的声音微微颤抖着,显然内心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司徒允缓缓走上前,伸手接过了那张状纸。随着阅读状纸上的文字,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韩章则站在一旁,一双锐利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深知这些学子聚集在此,很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的陷阱,因此,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就在这时,刑部尚书李岩也快步走了过来。他面对着那群情绪激动的学子,高声喊道:“各位学子,请稍安勿躁!陛下已经知晓你们今日前来陈情之事,刑部定会尽快处理科举舞弊一案,还大家一个公道。所以,还请诸位不要在此聚众闹事。”

然而,学子们似乎并不相信李岩的话。他们相互对视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犹豫。

正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高呼:“我们不信!除非临王殿下能亲自保证!”这声呼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学子的情绪。

韩章看到这种情形,心中不禁一沉。他连忙凑到司徒允身边,压低声音说道:“王爷,万万不可纵容他们如此要挟于您啊!必须得给他们一些威慑,不然此事恐怕难以收场。”

司徒允听后,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做法。

韩章毫不犹豫地转身,向着身后的禁卫军一挥手臂。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响起,禁卫军迅速列阵向前,他们手持长枪,面容冷峻,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气势。

学子们见到这一幕,顿时心生惧意。原本喧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许多人的脸上都浮现出惊慌之色。

只见一队威风凛凛、全副武装的禁卫军迅速行动,如同一道铜墙铁壁般将学子们紧紧地围在了中间。

被包围的学子们脸上露出惊恐和愤怒之色,其中一名学子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扯着嗓子高声大喊道:“我们可都是大雍的子民啊!而且还是遭受了冤屈的无辜平民百姓,你们怎能如此对待我们?竟然还要对我们拔刀相向!”

他这一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的学子们顿时群情激奋,一个个情绪激昂起来。

他们纷纷涌向身边的禁卫军,与这些士兵发生了肢体冲突。双方互相推搡着,场面一度陷入混乱之中。

就在这时,司徒允急忙抬起双手,试图制止这场愈演愈烈的冲突。他运足中气,大声喝止道:“都给我住手!不得无礼!”

禁卫军们听令,不敢再有丝毫动作,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

司徒允目光扫视着眼前这群情绪激动的学子们,然后提高声音,朗声道:“诸位请稍安勿躁!本王在此郑重承诺,一定会督促刑部全力以赴彻查此案,务必还天下学子一个公平公正的交代。但是,你们今日这般聚众闹事的举动实在是有些不妥当。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冷静,不要再做出过激之举。”

司徒允这番话一出,原本喧闹不已的学子们逐渐安静了下来。

然而,就在局面稍有缓和之际,一个一直躲藏在暗处、悄悄混入学子队伍中的神秘人突然振臂高呼:“我们要面见圣上!临王已经调查这个案子好几个月了,到现在却连一点结果都没有看到,这分明就是在敷衍我们嘛!”

此人话音未落,人群中再度掀起一阵骚动。紧接着,又有好几个人跟着高声呼喊起来:“对啊!临王光会空口说白话,一会儿说是自己亲自查办案件,一会儿又把责任推给刑部,谁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用心去查案呢!”

其他学子被这么一鼓动,又开始躁动。司徒允皱起眉头,感觉事有蹊跷。

就在气氛紧张之时,晋安帝龙行虎步而来,其身后紧跟着一群朝中重臣,其中有位高权重的上官丞相、掌管军权的秦太尉、刚正不阿的御史台张潇,还有两位王爷——静王司徒宁和陆王司徒佑。

黄公公见状,赶忙扯开嗓子高呼道:“圣上驾到!”

闻得此言,在场的众多学子们纷纷屈膝跪地,齐声高呼万岁。

晋安帝面色凝重,眼神犀利而威严地扫视了一圈众人后,方才缓缓开口说道:“朕深知尔等受了委屈,但朝廷大事皆有定论与章法,又岂能容忍你们如此肆意喧闹?”

司徒允急忙向前迈出一步,躬身施礼后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此次事或许背后有人蓄意煽动学子们前来闹事。”

晋安帝微微颔首,随即将目光投向刑部尚书李岩,沉声说道:“朕再予你半个月的时间,务必将与此事相关的人证及物证一一搜集齐全,并呈递至朕的御案之上。若有所延误,严惩不贷!”

李岩一听,顿时吓得脸色一白,连忙回声承诺表示:“微臣定然会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恰在这时,人群中有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企图趁乱悄悄溜走。

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司徒宁敏锐的双眼。只见他不动声色地向身旁的侍卫使了个眼色。

那侍卫立刻心领神会,如闪电般迅速出手,眨眼间便将那个想要逃跑的人牢牢擒获。

司徒宁走上前去,大声喝问道:“说!究竟是谁指使你到这里来捣乱生事的?”

只见那人惊恐万分,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嘴唇哆哆嗦嗦,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就在他刚刚张开嘴巴准备发声的时候,一道黑影如闪电般疾驰而来,一支锋利无比的暗箭破空而出,直直地射中了他的胸口!

那人遭受重击,身子猛地向后一仰,然后艰难地转过身去,双眼死死地盯着司徒允所在的方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临王殿下,您为何要下此毒手将我灭口啊!”话刚说完,他便瞪大了眼睛,轰然倒地,当场毙命。

周围原本围观的学子们看到这突如其来的血腥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惊慌失措地四散开来。

“杀人啦!临王殿下杀人啦!”

一时间,现场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人群中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满脸惊愕,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有的人则紧紧皱起眉头,若有所思;还有一些人躲在角落里偷偷窃笑,仿佛这场变故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场闹剧。

而司徒允脸色一沉,回身看向晋安帝,声嘶力竭地辩解道:“父皇在上,请您明鉴!儿臣绝对没有此等行径!”

晋安帝面色阴沉如水,一双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在司徒允身上来回扫视,但始终一言不发,让人猜不透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一旁的司徒宁却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有条不紊地分析起来:“父皇,依儿臣所见,这支暗箭虽然看起来像是从五弟所处的方向射出来的,但也不能就此断言一定是五弟所为。也许真正的凶手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故意射出暗箭嫁祸于五弟,其目的恐怕就是要挑起事端。”

晋安帝听了司徒宁的这番话,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观点,随后问道:“那么依你之见,眼下应当如何处置这件事情呢?”

司徒宁略作思考,接着说道:“儿臣认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尽快追查放出这支暗箭之人的行踪。”

晋安帝点了点头,示意韩章处理此事。

上官丞相突然上前一步,拱手抱拳向晋安帝建议道,“陛下,臣认为应派遣一队人马护送这些莘莘学子们安全返京。一来可保他们路途无虞;二来若有冤情,也能及时前往京兆府递上诉状。”

晋安帝转头看向上官丞相,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须臾之后,他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着一旁的韩章下令道:“就照丞相所言。韩章,速速派人一队人马去执行此事,不得有误!”

“还有彻查此地。”

“遵旨!”韩章恭敬地应道,随即迅速转身离去,开始着手安排人手对四周展开彻底清查。

此时,司徒佑静静地站立在晋安帝身侧,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轻声说道:“父皇,此地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儿臣以为您还是先行返回龙驾为好。”

说话间,他看似不经意地又补充了一句:“只是不知那五皇兄如何安置?”

晋安帝再次将视线投向了不远处的司徒允。只见他一脸凝重地站在那里,眉头紧锁。

晋安帝凝视着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老五便与朕一同回宫吧。”

听到这话,司徒允连忙躬身施礼谢恩,随后站起身来,紧紧跟随在晋安帝身后。

行走之间,他暗自握紧了拳头,心中暗暗发誓:此次无论如何也要揪出隐藏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的黑手,还自己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