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247章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7章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

第1247章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

“父皇,其实儿臣以前,确实和五弟发过牢骚,说百姓生活艰苦,没有自家的土地,不但要交税粮,还要负担沉重的地租。若是那些有田的世家大族,能分一些土地给百姓们就好了。”

“只是朝中有些官员不理解,朕也没办法。”

“想来是五弟会错了儿臣的意思,又看到山东土地被突厥人分给百姓,所以才代替儿臣发下圣旨,想替儿臣分忧。五弟年幼,不知轻重,受了突厥人的蛊惑,这才铸成大错。”

“还请父皇网开一面,饶了五弟一回吧?”

一番声情并茂的表演,李承乾说完后,就连自己都有些臊的慌,怎么感觉有些茶里茶气的。

不过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一千多年前的人,很明显就吃这一套。

“哼,什么会错了意?”

李世民看着长子真心求情,眼底一暖,更不想留下这个祸害,依然面不改色道:“你不用替这个逆子打掩护,他矫诏哪里是为了百姓着想,而是为了笼络人心,挑拨朝庭和百姓的关系。”

“所谓的清君侧,诛奸佞,也不过是为了起兵造反找一个官冕堂皇的借口。”

“勾结突厥,袭占洛阳,就是为了抢夺你的皇位,用心何其奸诈,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看到李世民脸色冷漠,一条条的数着李佑的罪行,满朝臣子们也是点头认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李佑求情。

李承乾心一狠,开始放大招,索性往地上一跪,泪水流出了眼眶:“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这个做兄长的错,都是儿臣没有看护好弟弟,才让他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儿臣愿代五弟承担一部份罪责,任凭父皇惩处,只望父皇能留五弟一条性命。”

皇帝这么一跪,满朝臣子们不能无动于衷了,君忧臣辱,他们若是冷眼旁观,这个臣子也不要干了。只好呼啦啦跪了一地,就连拖拽李佑的两名侍卫也跪了下来。

不过大家跪下来,只是因为皇帝跪了,他们不能站着。

不然即得罪了皇帝,也得罪了太上皇,况且,太上皇年事已高,未来的朝堂还是皇帝的,做为臣子,他们需要拥护皇权。

只是虽然众臣跪满了大殿,却依然沉默,没一人为李佑说话。

李承乾见状,连忙看向台下的众臣,呼唤道:“房大人、萧大人、岑大人,你们快帮朕向父皇求求情啊!”

“得”

皇帝开了金口,尤其是被点名的几人,无法再沉默了,否则就是不给皇帝面子。

李佑死不足惜,皇帝却不能得罪。

房玄龄只好上奏道:“太上皇,此次臣奉命去洛阳,齐王得知太上皇无恙后,也没有再做抵抗,全权配合臣的行为,并痛快的交出了大军的军权,洛阳百官也服从朝庭安排。”

“可见齐王虽然有罪,却也能弥迷知返,看在他没有继续为恶的份上,不如饶了他一命吧!”

萧禹也是举着笏板朗声道:“太上皇,齐王虽然罪大恶极,皇上即为君又为兄,一片仁慈之心,顾念手足亲情,正是明君圣主的作为。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就网开一面吧”

“是啊,太上皇。”

岑文本也是紧随其后:“上古三皇之一的帝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

“舜也因为其高尚的品德,受百姓爱戴,终被帝尧看重而托付天下。”

“皇上今日含泪为齐王求情,自请惩处的行为,正合上古圣君的典范。臣相信,就算今天的一幕传至天下,百姓们也会夸赞皇帝仁厚,有长兄之风,明君之气度。”

“若至此后,百姓拥护,人心相向,那也不失为一桩乐事。”

岑文本不愧是胸有锦绣,一下将此事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限肯定了李承乾的行为。这个理由说的李世民砰然心动,更说到了他心里,他在玄武门弑兄夺位,也为遗憾终身。

自然是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间骨肉相残,继续自己兄弟之间的残酷往事。

李佑死不足惜,若是能用他的事情,坚立长子有情有义,关爱手足的良好形象,为其带来正面的威望和影响力,继而让后世之君引为楷模和榜样,那就算是废物利用了。

看到李世民踌躇,众臣也知道形势开始逆转,连忙顺风扯旗,开始求情,纷纷引经据典,将李承乾给夸到了天上去。反而将殿中央扒在地上,傻傻看着这一幕的李佑给抛到了脑后,好像此事和他没有关系似的。在众臣的心目中,或许有对李承乾的行为不屑的,或许有觉得李承乾假仁假义的,还有人觉得李承乾太过心慈手软,做为一个天子,没有果断的杀伐,如何震慑天下不臣。

但不管如何,一个心怀仁义、顾念亲情,或者说做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皇帝,总比心狠手辣,冷酷凶残的帝王要好。

后世的一位不知名的站长不是感概过吗,人都有解甲归田的那一天,不早点为自己打算怎么行;身在官场,离不了倾轧,万一自己踩空了,落马了,一个宽仁大度,有情义羁绊的帝王,还能给他们一个善终。

若皇帝都像杨广、李世民这样的狠人,那他们的下场也堪忧。

想明白了这些,他们更加起劲儿的开始求情起来,好像成全皇上之义悌,就是保全了自己似的。

而龙椅上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却是老怀大慰,其实他又何常想亲手把儿子的脑袋砍下来,只是做为太上皇,又在突厥人南下之际,若不整诉纲纪,何以立威。

李佑谋反是事实,杀了他,正好可以震慑群臣,团结人心。

李承乾出来求情就不一样了,他即是皇帝,又是兄长,超然于朝堂之外,身份又极为特殊。于公于私,只要他开了口,李世民威也立了,也能就坡下驴,顺势放过李佑一马。

只是没想到,效果比自己预料的还要好。

维护了朝纲,又不损自己的威严,还替皇帝树立了重情重义,友爱兄弟的良好形象。

见此,李世民假装沉吟了一番,随后起身上前扶起了李承乾,又走向台前,大声道:“众爱卿都起来吧,你们的请奏,朕同意了.”

“多谢太上皇隆恩。”

众人纷纷起身,还没站消停,就听到李世民断然道:“看在皇帝和百官的面子上,朕就网开一面。不过李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旨,消去李佑一切封爵和官职,解除其皇族宗室身份,贬为庶民。”

“从今日起幽禁于宗正寺,终身不得赦免!”

“太上皇圣明,臣等钦服。”文武百官纷纷赞颂,对李佑这个道具,没有半点留念。

“儿臣谢过父皇。”

李承乾见好就收,李佑的最后一点儿价值已经榨干,又没有后患了。于是他顺着御阶下来,走到李佑面前,将摊倒在地上的李佑扶起,看着神色惨然,如丧考妣,一脸绝望的李佑,心里暗叹不已。

这是一个合格的牛马,替自己完美的耕完了田,收笼了谷子,临了临临了,还做为反面教材,为自己树立仁义的光辉形象刷了一把存在,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方毫无保留的奉献出了一切,最后还要被判终身监禁。

李承乾拍着李佑的肩膀,真想叮嘱一句:‘五弟,在里面好好改造,争取重新做人。’

不过想想这样实在是太欺负人了,恐怕上天都会看不过去的,李承乾自己也有些汗颜。

最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只好遗憾叹了一声,一脸同情的说道:“五弟,突厥大军入侵,肆掠北地,不日就将兵临长安城下。一场旷世的大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父皇心情很差,待情势好转的时候,大哥再找机会替你求求情。”

“大哥.”

李佑猛的跪在地上,抱着李承乾的腿,放声哭起来。

哭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让人闻者伤心,见者唏嘘。在绝望之际,是李承乾出面救了自己,现在众人唾弃后,又语重心常的说出这么一番暖人心的话。

不管是真心感激,还是为留下一个好印象,李佑都需要紧紧的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若是皇帝大哥关照一下,自己被监禁的环境也能好一些。而且父皇年事已高,未来的大唐,还是在李承乾的掌握下。那时候若是对方生些侧隐之心,说不定他还能重见天日。

这感人肺腑,兄弟情深的一幕,给殿内众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德高望重的老臣捋须含笑。这种弘扬善行、感化罪恶,最后让犯罪的人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场景,正合圣人教化之道。

也让台上的李世民老怀大慰,对自己选的皇帝深感满意。

最后李佑表达了自己的依恋之情,叩头谢恩后,在无限留恋的眼神中,被两名侍卫带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