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听说天一亮俞修就要和家中诸位兄弟一起去族学,每逢旬休才回来。
“你怎知明晚不必熬了。”芄兰耷拉着眼,一脸疑惑地看向云霞。
“姑爷不是要去学里么。”云霞一时有些诧异,一只手停在半空中,似乎想揉揉眼睛。
“本来是要去的,但大爷说晚些再去学里,兼之十三公子也快成婚了,府里这几日肯定要忙起来,人手都得重新调配。”芄兰说道。
而且,芄兰还听说,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说不定还有其他安排。但这个就没必要告诉云霞了。
云霞微微皱眉,她实在不明白准备婚事和松月居有什么关系,十三公子成婚,自有他们院儿里的人忙活。
芄兰似猜到云霞在想什么,打了个哈欠后补充道:“放心,再如何调配,也调不到咱们院儿里。”
芄兰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一个杯子,给自己倒了点水,润了润干涩的喉咙。随后又给云霞倒了一杯。
云霞接过杯子,水还没喝完就听见里屋叫水的声音。她一个激灵,差点被水呛到,赶忙放下杯子,一边轻咳着一边让芄兰去。
......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俞十三和闻十七娘成亲的日子。
五房院儿里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挂满了回廊,喜字贴满了门窗。
俞十三身着新郎服,胸前戴着大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脸上洋溢着笑意。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终是将闻十七娘接回了俞家。
因家中有孝,次日一早,府中的红灯笼和喜字便撤了下来。
闻十七娘在去上房请安的路上,看着周围略显冷清的环境,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她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黯淡,原本以为的请安,应该是处处喜庆,可现在,那些象征着喜悦的红灯笼和喜字都不见了。
五夫人是过来人,一眼就看出了闻十七娘的心思。她笑着顿足,轻轻拉过闻十七娘的手,说道:“母亲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这大喜的日子,任谁都会觉得遗憾呢。”
闻十七娘赶忙恭敬地行礼:“母亲,儿媳都明白,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五夫人十分满意闻十七娘的说辞,眼中满是赞许:“咱们俞家能有你这样知大体的媳妇,是健儿的福气,也是我们五房的福气。”
闻十七娘笑着颔首,道:“母亲过奖了,儿媳既已嫁入俞家,自当以俞家为重。”
五夫人明白闻十七娘话中之意,微笑着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就好。这世上啊,有太多人只看眼前的得失,而你却能顾全大局。你别看这灯笼和喜字撤了,可在我们这些长辈心里,你的懂事,比那些红红绿绿的装饰更让人欢喜呢。”
俞十三不耐地晃了晃手中的折扇,说:“再不快些去就晚了,祖母该不高兴了。”说着,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五夫人轻嗔道:“你这孩子,就知道催。十七娘对这府里的路还不太熟呢,走太快若是摔着了可如何是好?”
俞十三撇撇嘴:“母亲,她又不是小孩子,哪有那么容易摔着。”
闻十七娘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她看向俞十三,心中对他的鲁莽和不懂体贴有些埋怨。
“母亲,夫君也是担心让祖母久等,儿媳会小心些的,咱们还是快些去吧。”说罢,闻十七娘微微提起裙摆,莲步轻移,加快了步伐。
俞十三是花丛常客,觑了眼闻十七娘便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但话已出口,只能快步跟上闻十七娘,伸手想去拉她的手,却被闻十七娘巧妙地避开了。
俞十三的手僵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惊愕,随即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恼意。
他将手中的折扇猛地一合,别在腰间,不再看闻十七娘,而是昂首阔步向前走去。
闻十七娘看着俞十三的背影,微不可觉地摇了摇头,想着若是......若是十二哥哥,绝不会如此鲁莽,说话做事都会考虑周全。
旋即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去。
三人加快了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上房。
几人来得巧,甫一坐下,便见九疑随俞老夫人一同走了出来。
扶着俞老夫人走到主位坐下,九疑才行至自己座旁。
久不见闻十七娘,九疑不禁细细打量起她来。只见闻十七娘神色端庄,眉眼间多了几分从前未有的随和。
看起来,似是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