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真不错。”
酸枣一进嘴,就被口水裹住,林氏一连吃了三四颗,根本停不住手。
崔成良也往嘴里塞了两颗,酸得忍不住眯眼,他吃不来酸味,但看林氏吃的起劲,他也跟着乐呵。
“树上还有好多呢,回来的时候都摘回去。”
买牛比酸枣更重要,林氏把剩下的枣子塞进随身带的布兜里,拍拍手继续往上河村走。
卖牛的是一个老农,林氏和崔成良跟着进了牛棚后,门口呼啦啦挤了一群小萝卜头。
“走走走,该干啥干啥去。”
老农黑着脸把孩子们赶走后,忍不住连连叹气。
从老人絮絮念叨中,林氏清楚了卖牛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旱灾的原因。
家里人多嘴多,一连串的孩子张着嘴喊饿,又遇上连月不下雨,老人家只能抵了两亩地换粮,现在到了赎地的时候,拿不出钱只能卖牛。
小牛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感知到主人情绪起伏,侧头拱了拱老人的胳膊。
从牛棚的干净程度能看出来,老人把牛照顾的很好,若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也不会卖牛。
崔成良不着声色对林氏点头,表示牛没有问题。
“老人家,这牛我买了。”
林氏简单直接,丝毫不拖泥带水,沉浸在悲伤中的老人都有些错愕。
“要不...您再看看,我家忠子吃多了会拉肚子,还喜欢干净,这牛棚早晚要打扫两遍,不然它要闹脾气的,也就是我打小养的,别人估计没这么耐心烦...”
“种地也不熟练,平时也不舍得它出力...”
老人又开始碎碎念,不过这次改成说牛坏话,听得小牛直甩头。
“它叫忠子?是个好名字。” 林氏笑着摸了摸牛头。
“它喜欢这个名字呢。” 老人眼中有骄傲,“不管离着多远,喊上一嗓子它就自己跑过来,认名字哩。”
林氏能看出来,老人真心把小牛当成自家人
“老人家您放心。” 林氏看着老人,正色保证道,“我们家孩子多,人多手脚多,肯定会勤着打扫牛棚,让忠子吃饱住暖,我们就住在隔壁下河村,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多来看看。”
剩下出力的话林氏没说,养牛肯定是要牛出力的,牛不出力难道她来出?
她只能保证不苛待牲畜,但该干的活还是要干的。
老人听完久久沉默,沧桑的手掌一下下摩挲着小牛,眼中有不舍,更多的是挣扎。
如果不卖,家里就只能卖孩子了。
最后,老人招呼林氏出了牛棚,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八两银子,你牵走吧。”
他不想让忠子听到,他也观察过林氏,衣着干净,说话带着笑,一看日子过得就不差。
早晚都要卖,卖给这家总比卖给别人家强。
林氏立马点出八两银子,一手交钱,一手交牛。
老人收下钱,擦擦泪花,转身把牛牵出来,交给崔成良后,生怕再反悔,转身进院关上门。
林氏与崔成良呆愣站在院门外,忍不住对视一眼,随后噗哧笑出声。
牵着牛的身影渐行渐远,像是被扫地出门的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