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嫁给李承明这一日,京城灯火通明。
秦王喝高了,拉着自己的众多心腹载歌载舞,声音传到阿音的耳朵里,心里松了一口气。
还担心这位天策上将不喜欢自己,嫌弃自己呢。
看来,公公没有那么小气。
秦王确实大气,而他儿子却是个小心眼,他连着一夜都没让她合眼。
阿音腰膝酸软,还要撑着身子给皇帝祖父行礼,给太子太子妃,自己公婆,以及长辈们行礼。
一大堆行李下来,她已经摊成了一堆肉泥。
李承明却习惯了给人行礼,一点不受影响。
阿音如今正式进入皇家族谱了,她是一品世子妃,在这样级别的女性中,都能排第一桌。
进宫时,她紧紧跟着婆婆长孙氏,学到了许多东西。
这位不愧是千古第一贤后,对她这个出身微寒的儿媳妇都很好,平日里也都在外人面前给她面子。
阿音想,上辈子的阿音畏畏缩缩,担心这担心那,甚至从来没有和秦王和秦王妃说过话,也真是可怜。
因为新婚,大家都还算新鲜和睦,公婆也不是刁钻的人,李承明的弟弟妹妹们也很乖巧可爱。
身心舒畅,阿音很容易就怀上了孩子,大家都高兴坏了,就连皇帝,都赏了许多宝贝。
李承明却更忙了,可能大家觉得他快做父亲了,该忙起来了吧。
十月怀胎,阿音顺利产下一子,李承明为其取名李佑。孩子的降生让这个家更加充满了欢声笑语,李承明也越发努力,想要给妻儿更好的生活。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多股暗流。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阿音也逐渐适应了世子妃的生活。她开始参与一些宫廷活动,与其他贵妇们交流,她的聪慧和善良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在这个过程中,阿音发现宫廷中的争斗并不像她想象中那么简单。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她不禁担心起自己和家人的未来。
李承明在朝堂上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一些官员对他的崛起心生嫉妒,开始暗中给他使绊子。李承明深知其中的凶险,但为了父母和妻儿,他不得不小心应对。
他一个明晃晃的糙汉子,如今也会隐忍不言,虚与委蛇了。
这天,他回到府里,满脸不快,急匆匆就往书房钻,下人们一个个被他瞪得不敢出声。
他今日被气疯了,太子大伯最近身体越来越不好,三叔就开始上蹿下跳,恨不得把朝堂搞成他的一言堂。
主要是皇帝祖父并不觉得三叔这样做有何不妥,甚至太子大伯都把自己的一些人手势力转移到了三叔手中。
三叔一个只会讨巧卖乖的废物点心,哪里能当未来的帝王!
他怒不可遏,心中火气上来,脸憋的通红。
下了朝就迫不及待回来准备给父王写信,父王之前被祖父安排出去打仗了,他就说哪里的土匪还需要父王亲自去剿匪,原来这个旨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承明越想越气,他把镇纸狠狠摔在了地上,声音如同雷响,却惊醒了书房里睡着的娘俩,阿音被吓醒了,还没来得及责怪,就连忙坐起来哄孩子。
李承明也吓了一跳:“你们娘俩怎么睡在这里,活该,被吓到了吧。”
他抱起儿子,慢慢地晃着它。
阿音没好气地在他的腰腹间拧了一把,报复他。
“你到底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她见他平静下来。这才开口问道。
李成明倒不是个迂腐的,他知道女人往往都比男子细致灵巧一些,也不避讳阿音知道外面的事情。
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阿音现在的情况。
阿音心里一沉。
之前自己怀孕,太子一党担心秦王借着小孩子邀宠,就把她公公派去了外地剿匪。
而那时候太子按道理已经死了,她只能偷偷命人救了他一回,让他多活了很久。
这不,身体又开始变差了。
秦王的处境很尴尬,开国前后,他的功劳最大,名声最好,只是因为不是嫡长子,就落给了太子一成。
如今太子要死了,却一心培养自己的三弟弟,越过了二弟秦王。
若是三王爷能力强也就罢了,可是他偏偏不是。
阿音觉得棘手,她缓缓问道:“你喜欢佑儿吗?”
被她这驴头不对马嘴的问题给弄懵了,李承明缓了一会儿,才说:“喜欢啊,怎么了?”
“那你愿意让我们佑儿被其他堂兄弟欺负吗?”她认真地问。
“自然不愿意!”
阿音勾了勾唇,素手轻抚他的脸颊:“这就对了,李承明,你不愿意,父亲自然也是不愿意的。他走之前自然有布置,而我们就帮父亲一把。你说好不好?”
李承明的眼睛中先是露出一阵迷茫,这才稍微清醒了一下。
他疑惑地问:“你想的是……”
阿音勾唇一笑:“我要让父亲名正言顺地做皇帝,而我的孩子,就是太子嫡长子,未来的太孙,你说好不好?”
李承明竟不知自己的太子妃哪里来的大逆不道的想法,他狠狠的皱了皱眉,但内心却激荡不已,他问:“你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