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躺平版空间的漫生活 > 第637章 当初没有进宫,该有多好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7章 当初没有进宫,该有多好啊!

叶泽珩指着他左手大鱼际偏向生命线的位置道:

“琛哥儿满月后,我随姨娘去探望。

谁知姨娘在看到琛哥儿的掌心痣后,让琛哥儿的姨娘尽早动用财力人力,去找寻他的‘命定之人’,不然将来婚事上怕是有难。

琛哥儿的姨娘追问缘由,我姨娘就说,她的表哥就是有一颗掌心痣,为了他的婚事,家里都闹翻天了。

谁家的好姑娘都看不上,家里甚至都怀疑他是不是有别的嗜好了。

最后还是压着他娶亲了,可家中灾祸连连,夫妻二人更是每天都鸡飞狗跳地闹出各种事端,到底和离了事。

最后是在我姨娘嫁过来后,才听说她表哥终于找到了‘命定之人’。

那姑娘家远在千里之外,家中贫苦,样貌平常,还大字不识一个。

谁成想这些原来被她表哥挑剔过的理由,在跟他提起时,她表哥竟然说无妨了。

待到两人见到第一面,竟然像是上辈子就认识一般。

只对视一眼,就互相伸出有掌心痣那只手,两人将大小不一的两只手对上,两颗掌心痣竟然完全对称重合。

婚后两人更是琴瑟和鸣,三年抱俩,表哥高中进士,如今外放县令,过得自在逍遥。

这么神奇的故事说下来,不止琛哥儿他姨娘信了,就连我也深感神奇,还后悔过自己没有掌心痣呢!”

叶泽珩说完,看着偷看白铁英手掌的穆清秋,忍不住摇头。

而白铁英在感受到穆清秋的目光后,大大方方地将右手摊开给他看,随后又指了指左手的戒指,穆清秋就笑了。

叶泽珩不知道他们两人打的什么哑谜,但也猜到了那枚戒指可能是两人的定情信物,不由得笑了。

“所以,”他又继续说道。

“当我看到琛哥儿没有掌心痣的时候,立刻想起了不久前那个夜晚,家父说把谁换成谁这事儿了。

因而也就想到了,会不会是父亲将琛哥儿换了出去,用这小子来抵命,是以这些日子来,家父出于愧疚,才会对他这么好?

那时我们已经被关在天牢很久了,所以尽管我才十岁,也明白了什么是朝不保夕,甚至命不久矣。

对于家父将琛哥儿换出去,我心里也能理解一二了。

不说我都十岁了,就是琰哥儿也很高了,那只有才几个月大琛哥儿才更好被送出去。

自以为知道了天大的秘密的我,从此就主动帮着家父照顾这个‘替死鬼弟弟’,还为此劝说玙哥儿和珣哥儿不要烦恼他。

就在这个‘替死鬼弟弟’会叫我哥哥的时候,叶家终于沉冤得雪了。

其实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确凿的证据。

家父打听出来的消息是,有一牛鼻子进言说他夜观星象,得一谶言。

道是‘北辰紊序,尊光隐微。赤芒贯北,鼎基将危’,灾祸就在本朝间。

然后就有小人附和,说‘恐生奸佞,扰乱朝纲’,请那位‘宁严勿纵,以防遗患’。

随后又有人将这谶言引到祖父身上,这才有中使衔命赴北。

回来报信的家将说,密令上写着四十二个字道:

‘卿久戍边陲,其劳朕悉。今屡有奏陈,直指卿觊觎神器,舆情汹汹。着见令即返,赴阙奏事。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尽管叶泽珩语气平缓,穆清秋听到这密令的内容后,脸色立刻难看得像是暴风雨来袭前的阴云。

白铁英听了也是心中暗骂,什么特么的“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一国君主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这大煜还是早点儿亡了吧!

不过想到听到这些事儿,最难过的还是穆清秋,白铁英压下了自己的忿忿之色,对穆清秋喊了一声:

“秋哥儿?”

穆清秋听到白铁英叫他,饶是眉头紧锁,但仍然深吸了口气,抬头看过去。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白铁英微笑着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这句话,见穆清秋愣怔,还朝他点了点头,像是肯定,又像是鼓励。

穆清秋喃喃地重复着,不知道重复了几遍,但抬高的肩膀渐渐放松。

终于,他对白铁英挤出了一个惨淡的笑容,可不论行走坐卧总是挺拔的脊梁,却不免弯了两分。

不看身份,只说一边是亲爹,一边是亲妈,这事儿就从没有能两全其美的。

是以白铁英点到为止。

待他做出选择时,自己可以帮助,但不能指手画脚。

再说他只是今日才知道详情,并不是一无所知,不然也不会问自己可不可以把贤妃娘娘接出来的事儿了。

叶泽珩也在心里默念着那句话,越念点头的幅度越大,对白铁英的赞许之意溢于言表,对姑母亦是佩服之至。

能在宫中走到贤妃的位置,且在当年那场血雨腥风中,以最小的代价保全了叶家。

现在又能抛开世俗偏见,完全接受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甚至还先展露出自己的诚意……

若是姑母当初没有进宫,该有多好啊!

叶泽珩轻咳一声,见二人不再“含情脉脉”,便接着道:

“当时家父虽然联系不上姑母,但是他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此事闹大。

家父散尽家财,四处求门路,表面上是想把自己摘出去,实际上就是要让这件事闹得街知巷闻。

而姑母在得知有中使衔命赴北的时候,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可那时消息已经递不出去了。

是以她做好了能做的准备后,在祖父被押解进京的时候,立刻将秋哥儿送到了资善堂。

对了,资善堂就是皇子未出合前的就学之所,一般由朝臣兼任教学。

不过都是在皇子七岁以后才送去的,送个三岁的,别说大煜,之前历朝历代也没有过。

姑母盛装行走宫内,到了资善堂,当众一一拜托翊善、赞读、直讲等人,对秋哥儿严加管教,言道:

‘务必以圣贤之典为引,晓之以家国大义。

使其明悉君为社稷之主,国乃万民之本,日常言行皆以忠爱为准则。

他日朝堂献策、疆场效命,方能矢志不渝,为江山稳固倾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