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峒主沉默了片刻。
“你的条件又是什么?”
“大峒主这是明知故问了。”李绛璎微笑。“我此行的目的早已叫大峒主知晓,而让娆疆真参与进中原逐鹿之事,我却也是放心不下的。因此所求并非是来日娆疆助我一臂之力,不过是惑生蛊而已。”
大峒主道:“你可知生死乃是人不当越过的天堑,若想要起死回生必要付出代价。”
李绛璎依旧只是微笑。
“这代价不是由我来付,我要做的不过是把东西交到想要它的人手中——还要劳烦大峒主,需得给我一双惑生蛊才行。”
“这么说,是有两个人想要这东西。”大峒主道。“有一个人曾经发誓永远不踏入娆疆,那另外一个呢?”
“您想来也是认识的。”李绛璎淡然道。“殒生和惑生,他身体里来日可真要热闹非凡。”
殒生蛊是什么人带出十二峒去的,大峒主自然再清楚不过了。听得李绛璎这话那兜帽后头简直是有些实质般的精光暴射而出。
“他是十二峒的叛徒。”
“您在乎这一点么?”李绛璎轻笑。“他永远不会再踏入娆疆,而我需要他在中原的势力,所以只看大峒主肯不肯帮我这个忙。”
大峒主忽然挥了挥手。
李绛璎有些愕然,却看见其余峒主都已经退了出去。山洞中只剩下了李绛璎和大峒主两个人,而大峒主像是犹豫了片刻,才伸手将自己的兜帽掀了下来。
“看着我,你便知道惑生的代价了。”他的声音有些嘶哑。
这是他死而复生之后,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容貌。
是的,惑生蛊在这世上的确存在,而且他的手中也还有。
但是一直以来他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就像是不死药一样,不死是一种诅咒,死而复生是另一种诅咒,而且很难说哪一种更恶毒些。
他不是不愿意迎接死亡,只是不能死。
这是他和袁天罡之间的约定。
这两种诅咒都教他背负着,他当然不能评判哪一种更加的痛苦,是容貌尽毁,还是从此之后不过行尸走肉?
李绛璎盯着眼前这张骷髅一般的面容,低低叹息道:“大峒主,所以您其实是想要十二峒再次现世的,因为你想要解脱。”
大峒主亦是一般的叹息。
“这样的生活的确让人感到厌倦,在看到龙泉剑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可以解脱了,如果你再晚来娆疆一段时日,或许便见不到我。”
“十二峒峒主之上从来没有过总峒主,是么?”李绛璎问道。
“看来李偘对你说过什么。”大峒主道。“是的,我不过是每隔一甲子便由总峒主的身份发下号令假装选定了新的大峒主,娆疆这许多蛊虫,想要改变自己的声音并非难事,况且其余人都不过是凡人,一甲子的时间足够更迭。”
“大峒主对我如此坦诚,实在是让我有些惶恐。”李绛璎难得开了个玩笑。“您不会是打算灭口吧?”
“不,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提醒。”大峒主沉声道。“降臣不会直接用那蛊,但是另一个人——你要告诉他,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便再不能归于常人了。”
李绛璎沉默一瞬,道:“看来大峒主是为自己选定了一个继任者。”
她扬眉看向大峒主,道:“让一个外人来继承十二峒,还是一个曾经叛逃出十二峒的外人,大峒主的心胸真让我感到钦佩。”
大峒主冷笑了起来。
“因为他将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这也是他要承担的后果,既然得了十二峒的秘法,就永远也别想走出十万大山。”
这像是一个诅咒,可是李绛璎却不在乎这个诅咒,因为她与十二峒从头到尾都是合作的关系,莫说李茂贞是一个已死之人,便是他真的活着李绛璎也不会同情他几分的,当年大唐气数衰微之时他都做了些什么世人皆知她更是清楚。
为了岐国?
他是为了自己的宏图霸业。
“兵戈之事,自有存仁将军相助,待大军一到我便启程回中原去,若是秦王那厢有什么消息,绛璎第一时间便会来信。”李绛璎明白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去意,大峒主当然也没有挽留,只是低笑道“你不怕中原大军都折在这娆疆?”
“大峒主若是把蛊给我,便是认下了娆疆与中原之间的盟约。”李绛璎没有直接回答。“大峒主肯在世上蹉跎百年也要守护娆疆,想来是对娆疆有着深情厚谊的,在对娆疆有利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儿戏。”
大峒主那深陷的眼窝之中似乎有一点欣赏的意味。
“你比我想象得更聪明,我等着看中原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故。”
李绛璎轻笑了一声,眼底的光却有些冷。
“我也一样期待我的皇兄入局来,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天命之子,前路又会如何呢?”
天胜元年十月,大长和会同牂牁举兵入娆疆,陕州借兵娆疆御之,牂牁大败,大长和国主郑仁旻暴毙而亡,子即位,大权旁落。
大长和的事情自然同李绛璎没什么关系,彼时他们已经离开了娆疆返回中原,而李存礼将这消息递过来的时候倒是刻意提了一句这位大长和幼帝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汉增城公主?倒是有点意思。”李绛璎一听便知道李存礼究竟是何意。“听说她当年是颇得刘隐的喜爱,应当也不是个废物,不如去问问她是愿意看着大权旁落他人,还是想要把大汉天威一并传到那大长和去。”
说大汉天威这四个字倒是有些讽刺,毕竟如今这汉不过是个僻处南地的小国,当初张子凡寻访诸侯的时候都不曾想过要去上一趟。
但李存礼也明白了李绛璎的意思。
“自古南下总比北伐更易,若有吴楚两地之兵锋只怕攻汉也并非是难事,但这前提是殿下得将吴楚握稳了。”他显然是有些不赞同李绛璎现下将实力分散得太开,不过大长和那样的荒蛮之地,若是把通文馆的人调派过去也是摧枯拉朽之势,单看能不能先行将吴楚收入囊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