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明年春耕之前,这些灾民都能得妥善安置,有田可耕,但是第一年就要负担赋税的话,几乎不可能。”
“即便不是灾民,只是本地百姓,因为挨着甘肃,所以多少也受旱灾波及,今年的收成能让一家果腹都费劲。”
“儿臣听闻,不少当地百姓不得已冒充灾民去领粥,甚至去偷去抢,当地大牢因此人满为患,若是朝廷不及早重视干预的话,只怕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
说到此处,四爷表情不免凝重,对着万岁爷躬身道:“对于陕西其他地区的情况,儿臣不甚了解,但是就凤翔汉中两地,儿臣以为免除一年赋税是有必要的。”
万岁爷听罢,也是表情沉重,点了点头,示意四爷坐下,抿了口茶,然后又看向太子:“太子怎么看?”
太子起身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也觉得有必要给陕西免除一年的赋税,若是陕西不安生的话,只怕甘肃跟山西也安生不下来呢。”
太子这话说得就很有道理。
就像甘肃闹旱灾的时候,不少甘肃灾民举家带口地就往陕西逃,为了什么?
自然是因为相比那时候的甘肃,陕西情况好太多,去了陕西才能活命。
可如今山西的疫情跟甘肃的旱灾都安生了,朝廷还免了两地三年的赋税,倒是陕西成了苦哈哈的那个,到时候活不下去的陕西百姓会怎么着?
少不得也会大批大批地涌入甘肃跟山西,流民一多,自然乱子就会跟着多,而历史上流民闹出来的大乱子还少吗?
所以就算是为了这个,也是有必要免除陕西明年的赋税,既是给陕西休养生息的机会,也是安抚陕西百姓。
万岁爷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牵了牵唇道:“你们兄弟两人都赞同,可见华显的折子很有必要。”
当下,万岁爷也不多言,拿起毛笔就批了华显的折子。
批完了华显的折子,万岁爷也没停笔,将之前一直敞在桌上没批、吏部上的那道山西官员任命名单的折子拿过来,大笔一挥,也批了。
见万岁爷放下了毛笔,梁九功将折子小心翼翼拿开,待上面的墨迹风干,然后又小心翼翼合上,放在一旁。
太子心里默默松了口气儿。
皇阿玛果然是在这儿等着他呢,若是他刚才不同意老四的说法,只怕这批山西官员的名单,皇阿玛只怕都不肯批呢。
山西巡抚噶礼被处死之后,山西巡抚的位置到现在可都还空着,太子自然盼着自己人上位,只是二品大员的任命,万岁爷可明显没有要他插手的意思,就像之前李光地被降职之后,新任直隶巡抚年遐龄就是万岁爷乾纲独断任命的。
山西巡抚的人选使不上劲儿,那太子对这一批相对基层的官员任命却是志在必得。
只是才松了口气儿,太子袖中的手又默默紧握成拳。
皇阿玛也太看重老四了。
自从万岁爷给十三赐婚之后,太子对四爷的态度那可真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前怎么看怎么觉得四爷不顺眼,可是如今,太子已经默认老四处于自己麾下了。
这不,老四昨儿还通过十三给太子通气,提到了华显最近要给万岁爷上书请求给陕西免除赋税的事儿,也言明自己会支持华显。
太子会觉得老四这是在打他的脸?
那倒不会,要是老四真想打他的脸,就不会提前通气儿又表明立场了,在太子看来,老四如今是学乖了,比从前那副榆木疙瘩的德行,老四如今也会办事儿了。
要是没有老四的提前通气儿,太子自然会觉得老四这是故意的,故意要挑衅他这个储君,但是老四提前通气儿了,太子也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所以如今,在御前为陕西百姓恳求免除赋税的美名,可不就落在他身上了吗?
至于老四,还敢跟他抢功吗?
这是太子之前的想法,可是此时此刻,太子心底却生出一股子浓浓的不安来。
皇阿玛对老四……的看重,似乎远远超出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