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刚刚起身,外面传来通报皇帝驾到,朱祁镇走了进来,见到胡善祥也在,眼中还带着泪水,不由微微一愣,少见地流露出几分茫然的神情。
胡善祥还惦记着给女儿带些东西,只是匆匆和朱祁镇说了几句话,便回了清宁宫,想必是开始嘱托人清点该带些什么。
朱祁镇坐在上首,眼神却落在了胡善祥的背影上,许久没有回神,还是朱予焕主动开口,朱祁镇这才有了反应。
“陛下怎么出神了?”
朱祁镇少见地面露窘迫之色,道:“我看母后眼中有泪,肯定是因为大姐姐要随军远征。”
朱予焕倒是也不否认,只是笑着说道:“娘是有些担忧,不过知道有王尚书和蒋将军与我同行,已经放心不少。”
朱祁镇的语气中不自觉地多了几分羡慕,道:“母后待大姐姐真好。”
朱予焕闻言有些好笑,反问道:“这阖宫上下难道有谁对陛下不好吗?”
朱祁镇挠了挠鬓角,语气之中多了几分别扭和烦躁,道:“谁敢对我不好?只是……”
他说不出来,只是觉得那份好不是简单的好,更不是胡善祥对朱予焕的好。
即便身为皇帝,理应被所有人示好,但朱祁镇还是觉得这些好还远远不够。
他也想要胡善祥对朱予焕的那种好,与皇帝身份无关,仅仅是因为他这个人。
朱予焕笑着说道:“陛下雷厉风行,刚毅果断,众人自然是只能昂首仰慕,陛下又何必介怀呢?”
朱祁镇被她三言两语安抚好,索性将这种别扭丢在一旁,只是对朱予焕道:“皇考这套盔甲虽然做工精良,但毕竟有些年头了,我让王振派人加紧赶制盔甲,赶在大姐姐离京前一定能够做好。”
自正统年间开始改换盔甲,两厂常年赶制盔甲,材料全都是现成的,无非是需要根据穿甲人的身份稍稍更改,因此制作速度才会比平日里更快。
朱瞻基的这副盔甲是在做太孙的时候随军出征穿的旧甲,只比先前那副青甲新一点,朱予焕生得高挑,穿着这副旧甲倒是也能上阵,只是不得不考虑到逾矩的问题,因此只是作为皇帝赏赐,穿戴后在众人面前展示,以示皇恩。早在胡善祥之前,朝堂上的人已经亲眼看到顺德长公主穿戴盔甲的情形。
朱予焕一眼就看穿朱祁镇的小心思,笑道:“陛下放心,皇考还有好几套登基后制作的盔甲,那才符合皇帝的气派呢。”
朱予焕是长公主,是皇帝同父的姐姐,不像蒋贵这样的外臣,只御赐盔甲等就算是奖赏,朱祁镇也就只能拿亲爹的东西来赏人。
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在意,这盔甲毕竟是朱瞻基的旧物,父亲的东西,本应该全都留给儿子,就这样赏给朱予焕,即便是自己的姐姐,朱祁镇还是觉得有些不快。
朱祁镇轻咳一声,道:“我知道的……”他看向朱予焕,道:“王骥、蒋贵同大姐姐到云南一带,虽然不是即刻上阵,但云南等地民风彪悍,又有在当地颇有势力的土司和与麓川里应外合的叛民,大姐姐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危才是。”
朱予焕听出他话里话外的关心之意,道:“我明白,陛下放心,臣等抵达云南之后,必定先调查清楚当地的情况,研究商量好作战方案与计划,绝对不会贸然行事。”
这次光是征调士兵就以十万起步,绝对不是先前的白莲教起义那么简单,更不用说麓川等地擅长饲养奇珍异兽,有大象、狮子等作为士兵,朱予焕的态度也以谨慎为主。
她可不希望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朱祁镇本人不过是在内阁读书的时候学过些纸上谈兵的功夫,自然也就说不出什么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只能又干巴巴地嘱托几句。
毕竟该说的场面话早在殿上宣旨的时候就已经说完了,朱祁镇现在难免词穷。
朱予焕见状主动开口道:“若非麓川的事情,我本想着在京中同陛下一起观看武举春试,可惜了……”
朱祁镇听她话里话外确实有几分遗憾,安慰道:“大姐姐放心,这次武举不比文举那般准备妥当,想必也没什么看头,等到以后武举有了规章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好,春试也就更有看头,又何必急于一时?”
朱予焕只在心底嗤笑一声。
那时候她早已经没有了辅政的资格,谁知道那时候朱祁镇还会不会如今日所说,准朱予焕一起观看武举春试呢?
心里这么想,朱予焕嘴上还是照常夸赞道:“武举是陛下新政,想必一定会选拔出有才之士,我拭目以待。”
提及这点,朱祁镇满是自信,拍拍胸口道:“大姐姐放心吧,武举筹备虽然时间仓促,但曾鹤龄办事妥帖,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他越说眼睛越亮,似乎已经看到无数的能臣猛将经自己的手提拔出来,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官员们大惊失色。
“刘球这些文人,整日里念叨什么西北边防,等到武举之后,这些能臣猛将自然会护好边境,小小的瓦剌又有何可惧?”
朱予焕想到自己让人去询问石亨关于边境走私的事情,心中不由嗤笑一声。
瓦剌小不小她不知道,但她清楚蛀虫就在朱祁镇的身边,而朱祁镇对此仍然一无所知,还在想象着未来大明横扫天下的情形。
朱予焕望着他,心思却已经飞到了遥远的地方。
八年,还有八年……又或许还会更早也说不定……
朱祁镇兴奋地说了许多自己对未来的畅想,却始终没有听到朱予焕的回答,不免有些困惑地问道:“大姐姐?今日可是累了?”
朱予焕只是微微一笑,对朱祁镇道:“我不过是听到陛下对于军事如此热衷,有些出神罢了。爹爹要是知道陛下如此有心,一定会十分欣慰,陛下不仅于政务勤勉,在军事一道上更是毫不逊色。”
听到朱予焕如此夸奖自己,朱祁镇更加骄傲,道:“大姐姐放心,曾爷爷和爹若是看到未来的大明,一定不会失望的。”
朱祁镇时常夸耀父亲跟随太宗爷征讨蒙古、还曾亲自出兵作战,正因如此,他也坚信自己能够成为曾爷爷和父亲那样的人。
至于现在的边境,无非是因为人员不够得力,只要他能通过武举选拔亲信顶替这些原本的官员,一定能让大明军队恢复旧日的威风,踏破蛮夷、封狼居胥!
朱予焕有些好笑,但还是道:“那我斗胆和先祖们一同拭目以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