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杀降不祥,但也不是没有。
比如皇甫嵩,曲阳一战,屠十万黄巾,筑起京观,被人称为“大屠夫”,一世英名尽毁于此。
通常情况下,俘虏都是要被贬为奴籍。
但如果真要把他们这些贬为奴籍,也不可能花费精力救治伤兵了。
这些降卒内心安定下来,想反抗的念头自然就没有了。
他们为何当兵?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刘奇安排好之后,就立在城头,观看着下面的厮杀。
他可不是在看热闹。
他知道先登师的体力也不充沛,而他居高临下,看得更清楚。一旦发现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就会马上下达替换或支援的指令。
有了刘奇在城上居高临下指挥,管亥毫不犹豫地开始恢复体力。
而李莽和他一样,就坐在他身旁,默默地恢复着体力。
其实,刘奇此时也快支持不住了。可没有办法,必须有人指挥。他只好让人抬来一张胡床(也就是汉代的椅子),能让他坐在城头上,指挥全局。
不是管亥放弃了指挥,而管亥知道,随着战事的推进,对方的将领慢慢就会加入进来。那时,就形成了古代战争的传统模式:兵对兵,将对将。
所以,管亥、李莽率领着自己的亲卫小队,都在原地恢复体力,就是为了做好迎战鲍信军中将领的准备。
之所以还各带着一个亲卫小队,是因为将领出战,都是带着亲卫的。届时,他们的亲卫小队,也要迎战对方的亲卫。
天已经大亮了。
可朝霞都被双方厮杀溅射的鲜血染红了。
朝霞本是一天的希望所在,可此时却泛出诡异的色彩,显得那么狰狞。
两军厮杀,很快就超过了半个时辰。
鲍信站在亲卫为他搭建起的高台上,面色沉重无比。
在朝霞的映射下,他能够清楚地看到青州军体力不足,可他们哪怕是大口喘着粗气,却依然气势十足,给人一种哪怕是死了,也会拖着对手一起上路的感觉。
而且,青州军都是闷着头厮杀,哪怕刀枪入肉,也只是闷哼一声。随后,后面的预备队就会冲上来,把有伤员的十二人小队换下去。
换下去的小队,马上就会给伤员救治、包扎,然后就原地坐下休息,补充饮食。
就是坐在地上休息,他们也不交流,个个面色平淡,时不时用目光扫视前方的战线,仿佛他们还有力气随时上前厮杀一般,
鲍信也看出来了,对方十二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小的战阵。这战阵极为玄妙,不仅攻防兼备,而且还节约体力。
一旦战阵中人体力不支,就会有一人挥动一只小黄旗,然后就会有另一个小队很快地冲过来,把他们替换下去。
在此战阵之下,青州军竟然足足挡住了他们半个多时辰。
此时,奉鲍信之令赶来的一万后军,已经抵达了战场。
但鲍信没让他们动。
这一万后军可不是鲍信的精锐之师。
这是那些世家大族答应给他的兵员,可他们大多数都没见过血。
如果现在就把他们派上去,鲍信担心他们见血之后,会瞬间崩溃。
让他们多看一会,也能够适应战场环境。
“看你们还有多少体力!我就用这一万人耗死你们!”鲍信内心中恶狠狠地说道。
鲍信决定,等对方体力完全消耗殆尽,那时他这一万后军,就是压倒对方的最后一棵稻草。
双方的死伤都很惨重。
但很明显,鲍信军的死伤远比护民军多。
以鲍信估算,大概是自己一方用一条半人命,才能换对方一条人命。
鲍信内心中暗自叹服。
如果不是对方体力不支,在那玄妙的战阵加持下,双方的战损,起码要达到一比二,甚至是一比三。
对方眼前的这六千人,就可以抵得上自己一方的一万五千人。
如果对方全军出动,自己带来的四万人马,都不够对方一万人杀的。
他想不明白,青州军为何如此精锐?
鲍信在去年剿灭黄巾军时,也不是没有见过精锐的朝廷官兵。那可都是训练了至少三年以上的精兵,可比起眼前这兵器残破、甲胄缺失的青州军,还是远远不如。
“这会是谁练出来的兵?此人必然是练兵大师。”鲍信很是羡慕。
不过,经过他仔细的观察,他已经确定,对方也就一万左右的兵力。
只是凭眼前的情况看来,仅凭当前的两万兵力,很难让对手垮掉。
他马上下令,让留后的参军,马上率领收集的溃兵,前来观战。
对方只来了一万人,击溃自己的前军,无非就是利用黑夜的掩护,然后冲阵杀将,才让前军丧失斗志。
溃兵前来,只要观看一会战况,就会士气再起,斗志再燃。
至于那处险要,不守也罢。鲍信不相信青州还有多余兵力能抄他的后路。
战事越来越惨烈。
对方的战线不断在收缩。
撤下去的战阵,已经无力返回前线,都是相互搀扶着,退入城中。
鲍信还在算计着:自己一方,目前伤亡不到一万人。
左右两路军各五千人,大概已经返回后方集结地了。
如此一来,自己一方还有两万生力军。
而凭对方的体力,还能再坚持半个时辰就顶天了。
他让一万后军准备好弓箭。
一旦对方溃逃入城,他还需要弓箭来封锁城门。
只要城门不关上,这次出征厉城,他就胜了。
果然不出鲍信所料,青州方面,留在前方的战阵越来越少,而且都聚集在南城门前,正在被逼着步步后退。
鲍信下令,一万后军的弓箭手全部集结起来,一半应对城门,一半应对城墙上。
而剩余的七千士卒,做好准备,一旦剩下的这数十个小战阵要返身退入城中,不仅弓箭齐射,而且当前所有的七千兵力,将会全力冲城。
对方的战阵仍然在不断减少。
目前,剩下的十数个战阵,已经被压制到了护城河上的吊桥边。
吊桥很窄,如果剩下的这不到两百人,想从吊桥上逃命,必然会有大部分人被挤下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