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心理咨询室 > 无法逃离的漩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我大明将士个个血勇无双,与朕所想不谋而合!” 朱瞻基目光炯炯,扫视着帐中众人,声如洪钟,“不过,诸位想必也都看到了,当下大雪纷纷扬扬,已然将整个大漠严严实实地覆盖。车马行进艰难,大军从开平出兵,一路打到此地,短短三天时间,边战斗边追击,已然奔袭逾百里。将士们未曾得到充分修整,又要持续紧握刀剑奋战,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朱瞻基神色凝重,条理清晰地向众人阐述着自己的分析。当下的现实状况确实如此,人困马乏尚属次要,最为关键的是这天公不作美。雪势愈发磅礴,大到几十米开外便已模糊难辨,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想要继续作战,简直难如登天。

“大帅!” 一名将领猛地站了出来,身姿挺拔,抱拳高声提议,“何不从军中挑选千余名精锐重骑兵,再择一名勇冠三军的强将率领,强行军直插瓦剌腹地!这几个月来,瓦剌与鞑靼激战连连,虽说还不至于元气大伤,但人员损耗绝对不容小觑。我军几千重骑杀过去,定能对瓦剌形成强大震慑,甚至有可能一举击溃其主力部队!”

朱瞻基微微皱起眉头,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帐内一众将领,沉吟片刻后,语气沉稳却又透着几分审慎:“此计确实大胆勇猛,但其中风险也极大。如今大雪封路,行军之路艰险重重,况且瓦剌虽与鞑靼交战,可其主力是否受损尚未可知。若我们贸然出击,一旦陷入敌军重围,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这时,另一名将领抱拳上前,恭敬说道:“陛下,末将以为,瓦剌即便未元气大伤,但其粮草补给必然吃紧。我军若能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突袭其后方粮道,必定能使其军心大乱,届时再以主力部队压上,定可一举击溃瓦剌!”

朱瞻基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将目光转向我,问道:“李将军,你意下如何?”

我心中一动,连忙抱拳,声音洪亮地答道:“陛下,末将以为,此计可行,不过需谨慎行事。瓦剌人狡猾多端,若我军行动稍有不慎,恐怕反而会被他们利用。依臣之见,不如先派遣斥候深入敌后,将其粮草囤积之地探明,再伺机而动。”

朱瞻基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似乎对我的回答极为赞同:“李将军所言极是。既然如此,便依此计行事。李将军,你即刻着手挑选精锐斥候,务必在三日之内探明瓦剌粮道所在。至于重骑主力的统帅人选,各位不妨商议商议,该由谁来担当?”

此言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出声。

就在场面陷入僵局之时,老将张辅挺身而出,声若洪钟:“老臣认为,此将领必须武艺高强、勇猛无畏,且身经百战,对北境作战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压得住这些骄兵悍将。故而,老臣恳请挂帅出征!”

张辅的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帐内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开口劝阻,声音此起彼伏。就连朱瞻基也忍不住劝道:“英国公,您年岁渐长,漠北之地苦寒异常,此番出征又得直面生死搏杀,您万万不可冒险啊。

再说了,大军不久后便要班师回朝,前前后后的诸多事宜还得仰仗您多多操劳。至于瓦剌,实在不行便暂且放过,反正等冬季过去,他们也得龟缩起来休养生息许久,短期内成不了大气候,日后再行征讨也不迟。”

“大帅,老臣既领国家俸禄,理当报效君恩!况且臣今年才五十出头,这把老骨头还硬朗得很,依旧能够上阵杀敌!恳请大帅成全!” 张辅态度坚决,毫无退缩之意。

“英国公!你这……” 朱瞻基的脸上明显露出不悦之色。我瞧在眼里,心中顿觉不对劲,可帐内嘈杂喧闹,一时间竟也想不明白其中缘由。

帐内炭火噼啪作响,朱瞻基指尖摩挲着青瓷茶盏,目光扫过诸将时,我分明看见他眼底的幽光一闪而逝。英国公张辅须发皆张的请战声刚落,朱高煦突然暴起,战靴重重踏在地面上,腰间玉带金扣撞得叮当乱响。

\"都他娘的怂包!\"他刀柄砸得案几震颤,震得烛影乱晃,\"平日争功抢赏时个个是虎狼,真见着硬仗倒成了缩头王八!张辅你这老货——\"他戟指直戳老将军鼻尖,\"莫不是嫌国公爷当腻了,还想混个异姓王当当?\"

我倒吸一口冷气,余光瞥见朱瞻基唇角微微扬起,茶盏边缘抵住下唇的瞬间,那抹笑意被氤氲茶雾掩去。英国公的脸涨得紫红,苍老的手背上青筋暴起,却仍梗着脖子要争辩。

\"都给本王闭嘴!\"朱高煦猛地抽出腰间宝刀,寒光扫过满帐将领,\"这差事老子接了!我倒要看看瓦剌蛮子有几颗脑袋够砍!\"

刀锋破空声里,我终于看清朱瞻基布下的杀局——今晚这一系列操作,分明就是在使激将法,朱高煦这狗脑子,又被骗进来了!

帐外北风卷着雪粒子扑在牛皮帐上,像是万千冤魂在叩击,我顾不得礼数,箭步上前攥住朱高煦的腕甲:\"王爷三思!瓦剌人最擅雪地设伏,当年丘福将军十万精兵就是...\"

\"放肆!\"朱高煦反手将我甩开,镶着红宝石的护腕刮过脸颊火辣辣地疼,\"李安如,你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还管起本王的事来了?滚开!\"他刀刃横在我喉间三寸,呵出的白气混着酒味喷在脸上,\"再敢拦本王的路,莫怪军法无情!\"

帐内死寂如坟。朱瞻基终于放下茶盏,瓷底碰在紫檀案上\"咔\"地轻响:\"二叔豪气干云,朕心甚慰。只是...\"他状似无意地抚过案上舆图,指尖正点在瓦剌大军驻扎处:\"今日哨骑来报,此地积雪深及膝,所以最迟明晚出发,不然以现在的雪势,再晚一点就没办法进行突袭了.....\"

话音未落,朱高煦已经大步流星地朝帐外走去,铠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我顾不得脸上的刺痛,疾步追上去,却被朱瞻基一个眼神止住。他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如寒潭,仿佛在说:\"让他去。\"

帐帘掀起的瞬间,寒风裹挟着雪粒灌进来,吹灭了案头的烛火。朱瞻基的脸隐没在阴影中,只有指尖在舆图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像是催命的更鼓。

我站在原地,攥紧的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朱高煦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帐外此起彼伏的号令声。他在点兵了。

\"安如。\"朱瞻基的声音忽然响起,我猛地回神,见他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我身侧,\"二叔性子急,你多担待。\"

我低下头,掩住眼中的情绪:\"臣不敢。\"

\"不敢?\"朱瞻基轻笑一声,\"朕看你方才拦得挺敢的。\"他踱步到帐门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你说得对,瓦剌人确实擅长雪地设伏。当年丘福将军十万精兵,就是折在野狐岭。\"

我心头一跳,抬头看他。朱瞻基负手而立,背影挺拔如松:\"所以朕才要他去,二叔性子莽撞,要想做宗室榜样,要想做朕的左膀右臂,要想做大明贤王,那就需要不停地磨炼,只有这样,朕才能放心。\"

\"陛下...\"我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朱瞻基转过身来,目光如炬:\"怎么,不愿意?\"

\"末将不敢。\"我单膝跪地,\"只是...王爷他...\"

\"朕自有安排。\"朱瞻基打断我的话,\"你只管带领你的人马,将敌军粮草截断便是。\"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虎符,\"这是调兵令。\"

我双手接过虎符,入手冰凉。朱瞻基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记住,此行事关重大,务必谨慎。\"

\"末将明白。\"

走出大帐时,风雪更急了。朱高煦已经点齐兵马,正在辕门前训话。他骑在马上,长刀高举,声如洪钟:\"儿郎们!随本王去剁了那群蛮子下酒!\"

千余精骑齐声应和,声震云霄。我翻身上马,跟在朱高煦身后。他回头看我一眼,冷哼一声:\"怎么,不拦着了?\"

我苦笑:\"末将不敢。\"

\"不敢?\"他嗤笑一声,\"你李安如还有不敢的事?\"说着,他忽然压低声音,\"小子,本王知道你是为我好。但这一仗,非打不可。\"

我一怔,抬头看他。朱高煦的目光穿过漫天风雪,望向远方:\"瓦剌不除,北境永无宁日。本王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做那缩头乌龟。\"

我心头一震,忽然明白过来。朱高煦并非不知这是朱瞻基的激将法,他只是...选择了自己的路。

怔在原地,握着缰绳的手微微发抖。风雪呼啸,朱高煦的声音却清晰得刺耳。他骑在马上,背影挺拔如松,仿佛一座永远不倒的山岳。

\"王爷...\"我喉咙发紧,声音几乎被风声吞没,\"您早就...\"

\"早就知道了。\"朱高煦转过头来,嘴角挂着一丝苦笑,\"你以为本王真是个莽夫?这些年,我看的多了,现在我看着老三被逼上绝路,看着皇帝一步步收拢兵权,看着朝堂上那些老臣一个个消失...小子,你记住,在这深宫大院里,能活到最后的,从来都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懂得什么时候该装傻的人。\"

我望着他,忽然想起这些年来的一幕幕——他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莽撞\",在最关键的时刻\"糊涂\"。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伪装。

\"可是王爷,您何必...\"我声音哽咽,\"何必非要...\"

\"非要送死?\"朱高煦大笑起来,笑声在风雪中回荡,\"小子,你错了。这不是送死,这是本王给自己选的最好的一条路。\"他拍了拍腰间的长刀,\"与其在京城里被软禁至死,又或者莫名其妙死于风寒,不如在战场上痛痛快快地杀一场。至少,本王还能保住汉王府上下的性命。\"

我低下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朱高煦的声音忽然柔和下来:\"安如,你是个好小子。这一年来,多亏有你在我身边。本王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你和宁静未得姻缘,本王的宝贝女儿最后竟是被于谦那等腐儒勾了魂。罢了罢了,去吧,给宁静写信。告诉她...告诉她本王对不起她,让她立即快马回京,回京后万不可入汉王府,叫于谦辞官,两人躲得远远的,莫再入世了。\"

我猛地抬头:\"王爷!让我跟您一起去!\"

\"不行。\"朱高煦斩钉截铁地拒绝,\"你得活着。你得替本王看着,看着皇帝会不会信守承诺。若是他敢动汉王府或宁静一根汗毛...\"他眼中寒光一闪,\"你就把本王留给你的东西拿出来。\"

我一愣:\"什么东西?\"

朱高煦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塞进我手里:\"等到了京城再打开。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举妄动。\"

我攥紧锦囊,还想再说什么,朱高煦已经调转马头:\"儿郎们!随本王杀敌去!\"

铁骑齐声应和,声震九霄。我看着朱高煦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风雪中,忽然想起去年某天的那个下午。那时我刚入汉王府,他正在院子里练刀,见我来了,随手把刀扔给我:\"小子,来,陪本王过两招。\"

那时的他,也是这般意气风发。

我抹了把脸,转身朝营帐跑去。风雪中,我仿佛听见朱高煦的最后一句话:\"小子,替本王好好活着。\"

锦囊在怀中发烫,我知道,这里面装的,是朱高煦留给我的最后一道护身符,也是他留给朱瞻基的...最后一份礼物。

我跑回自己的帐内,提笔快速修书一封,唤来一个张辅送我派遣的精锐,让他快马加鞭赶回开平。

而我还在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