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坐。就知道你没回京城。”向洋看到张恪清走进办公室,就冲着张恪清招了招手。
桌上已经有刚刚泡好的茶,正散发着淡淡的茶香。
“那些国企的事情很严重?听说你发了很大的火?”
向洋也是昨天晚上才回到郑城,之前也去京城给老领导拜年去了。
他将自己的值班安排在了初三,也是要留出一些时间,等着其他下属来给他拜年,尤其是一些省内郑城以外的下属。
一点不给下属拜年的机会,那会让下属觉得疏远的。
张恪清摇摇头:“向书记,目前看来,问题其实不算太严重,祝文渊也想到了处理的办法。”
“主要是一些挪用企业员工加班费,企业干部违规发放绩效考核收入等情况,涉及到的金额不算多。”
除了化纺厂,其他企业可能涉及到的金额也就几百万,还不如一个大蛀虫贪的多。
去年省里抓到的最大的一个贪官,涉案金额可是超过了四千万。
“但是出现问题的企业太多了,说全部都有问题有些夸张,但绝对超过了一半。”
“我们郑城有几十万国企员工,不能让这些人的利益如此受损,只有严肃处理,才能震慑的更久一些。”
张恪清也不敢保证这次处理之后,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就像是贪腐,多少贪官都受到了严惩,但屡禁不止,因为总有人觉得自己能成为其中的漏网之鱼。
向洋点点头:“你做的对,这种情况确实应该严肃处理。”
那些企业干部的待遇已经很好了,甚至很多企业干部平时享受到的都超过同级别的公务员,这还不满足?
克扣员工的加班费,给自己提高政绩,让自己绩效变得更好,拿到更多的钱,这样的企业干部思想就有问题!
看到张恪清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向洋问道:“怎么,其中有一些问题比较严重?”
就算是问题严重,张恪清是郑城市委书记,还是省委常委,难道还处理不了?
哪怕是涉及到一些省属的国资企业,张恪清都有资格过问,莫非是涉及到央企的分公司了?
张恪清将准备好的资料放在向洋的面前:“向书记,不是我们郑城的一些企业问题很严重,而是我认为全省的国资企业,无论是市属还是省属的,甚至是一些央企的分公司,很可能都有类似的问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省里其他国资企业,也应该进行一下整治。”
郑城是南河的省会,也是国资企业最多的地方,还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眼皮子底下。
郑城的国资企业都有这么多问题呢,那些其他地市的企业,怎么可能没问题?
一些央企的分公司,他们是没有权力插手人事任免,但给予一些干预、劝诫还是可以的。
“我们全省有超过二百万的国资企业员工,这还都是缴纳了社保的,肯定还有不少退休返聘的,一些不缴纳社保的临时工等,在全国都算是领先的。”
“涉及到两三百万的人,这就绝对不是小事。而且也能通过整治,追讨回一些资金,强化企业的管理,增强那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让他们工作时更有动力。”
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或者说只有辛苦加班才能赚到入职前承诺的工资,那样还谈什么工作积极性?
一个个员工每天都混日子似的上班,企业的未来还能快速前进吗?
向洋皱起眉头:“你要对全省的国资企业都查一下?还要查那些央企的分公司?”
“恪清,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涉及到央企,牵扯太大了。”
那些央企的负责人,很多级别可不比他低,而且也都是公务员编制。
一些企业干部直接调到地方担任要职的事情也不少见,而且很多央企分公司的负责人,背景也都极大。
因为从企业升职,会比从政府机关升职更快,也算是基层的工作经验,有很多二代都是在企业挂职工作,熬够了资历和级别,再到地方或者部委,直接上到正厅级,甚至副部级。
南河省这边的一些央企分公司的干部里,就有好几个背景都不弱。
这要是查了,那就耽误了那几个二代的前程,那些二代的家长会轻易善罢甘休吗?
向洋将来往上走的时候,那些人会不会想办法拖后腿?
张恪清说出来,也只是试探一下向洋的态度,看明白了之后,马上说道:“向书记,那就约谈一下他们的负责人,请那些央企的分公司自查。”
“省属国资企业省里查,各地市的让各地市调查,不过最好省里也派出调查组,免得有些地市选择捂盖子。”
就像是向洋担心处理那些央企分公司,招惹了一些人,那些地市的干部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不希望出现大问题,往往都希望内部处理,不被领导知道。
向洋点了下头,让那些央企分公司自查,那问题就不大了,那些企业如果还是我行我素,那就是不给他面子,他要处理,那些二代身后的人也不好说什么。
如果一些企业真的有问题,说不定那些人还会记他一个人情。
“省里派调查组,也不是不行,你觉得让谁负责比较合适?”向洋问道,“你肯定不行,别想了。”
这个人不能是快退休的,那些快退休的可能不愿得罪人,往往对一些问题轻拿轻放。
还得有一些威信,能够压得住下面那些老资格的市委书记,普通的副省长未必做得到,最好是省委常委。
而那些上升期的省委常委,也不愿意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儿,所以向洋也绝不会将这件事交给张恪清负责。
张恪清想了想:“向书记,其实有个人比较合适,无论是级别还是威望都足够,能力也强,同样做过地市一把手,下面那些猫腻也都熟悉。”
“而且他过来年,也会离开咱们南河,应该不怕得罪人,反而还能收获一些政绩。”
向洋眼睛一亮,知道张恪清说的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