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微微颔首,稍作沉吟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不必回京了。副帅之职暂且卸下,先锋军改由他人统领,您先候着另有任用,二叔可愿意?”
朱高煦一听,连忙拱手谢恩:“臣愿意!谢陛下恩典!”
见此情形,我暗自松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好歹朱高煦是留了下来,而且卸去副帅之位,便无需再冲锋陷阵,置身于最危险的厮杀前线,这个结果于各方而言,倒也算得上皆大欢喜。
“行了,二叔您先回去吧,朕想和李卿单独说会儿话。”
朱高煦拱手行礼,随后退了出去。而我心里则是一阵无奈,这才过去多久,又要找我谈话,也不知此番又会有怎样的试探与询问。
“安如,你且说说,朕这二叔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回皇上的话,臣以为汉王殿下为人耿直率真,虽有些小心思,但并无大的野心抱负。虽说以往有过一些不当之事,可如今已然痛改前非。倘若陛下稍加引导纠正,日后必能成为一代贤王,不仅能成为陛下的得力臂助,更可为宗室树立典范。”
张辅时常告诫我,臣子应当一心效忠天子,切不可再为二王说好话。可每当面对这样的询问,我总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想法,不由自主地为他们辩驳一二。
“朕的两个叔叔…… 罢了。你与汉王相识已久,为他说些好话也在情理之中。朕再问你,对于赵王,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这……” 我心中一紧,飞速思索着应对之词,“赵王殿下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臣不便妄加评论。不过,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赵王殿下并未做出玷污天家血脉的事,他…… 也算是死得其所。”
朱瞻基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去吧。”
“是,臣告退。”
在返回自己营房的路上,我始终低垂着头,生怕周围的人瞧见我此刻的神情。我心里清楚,朱瞻基终究还是没有打算放过朱高煦。他询问我对二位王爷的看法,不过是想进一步试探我究竟知晓多少内情,同时也在考量我对他的忠心程度究竟几何。
“死得其所…… 好一个死得其所!”
我咬着牙,低声喃喃自语。朱高燧已然离世,以我如今的实力,根本无力为他报仇雪恨。眼下我所能做的,唯有想法子护住赵王府的家眷,好歹为他保住一丝血脉。而朱高煦的安危,更是我目前最为要紧、必须全力守护的重中之重。
次日清晨,新一轮的大战如期打响。朱高煦被留在了中军大营,而我则被安排进入作战部队。战斗从晨曦初露一直持续到夜幕深沉才堪堪收兵。战场上尸横遍野,硝烟弥漫,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营地,身上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浸透,手中的长刀也卷了刃。这一天的厮杀,让我身心俱疲,但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朱高煦被留在了中军大营,而我却被调离了。
我匆匆洗去身上的血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甲,便赶往朱高煦处。刚到营帐外,便听到里面传来朱高煦愤怒的声音:“皇帝这是要彻底架空我!将士们都在外厮杀,本王却如同软禁!这是要让我做个闲人吗?”
我掀开帐帘,见朱高煦正怒气冲冲地坐在案前,手中的酒杯被他捏得咯吱作响。见我进来,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冷哼一声:“你小子倒是逍遥,今日一战,听说你又立了功?”
我苦笑一声,抱拳道:“殿下,末将不过是尽本分罢了。倒是您,今日留在中军,可还安好?”
朱高煦将酒杯重重砸在案上,怒道:“安好?我朱高煦何时成了缩头乌龟?连战场都不能上,还谈什么安好?皇帝这是要逼死我!”
我心中一紧,知道朱高煦的脾气向来火爆,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惹出更大的麻烦。我低声劝道:“殿下,陛下此举或许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毕竟您是宗室重臣,若有闪失,朝廷上下都会震动。”
朱高煦冷笑一声:“安全?他朱瞻基巴不得我死在战场上!如今将我困在这里,无非是想慢慢削我的权,最后再找个由头除掉我!”
“您...”,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劝解:“慎言啊!”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一名亲兵匆匆进来,单膝跪地:“王爷,李将军,陛下有令,命李将军即刻前往中军大帐议事。”
我心中一凛,知道朱瞻基又有了新的动作。朱高煦闻言,脸色更加阴沉,他猛地站起身,怒道:“朱瞻基这是要连你也要调走?好,好得很!他这是要彻底孤立我!”
我连忙安抚道:“王爷您先息怒,小子我去去就回。您千万保重,切莫冲动行事。”
朱高煦冷哼一声,挥了挥手:“去吧,我倒要看看,他朱瞻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我退出营帐,心中沉重如铅。朱瞻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而我却只能被动应对。来到中军大帐,朱瞻基正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份军报,见我进来,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淡淡道:“李将军,今日一战辛苦了。”
我抱拳行礼:“末将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
朱瞻基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军报递给我:“这是今日的斥候的战报,你看看吧。”
我接过军报,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顿时一惊。战报中提到,瓦剌大军正在集结,意图在明日我军与鞑靼交战时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
“这......”
“瓦剌拿我大明和鞑靼当鹬蚌,自己想当渔翁,真是个笑话,李卿,你可有想法?”
“瓦剌不服王化已是许久,若有合适时机定然会出手,不过此消息臣不敢全信,毕竟臣上次也是栽倒在假消息上,就连赵王殿下都......现在大漠已满是冰雪,将士们早已乏累......”
“朕不是让你带兵去攻打瓦剌,安如,你的话中还是对朕有埋怨啊,朕也知道要是提前两天出兵,现在战场形式又是不同,但出兵总是需要时间准备的,朕理解你的不满。”
这一下给我整懵了:“那您的意思是?”
“朕还记得你在朝堂上曾说过,鞑靼不足为惧,瓦剌才是大明今后的大威胁,朕当时都还没看清,现在才发现,你的眼光很是精准,安如,你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你可愿做朕的肱股?”
“臣惶恐,当以死相报!”
朱瞻基摆摆手:“万不可说此话,好好干,以后我们君臣相合,共享太平盛世,你也累了一天了,回去休息吧,不出意外的话,明日就是最后一战了。”
回到朱高煦处,简单给他讲了谈话内容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自己的营房,甲都没卸,往榻上一躺就睡着了,梦中,刀光剑影、喊杀声不绝于耳,仿佛又回到了那血腥的战场。
寒风将我从睡梦中吹醒,我揉了揉眼睛,强撑着站了起来,身上的旧伤未去,新伤又来,过度运动的酸痛夹杂着伤口崩裂的刺痛让我龇牙咧嘴。
帐外的将士们已经开始做战前准备了,看来我醒的恰是时候。
检查好自己的甲胄武器,就着热水吃完一大张饼子,嘴巴一擦,便加入到军伍当中,今天我非常的亢奋,不出意外的话,今日就是北征结束之时,我已经接受了难以剿灭瓦剌的事实,但是鞑靼,此战之后,怕是不存了。
漫天的飞雪给这场终极决战蒙上了一层白纱,鞑靼现在已经是退无可退了,他们的背后是虎视眈眈的瓦剌人,所以他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与我们拼死一战。
我站在队列中,目光扫过周围的将士。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寒风呼啸,战旗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今日一战,将决定北征的最终结局,也将决定大明北疆的未来。
朱瞻基骑在马上,身披金甲,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前方。他高举手中的长剑,厉声喝道:“全军听令,今日一战,务必全歼鞑靼残部,扬我大明国威!”
“杀!杀!杀!”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我握紧手中的长刀,心中却隐隐不安。瓦剌的威胁尚未解除,鞑靼虽已势弱,但困兽犹斗,今日一战绝不会轻松。
号角声骤然响起,战鼓震天动地。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敌阵,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大地。我紧随先锋部队,冲入敌阵,刀光剑影中,鲜血飞溅,战马嘶鸣,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我紧紧跟随着先锋部队,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敌阵之中。转瞬之间,四周便陷入了一片刀光剑影的杀戮炼狱。寒光闪烁的利刃交错挥舞,每一次碰撞都擦出夺命的火花,鲜血肆意飞溅,在冰冷的空气中绽放出刺目的血花,战马受了惊,发出阵阵悲怆的嘶鸣,前蹄高高扬起,似在抗拒这残酷的战争,士兵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声声凄厉,那是生命消逝前最后的挣扎,每一声都揪扯着人心,让人胆寒。
谁也未曾料到,这场战斗竟结束得如此迅速,过程更是顺利得超乎想象。
回顾这两天的激战,我军的勇猛与强大早已将敌军彻底杀破了胆。他们的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曾经的凶悍与张狂荡然无存。
尤其是三大营的火炮与重弩,每一次击发,都伴随着死亡的降临。一颗颗炮弹呼啸而出,一声声重弩弹射轰鸣,所到之处,敌军如割麦子般成片倒下。
在这般强大的火力下,敌军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最后一丝士气,也在瞬间土崩瓦解,消散得无影无踪。此刻,战场上只剩下四处逃窜的残兵败将,等待他们的,唯有我军无情的追击。
回想起出征前,我曾设想过北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复杂战况,甚至也慢慢接受了此次北征在某些方面略显儿戏的安排。
可即便如此,我依旧难以想象,这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征伐之路,除去前期那些小规模的交锋不算,真正的大战竟仅仅用了短短三天时间便宣告结束。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敌军应该有数万人被斩杀,青壮年尽灭,而侥幸存活下来的,也皆是些老弱病残。他们在这场惨败中元气大伤,已然不足为惧。
在这严寒的冬日,等待他们的只有绝境。就算我们不再对他们痛下杀手,这凛冽的寒冬以及虎视眈眈的瓦剌,也会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从这一刻起,曾经不可一世的鞑靼,已然名存实亡。
大军在战场上稍作整顿,便开始打扫起了战场。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在尸骸之间,收缴着敌军遗留的武器装备,救治着受伤的战友。我望着这片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战争的残酷让我深感震撼,生命在战火面前竟是如此脆弱,转瞬即逝。而这一场看似轻易的胜利,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将士的鲜血与牺牲?而这些,却只造就了朝堂上的上位者。
正在我出神之际,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大声说道:“李将军,大帅有令,请您即刻前往中军大帐议事!” 我点头,赶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胄,翻身上马随传令兵朝中军奔去。
进入大帐,只见朱瞻基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平静,帐内众将领早已到齐,众人的脸上皆带着胜利的喜悦,但又隐隐有些忐忑,似乎都在猜测着朱瞻基接下来的安排。
朱瞻基扫视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道:“此次北征,诸位将士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朕心甚慰。如今鞑靼已灭,边境暂时无忧,但我大明疆土辽阔,隐患仍存。瓦剌早已虎视眈眈,若不是今日之战摧枯拉朽,瓦剌怕是也要进来分一杯羹了,诸位可有何想法,不妨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一位将领便站了出来,抱拳道:“大帅,依末将之见,我军士气正盛,不如趁此机会,挥师西进,一举荡平瓦剌,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