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瀚文是年轻的前科探花来做杭州知府,海瑞是被清流选中来做淳安知县,王用汲虽然也是清流的人,但也心有抱负,放弃昆山知县的这个好地方平调建德县。

三个一起来到巡抚衙门进行了一番关于‘以改兼赈’的谈话,而在巡抚衙门正厅里,一群红袍紫袍的高官们却是形色不一。

有睡着了的,有唱昆曲的,有的把玩古董,哪怕谈起了正事,说的正经内容也是怎么抓私自买卖粮食的民。]

“淳安、建德遭了灾,百姓自己凑钱凑东西换粮食,怎么就是灾民了!”

“别气了,这当官的能有什么好东西,平白你生这个气做什么。”

“看他们连毁堤淹田的事都做的出来,抓几个买卖粮食的人能有什么稀奇的。”

浙江和非浙江的农人们看到这里,一路看到这里,已经是认为生气都没必要的程度了。

但劝自己当官的没几个好东西,也不能阻止自己看到剧里无辜百姓遭殃时产生难过的心思。

都是勉强活着的庄稼人,他们也不求碰上什么青天父母官,只求能碰上一个正常点,别事太多盘剥太过的寻常官员,至少别把税收到四十年以后。

三个新任地方官和巡抚里其他官员从议事到后面吵了起来,从这里开始一直往后,主角海瑞的形象,都是所有人心里一个很是厉害又美好的地方官。

看到海瑞从一开始穿着草鞋赴任,到现在夜审郑泌昌、何茂才,一口一句‘记录在案’看得人热血沸腾。

刚直机敏,一身正气,不仅一副峥峥傲骨,也懂得使用策略,不会盲拼瞎撞,可谓有勇有谋。

只一点,虽然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会灵活用不同的态度方式去达成目的,但整个人太过正直,正直的让人为他担心。

明朝,有学院里的学生们看着这样的海瑞,满眼的羡慕和欣赏。

“有诤子,不亡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这种铁骨铮铮,有理想、有信念还有能力的官员,是不少人梦想中自己做官想做的模样。

我们儒家士大夫的气节,就是这样的!

有人认可,但不完全认可:“他是个好地方官,但他能在这浙江官场破出一条路来,本质是因为他是清流举荐来的人,谭纶是他的好友,背后站着裕王,这才是浙江官员会忌惮他的原因。”

已经是海瑞粉丝的学生辩驳道:“我只知道,我自己如果过去,能力连高瀚文都比不上,更别说海大人已经做到了能做的极限。你说他厉害是背后站着人,那你倒是说说,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

同是海瑞粉丝的学生也辩道:“你说他背后站着裕王,那你倒是说说,清流让他来浙江这么个漩涡,明着让海瑞来做这有来无回的事,只想倒严的清流都又做了什么?

他们可是连江苏的粮食都不想拨!”

也有学生感慨:“做官不容易,哪怕只是个一地知县,要负责的胆子也不小了。”

另一个家贫的学生冷笑道:“是啊,他们谁都不容易,最后都没办法,只能‘苦一苦百姓’。

那被苦一苦的百姓又有谁知道?”

严党清流一丘之貉,真正眼里心里有百姓,并且为了百姓做事的,只有胡宗宪和海瑞这么几个少数的官员。

他叫白清泉,是学院里最为家贫,靠着家人和村子里一起资助供养起来的秀才,素来也是读书最为认真的,想着读出一番大成绩回馈家乡。

在天幕直播以后,今天之前,他一度想做的是放弃科举,转投科学怀抱,和那些后世让人敬佩的国士一样,想办法让家乡父老乡亲也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但是看了这部剧,他满是理想的脑子又一下子清醒过来。

电视里的改稻为桑是假的,但大明官场的险恶,朝廷地方上下的贪腐勾结是真的。

在大明,只发展生产力是不够的,还有能权力去保证对下不过度撰取,才是真正能让百姓过得好的关键。

他也想做科学家、农学家,和那个扶贫电视剧里的年轻村书记一样改变家乡,带着乡人把日子过得更好。

但是在大明,他最好还是做个官,做个更有权力的人,才能让那些同样有抱负的人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看剧的过程大家都太专心了,等连着好多集过去,一直到海瑞紧张刺激的审讯环节过去,大家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好多问题想问,又不想耽误看剧,只能等今天的剧场时间结束再来发弹幕。

白清泉也有个很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大明的贪腐问题这么严重?

小小:“这个问题不只是大明有,历朝历代贪腐问题都挺严重的。

只不是过是宋朝开始雕版印刷术普及,书籍的印刷刊刻都更加便宜,市井文化也开始发达。

明清离我们太近,各种官方正史、文人私着、戏曲小说,都有大量描述各种官场贪污腐败、社会丑恶现实的文字,所以是看着好像明清贪腐格外严重。

宋明以前都是贵族政治,他们都是直接拿的,不算贪污。

我们常说的第一贪官和珅,和大人贪要是两辈子都努力贪污,应该勉强能贪到魏晋谢家人的拥有的财富。”

刘彻感觉自己好像被diss了,但是又没法反驳,行贿受贿在他这时候是很普遍的事,这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愿不愿意管,真要治罪他姑姑馆陶公主都不知道一辈子收了别人多少钱。

他这时候还好一些,毕竟没有什么太根深蒂固的豪强,他还能动一动;邓绥的东汉时期才是地方豪强把控,人家都是直接伸手拿的。

两个唐和武周时期,还在平衡世家李治嘴角一抽,今天没犯头风也有点头疼了。

就看看剧里面那些个江南织造局和地方官员的贪污享受,李治可以笃定,除了他们吃的用的更好点,其他的奢侈享受,他贪一辈子也不一定比得上那些世家。

唐朝皇帝的他很有发言权,有些在他们大唐其实问题不大的事,在未来的王朝都是很大的事。

他们这时候,某个地方节度使挪用公款做些什么,基本上朝廷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训斥一番,可见一斑。

但是到了后世大明,那就是直接抄家问罪的,不同时空的律法的差异,导致他看海瑞每次念大明律都看得很稀奇。

实话说,李治是有点羡慕的,他的大唐各种世家姻亲错综复杂,他是真抄不了几个人的家,就算是今天杀了这个姓崔的,也顶多杀他和身边几个,杀不了整个姓崔的。

但是小小也得说个实话:“宋朝是养官养的太狠,明清是公认做官被剥的太狠,一年到头工资没多少还得倒贴钱,没干好什么轻则降职革职,重的自己和一家人都没命了。

郑泌昌被审时候说他还得贴钱养衙门,这也是在明清的普遍现象。

官府衣帽费、交通费、地方衙门行政管理费,这些都要官员自己负责,让人家贴钱给你们朱家工作,这再有信念感的正常人时间久了也要贪的。

不额外搞钱的话,别说家里了,是真的衙门都养不起。”

明清以前的官员怀疑自己听错了,官服的费用,和地方衙门的钱,这也是要官员自己出的?

汉唐的官员想了一下,这些钱要是他们的话,出倒是出的起,反正他们要么家里不缺钱,要么有的是合法方式能在弄回来。

但是明清那些个,就比如海瑞,家里本身就没什么钱,给母亲过生日也就是多花点钱买点肉罢了,是真的一点都不奢侈,清贫的看得人佩服。

这么点俸禄,他本来就过得在汉唐宋的官员眼里够寒酸了,居然还要管手下官员的俸禄?

小小停了下,继续道:“可一边官员穷,一边姓朱的宗室肥得流油,这凭什么。

大清八旗后面再烂,也总是能出几个做事的人,人家也是要给大清干活的,你们也不让宗室干活,就干养着他们。

明末朱家被起义军基本屠戮殆尽,每到一地,先杀朱氏子孙。我们后人是在你们眼里温室长大的,看福王被做成菜也都觉得活该,这就是孽力回馈。”

姓朱的皇帝和宗室们无话可说,想想以后朱姓子孙被起义军一个个杀,甚至各种花式死法,他们都头皮发麻。

被骂到的朱元璋又想去揍儿子了,他可是记得,好像就是因为朱棣藩王造反上位,对后面藩王待遇更好了。

他没有问主播讨要方法,主播也就才考完试而已,这种事情问她没有用。

他才是生活在大明的人,最应该清楚,也必须清楚他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合理的,合适大明的政策。

幸运儿李治有其他的问题:“那个挂着北镇抚司牌子的,都是什么人?”

郑泌昌那么油滑的官员,见了朱七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吓的冷汗直冒,这太稀奇了。

李治能猜出点这个北镇抚司的任务,但猜肯定是猜不出全套的。

小小找了资料给他们看。

朱七他们都是明朝的锦衣卫,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把锦衣卫分成南北两个镇抚司。

南镇抚司的职能是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文书等;而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刑部等机构。

唐朝的皇帝对明朝的政治还是不太了解,看完的李治一顿,完全没想到明朝会弄出这么不受朝廷审查监管,没责任但权力无限的部门。

北镇抚司手里有权有人,能把除了皇帝以外的所有官员都抓起来,完完全全就是皇帝手下的鹰犬。

官员是应该被适当监管,但御史如果做不了这个可以再想想其他的新部门,而不是被这样的鹰犬看着。

哪怕是李治,都觉得不能对官员苛刻到这个地步,对官员任意责罚打杀。

大宋的官员都看傻了,他们就是指着皇帝骂,也顶多是被贬到天南地北去,不会在朝廷丢命。

顶多是去了外地水土不服病死而已,二者性质不太一样。

在大明做官,没钱到养不活一家老小,要么贴钱上班要么贪污,一贪污还有锦衣卫这种部门随时抓你,可能都没有什么刑部或者大理寺审理就直接人没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现在是充分理解郑泌昌看见朱七那个发抖的样子了,他能不抖吗,朱七是真的能直接把他抓进诏狱,直接动手把他弄死了都没处说的存在。

除非皇帝愿意额外过问,否则那真是死就死了。

谢谢主播,他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在大宋做官的快乐。

到了魏晋,那都是乱世,到了汉唐,他们这些人没家世都做不了官,到了明清,都是皇帝奴才,只有在大宋,他们是高贵的士大夫,不缺地位不缺钱的那种。

海瑞本人精神状态还好,在最开始的尴尬过去之后,他更关注的就是里面种种官场纠葛。

朝廷衙门的事情怎么运作,赈灾、对上、对下都怎么弄,这些才是他好奇的。

剧里面的浙江官场浑水一滩,但里面也仍有胡宗宪、海瑞这样的的人来清一清。

直到后面出场的赵贞吉戏份逐渐增多,才让海瑞看的心冷起来。

赵贞吉是清流的人,也是科举上位的官员,整个人油滑的不行,聪明的很。

这样的官,不好美色,不好金钱,不贪不抢,看着是个蛮不错的正派人物,但是他好权。

他好权,兴趣就是一心往上爬,所以能说出‘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这种话。

他当然能担,反正他担了,只要浙江不乱,他第二年就能调走,后面浙江又发展出了什么样的事与他无关,他可以安安稳稳的调入内阁,再等些年做新的赵阁老。

可这样不爱金钱、不好女色、不慕名利的官,在海瑞眼里,和那些贪官奸臣没有区别,甚至他们清醒着去干损民害国的事,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