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十字幽谷,这片区域已经被列为军事禁区。
由于此地人烟稀少,部队可以任意行动不用顾忌。
一些专业矿工,绑着安全绳,从悬崖上吊在半空,在悬崖峭壁上安装炸药雷管。
这种爆破工,整个十字幽谷将近上百人在同时行动。
整个150米深,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长约三公里,十字形状幽谷到处都是安装炸药的爆破工。
前几日谷中有考古价值的东西,已经全部被运出谷外。
武王修罗城墓地宫,已经不在考古范围内。
毕竟这种有阴兵游荡的地方,来多少人死多少人。
为了不让阴兵危害民众,上头同意749局把此地填平。
各种工程卡车,推车在远处排着队等待入场。
十字幽谷上方天空中,盘旋两架直升机,时刻注意谷中的动静。
远处山头上的指挥部里,一众领导时不时用电话,联系谷中的施工爆破队。
日头渐渐高升,将近上百人号安装炸药的爆破工,已经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已经开始退场。
指挥部里,现场施工领导,手握对讲机,开始正式下令爆破。
“这里是指挥部,现在命令你们一起行动,爆破正式开始。”
随着指挥官的命令传达,分布在十字幽谷不同位置的施工爆破队,正式开始起爆雷管炸药。
“起爆!”随着这一声令下,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下了毁灭的开关。“
轰——”第一声爆炸如惊雷般在幽谷中炸响,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
爆炸声如洪钟般响起,在幽谷中回荡。刹那间,空气仿佛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紧接着,一连串的爆炸声接踵而至,好似万炮齐鸣。
炸药爆炸产生的气浪如汹涌的海啸,席卷着一切。
巨石如同被激怒的野兽,从峭壁上呼啸而下,砸落在谷底,发出沉闷的巨响。
硝烟如黑色的巨龙,在幽谷中肆意翻滚、升腾,迅速弥漫开来,将整个幽谷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
刺鼻的火药味和尘土的气息混杂在一起,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随着爆破的持续,十字幽谷的模样逐渐改变。
原本高耸的峭壁被炸开了一道道口子,似是被岁月的利斧砍出的伤痕。
巨石崩塌,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丘。曾经幽深神秘的谷底,如今变得一片狼藉。
当最后一声爆炸声渐渐消散,硝烟也慢慢散去,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片疮痍满目的景象。
随后,工程部队开着大型机械设备驶入施工地。
几十辆挖掘机开始进行施工挖土作业。
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如同忙碌的蚂蚁,将一车车的泥土运进幽谷,开始了填土作业。
此时谷底修罗城也完全被破坏,山体上滚落的巨石,把城墙箭楼砸塌。
山体滑坡把八个万人坑填平,参天大树也被滚落的巨石砸断。
四个城门口屹立八米高的牛头马面雕像,已经碎裂倒塌。
谷中一些生物也因为爆炸冲击波被活活震死。
至此芒砀山十字幽谷正式消失。
同时关于十字幽谷的档案也被列为机密。
多年后当地一些老人,给自己小孙子讲关于十字幽谷的诡异故事,那些孩子还以为爷爷奶奶在骗自己。
十分讽刺的是,人们对于自己没见过的东西,都抱有怀疑不相信的态度。
就跟那些当地孩子,他们不相信自己爷爷奶奶口中有十字幽谷的存在。
民众同样不相信鬼怪,阴兵,灵魂的存在。
画面回到四九城。
李子航在别院里待了半个月才敢回家。
回家的汽车上,他坐在车里怀中抱着一只小黑猫。
这只小黑猫,全身乌黑发亮没有一丝杂毛,夜里都看不见它的存在。
为了确定自己身上的邪祟之气消失,他特意让人找来一只黑猫做实验。
刚开始那几天,小黑猫见到他如同见到阎王一样。
只要李子航出现在小黑猫面前,它就惊恐炸毛瑟瑟发抖。
后来过了几天,当他再次出现在小黑猫面前时,它的反应就没那么大。
李子航为了确定身上的邪祟气息消失,他还找了不同的猫猫狗狗做实验。
后来当他身上邪祟气息消失后,那些猫猫狗狗才不炸毛吼叫。
这只小黑猫,十分有灵气,智慧都赶上五六岁小孩。
李子航见到这么有灵气的小黑猫,自然也把它留在身边。
大黑羊,体型太大,不适合带出去。
小黑猫就算长大了也能毫无顾忌的带出去。
这几天他闲着也是闲着,就多研究了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手段。
而小黑猫就是这种手段的媒介品。
他把一些具魂蝶,跟鬼火虫的磷粉通过特殊处理,抹在小黑猫身体两边。
只要小黑猫用身体蹭人,当它身体两侧的磷粉接触到人身上时。
就能让目标人物身体发生自燃现象。
坐在车里撸猫的李子航自嘲的笑了笑。
他研究出不少杀人于无形的手段,可目前还真没用几次。
除了当年在塞坝林场,用鬼火虫变异毒蜘蛛杀了一些羞辱杨越的人,其他时候也就在抚仙湖用过一次。
回到家的李子航开始跟闺女儿子媳妇腻歪起来。
可他不知道的是,一场对他复仇的阴谋正在进行。
原先西四牌楼那片区域,一个一进院中。
东屋一面墙上挂了一块黑布,布上用图钉,钉了一张张照片。
那些黑布上的照片,加起来不下五十张。
有李子航出去办事从某处机关单位出来被偷拍的照片。
有杨越带着孩子逛街的照片,有老爷子出去提笼架鸟遛弯钓鱼的照片。
有冉秋叶推着轮椅上的谷雨逛公园的照片。
还有李德医抱着小无忧在南锣鼓巷街口,买雪糕的照片。
还有李德韵在台上演出的照片。
韦强,张旭硕,西参,北虚,李忠义,狗子,刘铁牛,李家佣人,这些偷拍照片上的人员,全部跟李家有关。
照片墙前,一个丹凤眼的小青年无悲无喜盯着这些照片看。
他还时不时拿着笔在照片上写些字。
画面回到李府。
李子航的回家,最开心的莫过两个孩子。
李子航在家,时不时还会惯一下儿女。
当李子航不在家,杨越可不惯着他们。
犯错就得挨打,什么事都得按照家里给他们布置的生活作息时间表来。
差一分钟俩孩子都得挨杨越的骂。
杨越为何对俩孩子如此严厉,那是她本身就吃了家庭门槛的亏。
当初她进李府大门,整个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憨憨。
因此她也被老太太嫌弃不少年。
就跟老百姓望子成龙一样,自己没文化就想让孩子做个有文化的人一样。
所以杨越对于俩孩子的礼仪规范,家庭教育特别在意。
她希望两个孩子跟他们父亲一样特别有气质,一举一动都带着儒雅风。
李子航刚到家时,俩孩子还被罚站。
当他回家时,两孩子就跟见到救命稻草一样。
中饭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餐厅吃饭。
餐厅里,一个十多岁男孩带着自己还不会走路的弟弟,跟张旭硕坐在一起在茶几上用餐。
李子航看到这俩小孩,才想起来他们是自己儿子收的跟班。
这段时间他不在家,没想到李忘怀这么快就把他们带进府里。
餐厅茶几上,大男孩先把自己不会走路的弟弟喂饱后,才开始大口扒拉碗里的米饭。
李子航笑看对方狼吞虎咽的模样。
他扭过头问了一句自己媳妇。
“这小子爱吃米还是爱吃面食?”
杨越正在给闺女喂饭,她抬头看了茶几旁的俩小孩一眼。
“小的啥都吃,大的更爱吃米。”
李子航夹了一筷子大黄鱼鱼肚,品了一口才乐呵说话。
“这小子祖上还是个富贵人家。”
杨越听到他的话一愣。
“你怎么知道?你还会掐指算命?”
李子航笑而不语,吃的差不多的老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回答自己孙媳妇的疑惑。
“咱家以前就是做米行生意。那时候米比面贵。”
“一斤大米不够一家三口人吃一天。”
“可一斤白面,加点杂粮面能够一家三口吃两天。”
“所以中下层老百姓因为没钱,更愿意吃面食。”
“过去来咱们家米行,买米的都是富贵人家。”
“那些八旗子弟,有钱的本土土着更爱吃米。”
“旗人都是从东三省入关的,他们主食也以大米为主。”
“那些旗人哪怕入关上百年,还是喜欢吃大米。”
“以前京西米,大多数都是供奉给旗人。”
“四九城本土,土着民大多数都是穷苦老百姓,所以他们吃不起米。”
老爷子解释完,拄着拐杖站起来。
杨越听到老爷的解释,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她感叹一声。
“果然,能传宗接代有后的人,祖上都是富贵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