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赶快起来吧,别这样,”叶檀赶紧把老王拉起来,询问了句,“家里面的事情,应该没料理完吧?”
老王起来身,擦了一下鼻涕,点了点头。
叶檀一看这,便嘱咐,“那好,老王,我可以给你一周假期,”
“一周?”老王难以置信瞪大眼看向叶檀。
叶檀一笑,“是真的,这一周你去忙碌料理家里的事,忙完了再回药田上班。”
只见老王听了,面露一丝喜色,继而面颊抽动了几下后,脸色重新沉闷凄苦。
叶檀立刻明白了他的内心所想。
不过还没吭声,短头发妇女一边往外拽着花架和椽子,一边不愿意,“老王,人家叶老都给你放一周假期了,你怎么还不高兴?”
一旁其余的妇女也点头,“是啊,真是不懂知足。”
不过,只有叶檀知道老王的想法,便来了句,“好,老王,这一周你尽管忙碌,不扣钱不扣钱,这、总归可以了吧?”
老王一听,布满血丝的眼用力眨动了几下,面色又翻起来了几丝喜色。
叶檀一见,自己果然掐对了老王的脉,于是挥了挥手,“好,今天你先回去吧,一周后上班。”
“好叶老,咱们说好了的,工资不能扣。”最后老王毫不吃亏还补了一句。
叶檀点点头。
短头发妇女一撇嘴,“怨不得说刚才放了假也不开心,原来是玩这个小心眼儿呢。”
一旁的其余妇女也撇嘴。
短头发妇女最后说了句,“哎呀算了,咱们姐妹别和他计较了,毕竟因为他不听叶老的话,家里的人也都遇难了,咱们就不用和他一般见识了。”
“好家伙,饶着他不听话,是自己咎由自取,反而他还有理了。”一旁的妇女依然叨叨。
见短头发妇女继续忙碌着抠砖没有回复,又见叶老与她们有大概十米远的距离,而且在抚摸阿黄,根本没有注意她们这一边在说什么,
这个妇女扯了扯套袖后,又低声唠叨句:“哼,他不听话,不从帐篷睡,结果房子塌了,居然不穿衣服就跑出来,他这就白跟咱们姐妹耍流氓了吗?”
“哦,”短头发妇女又撇了撇嘴,“是啊,说好的扣他老王半月工资,可是他的家人全都没了,这?咱们如果还要坚持着要他半月工资买零食,岂不是有些太不懂事?”
其余几个妇女也都点头。
“幸亏咱们听了叶老的话,否则,咱们的家人也会有事,听说啊,王庆坨的整个村庄都被泥石流给掩盖了。”
“呃,这也太严重了,那庄稼岂不是也跟着完蛋了?”
“那可不,但是,只要人没事就好,”
讲到这里,她们叹了口气,继续忙碌手里的活计。
大伙正在你一言我一语时,老王早就不见了身影。
叶檀看着远处的雨雾,他还要回收购站看看情况,所以,也不能在这里多陪着她们。
于是起身,看了一眼戴着草帽干活的几个妇女,“我还要去收购站,你们如果累了,可以回帐篷里去休息。”
“好的叶老,我们一会儿就去歇脚。”
正在说话间,叶檀看了看冷灶,发现铁锅没盖着锅盖,里面积满了雨水,便扭头看向短头发妇女,“你跟我走,去车里拿一些塑料布,还有一些肉干。”
“好啊,”短头发妇女顿时开心。
她把瓦刀重新别到后腰,在裤子两侧擦了擦双手,跟着叶老后头,朝着车而去。
阿黄见着细细密密的雨,本想跟着主人,但是,还是畏惧这雨水,便只能蹲坐在丝瓜架下望着主人的背影目送。
打开车门,叶檀拿出来了一个大袋子,里面则是很大块的塑料布,还有零星的几小块。
这些塑料布则是给三百户村发剩下的。
叶檀还拎出来了一大袋子的肉干,“这里是大块肉干,你们把这些隔屉蒸熟就可以吃了,我做的时候已经提早码放了盐和料酒,挺好吃的。”
“哦?真好。”短头发妇女都流了口水。
叶檀又拎出来了一大兜子馒头和一大兜子咸菜。
短头发妇女纳闷,“叶老,这怎么有现成的馒头和咸菜丝?”
叶檀叹了口气。
“我刚才从狼山那边过来,那边的灾情更重,途经宁河的时候,那边政府正在空投馒头和咸菜丝,所以我在路边捡到了一些,便拉回来了。”
短头发妇女看了看叶檀的车,还有手里的馒头,很是羡慕。
再看一眼手里的咸菜丝,上面还散落着不少芝麻粒,不禁感慨——人家真是讲究。
因为她从小长这么大,也不会想出来咸菜丝里面还可以放芝麻粒,听都没听说过。
毕竟这个年代都不是那么讲究,如果谁家吃好点儿,都会被人嘲笑为不过日子。
叶檀又看了看那些坍塌的简易房,便说道,“我看你们目前做饭做菜并不方便,所以这一兜子戗面馒头和咸菜丝就给你们留下吧。”
短头发妇女一听,压了压情绪,咽了几口唾沫。
说实在的,叶老这么关心她们的生活,她很感动。
但是,一听说狼山的灾情更重,她自然想到了人命这个概念。
灾情什么叫重?
她认为危及到生命才是最可怕最严重的,其次才是庄稼地里的粮食收成,所以想到这些,她的内心不好受。
叶檀一见东西多,便拎起来了大捆塑料布,“好,我给你送过去吧。”
“好的叶老。”短头发妇女看着隔着塑料布透出来的大白馒头上刻的红字,内心也是有所动容。
那两个字就是——平安!
毕竟那个年代,馒头都认为是好吃好看而又不好做的面食。
首先,发面需要技术,哪怕是葱花饼都好烙,唯独这个馒头大伙都蒸不好。
有时发面过了酸臭了、这团面就糟蹋了,有时发面虽然没过,但是用碱多了少了,蒸出来的馒头颜色手感口感也差距很大。
一般蒸出来的馒头,都是刻着“喜、福、寿”这三个字,还真很少见到过刻上“平安”的。
然而她看这一兜子馒头,各个都是雪白发亮的,而且各个都被认真刻上“平安”二字,深深感受得到支援灾区的真诚用心。
叶檀和短头发妇女一前一后走着,很快来到了丝瓜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