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军营地里,闫大将军看着景宁帝传来的信件,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
幸好陛下没有怪罪闫颜的冒进。
闫大将军年轻的时候脾气就不大好,这两年才慢慢变得平和了一些。
闫颜从小就是在闫大将军身边长大的,本就是跟闫大将军一模一样的暴脾气。
她这一次领兵对东夷穷追猛打,也是被他们给气急了。
东夷那边的人一直在边境滋事,时与西南边境百姓有摩擦冲突。
这些年来,他们一点点地在试探大梁的底线。
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东夷那边闹得过了,局面一度差点失控。
若不是他们首领在关键时刻出现,将挑事的人及时带走,恐怕当时就已经打起来了。
东夷人总是贱兮兮地过来这边招惹大梁,西南军早就想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了。
闫大将军把情况汇报给朝廷,想知道朝廷的态度。
朝廷那边的意思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就算了,尽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战事。
对此,闫大将军也表示理解。如果没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确实没有必要打仗。
既然如此,西南军便继续守着边境,尽好自己的本分。
接下来东夷老实了许多,跟大梁这边倒是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
可闫大将军心中有种很强烈的感觉,东夷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安分,现在看到的都是假象。
虽然以往每年到了年关的时候,东夷人总会在边境生事。
可那一次闹得特别厉害。
他觉得,东夷还有什么后手。
果然如他所料,东夷没多久又开始作妖了。
只是闫大将军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东夷竟然跟陈国联合起来,企图引起西南西北边境动荡。
还将无辜的大梁百姓抓起来,让他们去试毒药。
要不是景宁帝派人传信让他们加以防范,还真有可能被东夷给得逞了。
先前是时机未到,如今有了景宁帝的首肯,西南军终于可以出手教训东夷那群不识好歹,又蠢又坏的东西了。
临上阵的时候,闫大将军突发旧疾。
他不愿意耽搁时间,便让闫颜替自己上。
闫颜不管是武艺还是兵法都是闫大将军教的,他对自己的孙女有信心。
只要她不在关键的时候犯倔,肯定可以完美完成任务。
闫颜本就想给东夷一个教训,这回可算是逮到机会了,自然要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过的教训。
东夷每每闹事,大梁总是轻轻放下。
这一次东夷敢跟陈国联合起来做这些,就是料定大梁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更何况这一次陈国也牵涉在内,大梁根本不可能同时在西南和西北起战事。
谁知大梁不按常理出牌,面对西南军的重拳出击,东夷根本无力反抗。
东夷本就是软骨头,闫颜刚打过去,他们就害怕了。
部落被打散后,东夷王族更是乱了阵脚。
他们又是递降书,又是要派使臣到大梁求和。
可闫颜硬是装傻充愣,还让西南军往东夷推进。
东夷首领都要吓尿了,降书一封接一封往大梁递。
直到景宁帝下了明确的指示,说大梁已经接受东夷的投降,闫颜这才意犹未尽地让大军停了下来。
面对着东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指责,闫颜表示自己就是打仗打得太投入了,一时没刹住而已。
闫大将军自认脸皮比城墙还厚,可见到孙女这厚颜无耻的说法,他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估计闫颜还会这样。
其实在闫大将军和西北军将士们看来,东夷这种贱骨头就该给一次狠狠的教训。
这教训不仅要狠,还得让他们终生难忘。
不然他们下次还敢,而且会变本加厉。
可闫颜毕竟是自作主张,好在陛下没有怪罪,还对闫颜和西南军将士大加夸赞。
如今战事已经结束了,朝廷还打算给立了功的将军封赏。
闫大将军放下信件,心情很好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
这一次,他会跟孙女一起回京城。
如今东夷暂时不敢再打什么歪主意了,正好回去找大夫把旧疾好好治一治,也可以亲眼看着孙女受封。
【上一章后来又补发了鸡映软饼的照片,宝宝们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文中的做法可以复刻,鸭蛋也可以用鸡蛋代替,但口感会差一些。看在作者发了三十多次照片才成功的份上,可以求一小波免费的为爱发电或者小礼物吗?o(n_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