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3天(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领导视察
下雪之后大家都很兴奋,朋友圈里热热闹闹的也都是大家在雪地里“撒野”的场面。
可以说初雪总是“喜人”的,更何况还是这么大的初雪。
不过这两天我却有些郁闷,早上爸爸问我“在学校跟没跟同学打雪仗”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直接发起了牢骚:
“嗨,别提了!我们也都想着课间去操场打雪仗呢,可是老师说六十六中有领导要来‘视察’,不让我们去操场活动,而且说领导要视察两天呢,今天也不能去操场!”
我一说“领导视察”,爸爸立刻就有“画面感”了,因为爸爸上学的时候也多次经历“领导视察”的“考验”。
爸爸还记得每回领导来视察之前学校都要指挥学生们彻底大扫除、收拾整理教具和个人物品、规范着装、整顿精神面貌,别提多重视了。
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而且爸爸因为是班干部,还曾经被学校安排和其他“学生骨干”一起站在学校大门口对前来视察的领导们“夹道欢迎”。
又喊口号又敬礼的,非常隆重,现在想起来觉得傻乎乎的,不过当时爸爸还因此感到自豪呢!
爸爸说咱们中国人就是有点儿喜欢“讲排场”,爱做“表面文章”。
领导来视察当然是希望看到真实的、平常的情况,如果提前精心准备过了,岂不是等于在领导面前“演戏”、让领导看“假象”吗?!
我也有些想不通,领导来视察,为什么就不可以去操场玩雪了呢?
难道领导不喜欢雪吗?
还是领导不希望学生多做运动?
我觉得,恐怕不是来视察的领导不愿意让学生们去操场玩雪,而是学校的领导不想吧,是怕大家玩得太“疯”让领导“看笑话”吗?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好消息是明天就没有领导来视察了,明天同学们就可以去操场玩雪了,可就怕操场上的雪“坚持”不到明天……
我真希望,下一场大雪不要再赶上“领导视察”。
--------------------
第3774天(2021年11月10日,星期三)——动态之美
今天我一起床就发现妈妈正在卫生间洗漱。
妈妈已经坚持一个星期早起了,她说早起就可以去坐公交车上班。
没想到冬天来了妈妈反而不睡懒觉了,妈妈真棒!
妈妈早起了就可以在家吃早饭,我也喜欢跟妈妈一起吃早饭。
爸爸早上总吃“麻酱炒饭”这类奇怪的食物,而妈妈的早饭总是对我有吸引力。
今天我已经决定以后每天早上跟妈妈一起吃馒头鸡蛋配玉米肠了。
妈妈坐公交车上班的话,正好可以跟我和爸爸一起出门。
虽然妈妈要去胡同东口坐车,跟我上学往西走正好是两个方向,但就算只是跟妈妈一起下楼我也是很开心的。
而且爸爸还会给我和妈妈一起照相呢。
不过今天爸爸拍的照片却让妈妈十分不满意。
因为当时爸爸在后面忽然叫我和妈妈回头,我和妈妈无意间一回头,正好被爸爸“抢拍”了一张。
爸爸当即把照片发进了微信群里,结果后来照片拉大了才发现,正好“抓”到了妈妈闭眼的瞬间。
女生都对自己的形象十分在意,最介意被别人“拍丑了”,更拒绝自己的“丑照”被“公之于众”。
要知道女人在朋友圈里发自己照片之前都是要先“p图”的。
而爸爸不但偏偏拍到了妈妈闭眼的照片,而且还急着把它发到了微信群里。
这可真是典型的“直男做派”,太不“讲究”了。
不过爸爸却说,只有抓拍的照片才自然啊。
刚才这张照片里虽然妈妈闭着眼,但是姿态和表情都很生动,这可比笑容僵硬的“摆拍”照片看起来强太多了。
我听完也想到,昨天在学校老师正好刚刚讲了“动态之美”。
指的就是要在自然的动作、表情发展过程中“抓取”到鲜活的瞬间,以表现人物或景物的特点,甚至挖掘更深层的品质。
那爸爸的抓拍照所表现的不正是一种“动态之美”吗!
爸爸一听更加“理直气壮”了,没想到我还帮他的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
这下爸爸可不怕妈妈“兴师问罪”了!
--------------------
第3775天(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蒸馒头神器
今天早上我开始跟妈妈一起吃小馒头、煎鸡蛋、玉米肠了,另外妈妈还准备了“自制奶茶”,我觉得比早就吃腻了的小馄饨好吃多了。
而且这两天煎蛋都是爸爸的手艺,爸爸知道妈妈和我最喜欢吃“单面煎”的“溏心煎蛋”,特意煎出了“上嫩下焦”的效果。
馒头蘸蛋液再就着酥脆的蛋白,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奶奶也展示了一个“神器”——“微波炉蒸盒”,专门用来在微波炉里蒸东西用的,早上用它来蒸馒头最棒了!
以前用微波炉来热面食,时间短了热不透,时间长了食物又会像“面筋”一样咬不动,而如果用蒸锅热的话又太麻烦了,费时又费力。
所以前两天妈妈就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神器”可以解决在微波炉里蒸馒头的问题,那就太好了。
甚至妈妈就连这个“神器”的原理都想好了,只要有一个像蒸锅里面那样下面有水、上面有空间可以放食物的环境,就能实现蒸锅的作用和效果。
本来妈妈还准备要这两天抽空上网搜搜有没有她想象中的“蒸馒头神器”呢,结果今天早上奶奶就用新买的“微波炉蒸盒”热好了馒头并且端上了桌。
妈妈一看十分惊讶,因为这东西简直跟她的设想一模一样,没想到还真有这种东西!
这个蒸盒就是下面一层放水的空间,上层摆好馒头,放进微波炉里加热。
水蒸发成水蒸气,上面的馒头很快就热了,还不会变干变硬,真的跟蒸锅的效果一样。
有了这个“蒸馒头神器”,以后准备早餐可就方便喽,不光馒头,要蒸红薯、玉米肯定也可以。
设计它的人可真是太聪明了!
而且妈妈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是在劳动和实践当中被激发出来的。
就像妈妈如果不是开始准备早饭了哪能想得到要去解决“用微波炉蒸馒头”的问题呢?
想必发明这个“微波炉神器”的人也是在劳动过程当中创造性地设计出了方案并且通过实践最终把它造了出来吧!
看来人还是得多劳动、多动脑,越劳动越聪明,越懒越笨!
--------------------
第3776天(2021年11月12日,星期五)——时来运转
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爸爸给我和妈妈普及了一条关于英语的知识,是一个“英文谚语”。
谚语的字面是“every dog has his day”,都是很简单很常用的单词。
如果“直译”过来的话意思应该是“每条狗都有它自己的时刻”,这就让人不好理解了。
这时候爸爸拿出了他的手机,向我和妈妈展示了他新买不久的手机壳。
上面的图案是一头中国舞狮,配文是“狮来运转”,还有一行英文就是这句“every dog has his day”。
没错,“狮来运转”是用的谐音,就是取的“时来运转”的美好寓意,而这句英文也就是“时来运转”的意思。
爸爸说他当初就是因为这句“时来运转”所以才选了这款手机壳。
目前爸爸正处于暂时的“低谷期”,所以他最期待“时来运转”。
其实这个英文谚语在外国十分常用,它不光可以表达“时来运转”,而且还能引申出很多其它含义。
比如“人人皆有出头日”、“风水轮流转”、“人各有志”,甚至就连“瞎猫碰上死耗子”都可以用这个谚语来表达。
而在英文中“dog”不光能表示“狗”,还有一些褒义的用法,比如“lucky dog”就是“幸运儿”的意思。
这一点跟中国的习俗有些不同,在中国如果说谁是“dog”,人家准以为你在骂他呢!
爸爸说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文里这么多经典的成语和谚语,语义各有偏重,适用于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各种细微深入的含义。
而到了英文里统统都是一句“every dog has his day”,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单薄”了。
所以说,我们还是应该学好中文才行。
当然眼下我还是希望爸爸先能“时来运转”!
--------------------
第3777天(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谁的猫
中午吃完饭爸爸又“瘫”在沙发上,怀里抱着二饼,一边语气温柔地跟二饼“聊天”,一边轻轻地“撸”着二饼。
最近爸爸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像已经完全沦为了“猫奴”,一改往日“猫见愁”的“人设”,突然间对猫咪们宠爱有加。
爸爸尤其喜欢二饼,还说二饼是他“好闺女”,这真是奇了怪了。
要知道,爸爸之前可是向来对把猫狗认作“儿女”的行为十分不屑。
以前妈妈说二饼是她的“二闺女”还被爸爸“鄙视”了呢,没想到现在爸爸反倒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我从小就听妈妈讲,说以前爸爸就爱欺负猫狗。
以前姥姥家所有养的猫狗都害怕爸爸,见到爸爸抹头就跑,就连大虎子那么大的狗都总是离爸爸远远的不敢靠近。
不过说起来我觉得爸爸似乎确实跟二饼很有感情,他总夸二饼漂亮,说二饼“最美了”,而且一有机会就抱着二饼亲个没完。
说来也怪,二饼从来不爱让人抱,可是从小就不拒绝爸爸。
它还特别愿意跟爸爸待着,老爱跑进屋去找爸爸,就算爸爸吹号、拉琴那么吵都吓不跑它,总之爸爸跟二饼的关系有时候就连妈妈都要嫉妒。
最近爸爸就更夸张了,他把自己的手机壁纸换成了二饼的照片,手环上也是二饼,就连微信昵称都从用了好几年的“西单大叔”改成了“吸猫大叔”。
爸爸现在还添了个习惯,一有机会就拿着手机打开二饼的照片来问我和妈妈——“看我的猫乖不乖”。
他没事儿就问,我和妈妈听得都烦死了。
今天爸爸又问的时候妈妈终于“忍无可忍”了,直接跟爸爸“开怼”:
“什么你的猫?那是我的猫!你不要总拿别人的猫说成是你自己的!!”
爸爸也不甘示弱:“那就是我最爱的‘好闺女’,你没看见我把微信名都改了,你要是眼红你也改呀!”
说完爸爸真的在自己微信上把妈妈的备注名给修改了,不过他给妈妈改得可并不怎么好听——“撸猫大婶”。
改完爸爸还特意截图发给妈妈去“挑衅”呢:“你看,咱俩一个‘吸猫大叔’、一个‘撸猫大婶’,正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这可把妈妈给气坏了,上去就要跟爸爸动手,于是两个人“扭”作了一团。
我知道爸爸妈妈不是真的打架,而是在打闹。
爸爸妈妈这场面我见得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了,也乐得在旁边“看热闹”。
而且我边看边想:“什么你的猫我的猫?要我说全都是姥姥的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