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车上,看着地图,下午来到一个村子,村子离市内可不近,终于看到了一个封土堆。
我下车去封土堆看了看,这墓已经被盗了,而且这个还是汉墓,和小卫描述的也不一样。
我有些郁闷,没办法只能继续找,在周围村子找了个遍,也没找到。
虽然没找到商周古墓,但是汉墓很多,找到不少,而且都是大墓,大部分都被盗了。
也有几个封土很大,没有被盗,但是离村子很近,也不好下手,其中一个在林子里,这个汉墓可以,这个只能作为备选。
天色渐晚,也只能无奈的往回走,到了市内,我有些郁闷,这个墓在哪里呢?
坐在车里胡思乱想,就听有人敲门:“师父,走不?”
“不走,在等人。”
脑子都是以前看的书,在脑子里搜索,商周时期,这个城池就在这里,墓会在哪里呢?
坐在车里胡思乱想,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的,我一看是华哥的电话:“不是,张把头,您在哪里呢,不是让我等你电话么?”
我没回答华哥,反问道:“赵哥的腿怎么样?”
“没什么事,能走了,就是有点瘸。”
“那就在等几天吧,等我消息。”
“那你快点啊。”
挂了电话,叹了口气,只能看明天了,希望有收获。
早上开车继续走村子,来到一个说是村子,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子,有一条路直通村子。
村子后面就是个封土堆,从远处看这个墓就不简单,我没敢停车,而是继续往前开,将车停在一个小路上。
我赶紧下车,绕着树林往回走,我绕到封土堆后面,看着封土堆,嚯,终于找到了。
这个墓离村子最多有150米,封土堆周围的庄稼已经有半人高了,稍微有点矮,要是再等两个月就更好了,但是也没办法了。
封土堆上面可以说寸草不生,都是夯土,而且还是三阶梯,这个墓的确不小,看着杂草,这里没有人来的痕迹,这让我放心不少。
我确定这个墓没有被盗后就好,回去的路上经过村子,我还故意按了下喇叭,并没有狗叫声,这真的是天助我也。
西周以前的墓葬形式,大部分都是“不封不树”,就是你找到封土堆,到了东周战国时期,宗教气息减弱,等级观念就会上升。
到了东周战国时期,宗教气息减弱,宗族开始瓦解,来到了礼崩乐坏时代,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就因为这个。
墓葬被划分两种,分别是公墓和邦墓,公墓就是那些王和贵族的墓,等级森严,也是最早的墓葬规则,一直沿用到清朝。
邦墓也沿用至今,现在叫做祖坟,现在很多农村还是这样,一个山头都是一个家族的墓葬,古代叫做邦墓。
这个时候的转折,封土开始出现,当时谁的封土高,谁就有面子,所以封土堆出现了,这个墓就是东周墓,所以才有封土堆。
陪葬品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了一个改革,再商朝的时候殉葬盛行,到了西周以后,变得不用,不再有人殉了,改成了陶俑,木俑陪葬。
出了村子,赶紧给华哥打了个电话:“华哥,明天来山东。”
“好,明天是吧,老赵和刚哥出去了,回来我通知他。”
华哥电话里特别吵,我问:“你在哪里呢?”
“盖房子呢,这不是没事儿呢,让胡子进料,开始干活了。”
“哦,行吧,那我在这里等你,明天我去租房子。”
这里属于一个乡还是镇或者是区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郊区的样子,我开车挨个地方看,找了好久,看到一家往外出租的纸条。
我给对方打了个电话,接的倒是很快:“你好,有房子出租是吧?”
“对,有个院子出租。”
“多少钱?”
“一个月二百。”
“什么时候能看房子?”
“这地方有点偏,我先告诉你,你要是嫌弃,就别来了。”
“没问题,就喜欢偏僻的地方。”
商量妥当后,找了一圈,才找到这个房子,我见没人,直接上墙,站在墙看了下院子,说是院子,还不是,是一个养猪场,很小的养殖场,养殖场内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个平房。
等了十多分钟,来了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见我站在墙上有点懵:“你,租房子?”
“嗯,对,我租,刚打完电话。”
男人将大门打开,我也进了院子,在院子看了一圈,还不错,主打肃静,房主很客气:“小伙,这个房子,三个月起租。”
我点点头:“可以。”
“你要是感觉可以,那租给你,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不能把这里的建筑拆了。”
“我在市内租房子嫌贵,这不是跑出租车么,想多挣点。”
男人回头看了一眼出租车:“那行,那就这样。”
我给了男人八百块钱,还要了押金二百,男人给我了一串钥匙:“这是这里的钥匙,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自己换,不租了给我换回来就行。”
房主走后,开始收拾房间,将房间打扫一遍,开车往市内走,将酒店退了,又买了一套行李,便回到养猪场。
看着猪圈还有种回老家的感觉,我地址告诉了华哥,华哥见我这么速度,说什么要连夜赶过来。
将车开进院子,将黑色的大铁门锁好,心情很美。
想着这里的墓,有两个汉墓,是可以动的,还有一个东周墓,三个墓都不小,是动了这个东周墓就走,还是都盗了再走呢?我有点拿不准主意。
墓是必须下的,但是下几个,还是需要研究的,首先这种汉墓,还有东周墓葬,盗的难度很大,不像明清两朝,都有墓室,只要进去了,就解决了。
东周墓,需要打盗洞,准确的找到所谓的墓室,然后在墓室里摸索,运气好,还有些空隙,运气不好,那就相当于在封土里挖出来个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