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263章 南诏入侵之血战安南(4)假传捷报名将徒有其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3章 南诏入侵之血战安南(4)假传捷报名将徒有其名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诏入侵之血战安南(4)假传捷报名将徒有其名

咸通四年(863年)三月,南诏在夺占交趾之后,又集结重兵进犯左、右江地区,向邕州(今广西南宁)方向席卷而来。

岭西节度使郑愚惊惶失措,上疏自称他是儒臣,不懂得行军打仗那一套,恳请朝廷尽快派武将前来。

这样的庸臣,在晚唐一代比比皆是。他们平时挖空心思觊觎官位,提职时从来不说自己能否胜任。一旦国家有难,便要穷尽理由拔腿开溜。

朝廷眼见安南已失,如果听任邕州再被南诏所夺,整个岭南恐怕都将不保。于是急忙征召义武节度使(驻河北易县)康承训入朝,准备让他接替郑愚。

康承训将门出身,年已五十开外,长期在天德军戍边(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

但有经验未必一定能胜任,南诏地形远异于西北地区一望无际的戈壁平坡,南诏军队也与善于骑兵驰骋的吐蕃、回鹘不同。

康承训只是一介武夫,悍勇有余而智谋不足,虽也屡立战功,但战法过于保守。让他到陌生的环境,去应对陌生的敌人,显然高估了他。

康承训如期抵达京城,诏令他为岭西节度使,并从荆、襄、洪、鄂四道,征调万余军队与他同赴岭南。

因安南领土已失,朝廷下令废除了安南都护府,在海门镇(广西玉林博白县东南,具体位置有争议)设置了“行交州(越南河内西北)”,由右监门将军宋戎为行交州刺史,康承训兼领安南及诸军行营。

不久,又在海门镇恢复了安南都护府建制,由宋戎出任经略使,从山东征发万余军队镇守。

当时,自内地赶来支援安南的各路军队都集结于岭南。朝廷从江西、湖南筹措来的粮食逆湘江而上,由于路途转运艰难,耗时漫长,军中普遍缺粮。

润州人陈磻石提议,修造可容纳千斛粮食的大船,自福建渡海运送,不到一月即可抵达广州。照此办法实施,可满足军中要求。

朝廷采纳了这一意见,然而当地官府却打着招募民夫的旗号,抢夺商人船只,将他们的货物随意丢弃岸边。船只在海上一旦遭遇风浪沉没,官府便将船夫拘押起来,逼迫他们赔偿。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反倒惹得沿海渔民叫苦不迭。

转眼一年过去,康承训仍未到任。

咸通五年(864年)正月,南诏又向西川所属嶲州(四川西昌)进犯,被刺史喻士珍击败。诏令征调五千神策军,会同当地驻军戍守。

任命曾参与剿灭浙东匪首裘甫的容管经略使张茵为交州刺史,向海门镇增补兵员二万五千人,令张茵统率进攻安南。

时至三月,康承训终于抵达邕州(广西南宁)。

经过大半年的动员准备,来自许、滑、青、汴、衮、郓、宣、润八镇兵力总算在邕州完成集结,统一由康承训指挥。

面对如此纷杂的建制,轻敌心切的康承训竟随意处之,既不明确号令,也不预设斥候,各镇军队有如一盘散沙。

南诏发兵六万进袭,康承训从六镇中凑了一万余人前往迎战,面对多次击败唐军的南诏却未采取任何警戒。结果被南诏利用地形设伏包了饺子,一战之下,五镇所属八千唐军全军覆没。仅有郓州一军两千余人,因晚到而幸免于难。

噩耗传来,康承训吓得脸色大变,惶恐不知所为,完全没了沙场宿将指挥若定的模样。他过于低估了南诏的战斗力,不曾想过这群不会骑马的蛮人居然如此强悍!

好在他的副使李行素还算镇定,赶忙率领众人沿着城池挖沟筑垒。

刚刚完成防御准备,南诏大军已至,将邕州团团包围起来。

过了四天,南诏军队备齐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众将不愿干等着挨打,向康承训提议利用夜间出城袭击南诏。但康承训已被吓破了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死活就是不同意!一位郓州军小校再三力争,康承训这才勉强答应。

当晚,小校带着三百勇士用绳索悄悄从城上缒下,利用夜色掩护接近敌营,分散放火。趁着南诏营中大乱,闯入敌营就是一顿砍瓜切菜,斩首五百级安然回返。

南诏大惊失色,当即撤军离去。康承训派出数千兵力追杀,也不过才砍杀了三百余人,且都是些充当向导的当地人!

康承训一路拖拖拉拉,仗也打得稀里糊涂,但报起功来却是毫不含糊,向朝廷谎称在自己英明领导下,大破南诏、杀敌无数!

堂堂大唐被小小南诏按在地上摩擦了四、五年,即便荒唐如懿宗也深感恼怒。捷报传来,朝野内外齐声道贺!

大喜过望的懿宗当即论功行赏,加封康承训为检校右仆射,其在报捷书中提及的一众亲信子弟各有封赏,唯独那位率领三百勇士夜闯敌营的小校未受任何赏赐。

康承训这种任人唯亲、贪功求利的行为,惹得军中怨气沸腾。

岭东节度使韦宙十分清楚康承训所作所为,上疏向宰相说明了真相。康承训也自感羞愧,多次以身体不好为由提请辞职。

朝廷将他调回朝中担任右武卫大将军,令容管经略使张茵取代康承训出任岭西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