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惟生要是听到熙和帝的心声,指定会说,就您这作派还指望国家兴亡呢?

登基才二十年,就祸祸得朝政混乱、官员腐败、边关硝烟四起、陇西民不聊生愤而反之、藩王拥兵自固,这哪里有半点兴旺之兆?明明是亡国之兆!

不过他做事一向专注,因此并没有注意到熙和帝的目光,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了面前的题目上。

殿试的考题通常有三四道,都是皇帝最近有困惑或者亟待解决的国策问题。这是皇帝在向新晋贡士询问治国之策,又名“策问”。

皇帝或阅卷官可以通过贡士们的答卷分辩这位贡士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还是对国事有真知灼见的明智之士,以此来斟酌接下来如何安排他的官职。

然而现在,苏惟生面前的试卷上只有一道题,只是题目很长,竟有五六百字之多:

“朕闻治本于道,道本于德,古今论治者必折衷于孔子……曰其仁如天,其智如神,曰明物察伦,由仁义行。曰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皆未及武也。”

“独自商以下有天赐勇名执竞维烈之称,岂至后王始尚武欤?诸生得不勉思而茂明之?其为朕阐典谟之旨……”

意思很简单,皇帝问在场的考生,为何他越想励精图治,官员却愈发腐败、法令却更加松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于他缺乏勤政爱民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

苏惟生心中冷笑,皇帝果然憋不住了。

这题目乍一看,似乎是在反省自身的错处,但皇帝是天子,怎会当真觉得自己有错?一句官员腐化、法令松懈,无非是谴责政令不通罢了。

可政令为何无法下达?还不是因为朝中有人一手遮天,蒙蔽下属!哪些人呢?比如内阁……

苏惟生还以为陇西发生那么大的事,此次殿试或多或少会出个与赈灾相关的题目意思一下,谁知……

虽然这考题也在他的猜测之中,但心里还是有些发寒——对当权者来说,还是手中的权力最为要紧,熙和帝如今这是连掩饰都不肯了!

殿试的策论一般不限字数,但通常都要写到两千字以上才算合适。时间是一整天,从天不亮到天黑为止。

中午皇帝让人送来了简单的午餐,让贡士们在座位上用餐,吃完继续写。

熙和帝作为一国之君,说是日理万机也不为过,自然不可能在大殿监考一整天。他只坐着受了贡生们的礼,而后在他们开始写文章时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出了太宸殿,他在议事时随口问了宁恪一句,“岳西池是太傅的外孙?”

宁恪连忙低头答道,“正是家妹之子。”

熙和帝又问,“苏惟生呢?”

宁恪从来没关注过岳西池的事,不过得知有几个少年常去宁老太爷的别院之后,还是着人调查了一番,闻言便答道,“回陛下,苏惟生是国子监祭酒苏大人的族侄。”

熙和帝微微一笑,“苏爱卿教导有方。”

随后微一颔首,没再说话,低下头继续看宁恪递上来的折子。

宁恪顿时一头雾水,这是个啥意思?陛下对这个苏惟生很欣赏?

殿内的苏惟生并不知道这一节,他先前已做过准备,这会儿只需把记忆中的文章写在稿纸上略加修改,便成了。

但写得太快未免令人生疑,他做出竭力思考的样子等了许久,才慢吞吞地下笔。

三四个时辰内写两千多字,时间很是充裕,他再三检查无误之后,才用馆阁体将策论端端正正地抄到了答卷上。

这会儿天还没黑,苏惟生想了想,便又坐了一会儿,直到旁边的赵怀瑾交了卷,他才起身将试卷交了上去。

岳西池紧随其后,跟着他一起出了太宸殿。

而何轩几个,有这段时间的魔鬼训练,策论的题目又都是苏惟生让他们写过的,因此殿试时写得十分顺手,没过多久也跟了出来。

“写得怎么样?”几人最担心的就是曹承沛。

“还不错,多亏了你们。”曹承沛道。

坐在他旁边的那位仁兄,也不知是不是世面见得太少,皇帝离开前一直战战兢兢,抖得连他都发觉了,这样的情况如何磨默写文章?

连后来皇帝出去了,似乎也没找到状况,他出来时那人还没写完,急得满头大汗。

十年寒窗,会试都过了,要是真在殿试这临门一脚上栽了跟头,估计那位都想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何轩听得这话忍俊不禁,“你倒是见过世面。”

曹承沛顿时眉飞色舞,“那可不!我可是……!”我可是知道齐王和蜀王真面目的人!

就那等禽兽不如的败类,平宁县的狗说不得都比他们品行高尚!可见皇家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什么可怕的?

苏正良刚下衙就被召进了宫,心下很是诧异——陛下今日还有兴致下棋?

等见了面才知道,人家是对自家小侄子有兴趣。

苏正良觉得自己知道的那些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那孩子极孝顺懂事,五岁就开始顶门立户……”

不过他知道分寸,不该说的一个字也没说,比如苏惟生的未婚妻就是被齐王害死的那位林姑娘。

这事儿皇帝只要想查,就不会查不出来。苏正良打算的是,若皇帝对苏惟生的婚事都能感兴趣,回头就让苏惟生自己说。

知情人与不知情的人表现出来的态度大不一样,倘因为自己对齐王的偏见导致皇帝对苏惟生也起了嫌隙,那就得不偿失了。

熙和帝听完顿时欣赏之意更甚,与此同时心里还生了一丝怜惜,“可真是不容易……”

家无恒产的农家子,既要操持生计,又要想办法为父亲治腿,生活改善之后犹记得回馈乡里。

同时还不忘发奋读书,年仅十六就中了进士,且名列前茅。

这是什么?这就是正经的耕读之家、国之楷模啊!若是每个农家子都能像苏惟生一样发奋图强,何愁大魏民不富、国不强?

想到这样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楷模人选竟生生被范伯寅和潘远洋搅和了,熙和帝心里更郁闷了。

被皇帝惦记的苏惟生已经一身轻松地跟同伴们回了家,打算约上曹承沛几个,明日继续去看书。

中了进士就不算太学学生,以后怕是没机会再进藏书楼,此时不趁这点儿时间赶紧把里头的书看完,还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