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267章 戍卒作乱,庞勋扫荡江淮(3)宿州失守,徐州沦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7章 戍卒作乱,庞勋扫荡江淮(3)宿州失守,徐州沦陷

在众将的劝说下,崔彦曾最终决定发兵进讨庞勋。

徐州城内有四千三百守军,崔彦曾交给都虞候元密三千人,出发前向士卒列举庞勋罪行,并郑重承诺:“他们不仅涂炭平民,而且有侮我军声名。倘若国家发兵诛讨,恐怕徐州全军都会玉石俱焚。你们当中如有他们亲人家属,无须疑虑担心。罪止庞勋一人,必不连坐!”

同时,命令宿州军出兵符离(宿州符离县),泗州军出兵于虹(今地不详),策应元密作战。

十月初八,元密自徐州出发,一路上旌旗招展,军容盛大。

在元密心中,以三千精锐,征讨千余流亡江湖、衣着褴褛的逃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他决不会想到,这看似简单的任务,竟会是一条不归之路!

唐军行至任山以北数里——任山位于今江苏铜山县西南,是从徐州到宿州的必经之路——元密下令停军休息,召集将领商议。决定待戍卒们走到任山驿,再行出兵攻打。为了掌握戍卒动向,他派人扮成砍柴农夫的样子前往侦察。

日暮时分,庞勋一行抵达任山驿。看到驿站空无一人,且又没有任何饮食供应,不禁起了疑心。

恰巧有人发现附近有几个背着柴薪、形迹可疑的农夫,抓起来一问知道了实情。

庞勋将计就计,让人在山下摆放了无数假人,悄悄领军离去。直到夜深,唐军发现有诈,但又害怕庞勋隐藏在山谷中袭击,不敢前行,撤回任山南城宿营。第二天天亮,才再次出发追赶。

而此时的庞勋,经过一个晚上的行军,已经进至符离(今安徽宿州符离镇),在濉水边上击溃了五百宿州军,乘胜追至宿州城下。

宿州刺史缺编,暂由观察副史焦璐代理,城内已没有多余士卒,庞勋即刻组织攻城。

十月初十,宿州陷落,焦璐弃城逃走。

庞勋令人将城中财物聚拢起来,让百姓随意领取。消息传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络绎不绝。拿了钱就立即招募他们入伍,一天之内得到数千人。

庞勋分派士卒登城防守,自称宿州兵马留后。

又过了一天,元密方才到达宿州附近,城内戍卒早已严阵以待。

在宿州城破之前,焦璐得知五百宿州军兵败苻离,让人掘开汴水,想要阻断宿州以北的通路,挡住庞勋。谁知庞勋进军神速,到宿州时汴水还可徒步通行。等到元密到后,水已深不可过。

十月十二日,元密备齐船只,率军渡过汴河。正要围城攻打,突然天降狂风。庞勋命令士卒发射火箭,引燃了城外茅屋。火借风势,一直蔓延到元密军营,唐军顿时陷入前则身冒矢石、后又遭遇水火的困境。庞勋趁势急攻,斩杀唐军近三百人,元密率军狼狈退去。

庞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唐军虽败但未伤元气。而他这边的骨干,也就从桂州来的八百戍卒。其他数千人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未经训练只能壮壮声威,与唐军相比实力仍然悬殊,再打下去恐无胜算。

到了晚上,庞勋令妇女在城中击鼓巡更,他们乘坐抢来的三百艘大船,装满粮食货物,顺流而下。

天亮时,唐军发现庞勋离去,连饭都顾不上吃急忙追赶,等到追上时早已饥饿难耐。

庞勋将船停靠在堤下,让数千新兵在堤上列好队形,摆出一副岸滩决战的姿态,骨干精锐则埋伏于船中待命。

等到唐军快到时,在堤上列阵的士卒佯装退入岸边滩涂。元密以为庞勋畏战,纵兵追击。船上伏兵突然杀出,与岸上士卒联合起来夹攻唐军。

双方角逐在一处搏命厮杀,从午时一直战至黄昏,饥疲交加的唐军再也支撑不住,阵形溃散,被打得大败。

元密领兵撤退不慎陷入泥沼,一时无法退出,庞勋追到又是一顿砍杀。

元密和监阵敕使全部战死,士卒被杀千余人,其余均放下武器归顺庞勋,从徐州派出剿匪的三千精锐竟无一人归还。

庞勋向降卒了解徐州城防,得知城中兵力仅剩一千余人,且毫无戒备,遂决意夺取徐州。

十月十五日,庞勋率军北渡濉水,翻越山岭直奔徐州而来。

当晚,崔彦曾获知元密全军覆没,忙向邻近军镇请求增援。第二天,派人堵死城门,挑选城中精壮男丁登城防御。

徐州自建唐以来,两百多年间很少发生战事。得知庞勋杀到,城中军民早已斗志全无。有人劝崔彦曾前往兖州避难(山东济宁市衮州区),被崔彦曾严辞拒绝,发誓与徐州共存亡。

十月十七日,庞勋率七千余人抵达徐州城下,鼓噪喧哗,声震天地。

庞勋令人安抚居住于城外的民众,严禁侵扰。百姓见庞勋不但不像官府描述的那样凶神恶煞,反而对他们十分亲切,纷纷赶来归顺。不多时,庞勋攻陷外城。

崔彦曾退保内城,百姓反过来帮助庞勋攻城,放火焚毁城门,内城也被轻易攻破。徐州沦陷!

庞勋把崔彦曾拘押起来,将尹戡、杜璋、徐行俭三名罪魁祸首交给愤怒的戍卒,凌迟处死。

庞勋意气风发,端坐于观察使宝座之上,两边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徐州军府所属文武将吏,全部跪伏在殿堂下瑟瑟发抖,没人敢抬头仰视。

当天,城内愿意归顺的多达一万余人。

十月十八日,庞勋叫来提出“三难、五害”的温庭皓,让他给朝廷上疏,索求节度使官职。

温庭皓很有骨气,誓死不写。庞勋笑着赞叹:“你个书生胆子倒大,竟不怕死!我庞勋能夺徐州,还怕没人起草奏疏!”随即大度放走了温庭皓。

有个叫周重的读书人,平时自诩有才,但一直未受重用,过得穷困潦倒,对朝廷愤懑不堪。城破之后,徐州换了主人,他主动前来投靠。

庞勋大喜过望,将其迎为上宾,请他替自己起草奏疏。周重思忖片刻,提笔一挥而就:

“臣所在武宁军,乃是汉高祖刘邦龙兴之地(刘邦起于沛县,属徐州境)。近来只因节度使克扣将士粮饷,且赏罚不公,被将士驱逐。陛下不问缘由,竟下令废止武宁建制,对军中将士或杀或流,以至冤死无数。”

“如今又要诛杀我等,将士痛恨愤慨,推举臣暂代兵马留后,统辖十万军队,节制四州之地。”

“臣听说见利必须抓住,这是成就帝王之业的根本。臣已掌握徐州军政,不想失去利益。特地恳请圣慈,赐予臣节度使旌节。否则不然,臣将挥戈西向,打下长安再去拜见陛下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