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209章 请侯君集出山(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9章 请侯君集出山(上)

第1209章 请侯君集出山上

李言这话,看似在护着李佑,实际上没有半点力度。

落在众多臣子眼中,只是年轻人脸皮薄,做不出来这种卸磨杀驴的事情罢了。

众人神情一松,知道大事已定。

长孙无忌更是心中暗暗鄙视,他知道大外甥早就忌惮李佑,这次将其外放,就是想找机会收拾他的。这次纵容李佑劳师无功,估计就是打着事后清算的主意。

世族之间的博弈告一段落,又给了皇帝一个收拾李佑的机会,皇帝心里不一定多高兴呢?

现在却要做出这幅假仁假意的表情,真是又当又立啊!

“皇上不愧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仁君,如此重情重义,实在让臣等钦佩!”

长孙无忌笑容满意捧了一句,随后转头看向众人。

众人一愣,随后都是露出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无限敬仰的目光,含笑抚须点头:“是啊,是啊,皇上重视骨内亲情,又爱民如子,实乃百姓之福啊!”

李言也是一怔,嘴角微微抽了抽,挤出了尴尬的笑容。

这些人最近的马屁越来越多了,寻常奏事也会加上那么几句,动不动就‘浩海扬波,皇恩浩荡’,莫非把自己当做了昏君不成?

不过,想想自己这半年来的做风,确实有些非明君所为啊!

在众臣眼中,皇上继位这一年以来,前半年还有些明君之相,勤劳政事,不但建立了财政寺,还将诸亲王打发去了封地,一幅要打造更加辉煌盛世的样子。

可当关陇世族暴露出二十万骑兵之后,仿佛受到沉重打击。

在催促太子李象和韦氏之女联姻后,就整日待在后宫修行打坐,很少关注外界的事情。朝中的每日一朝,也改成了三日一朝,并且把朝政上的事情都丢给了他们,一幅庸君作态。

他们也接手皇权,名符其实的成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决策层。三省六位主官再加上一个财政寺的禇遂良,七个人只要商议过的事情,皇帝从来都是没有异议。

而事实证明,皇帝在某些时候,确实就是个摆设,有没有都没关系。

七个人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庞大的唐帝国有条不紊,反而更顺畅了。

突厥人的战事,也是他们在着手,要兵给兵,要粮给粮,是以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众人。最多就是怀疑李佑有什么私心,却没有把幕后黑手放到皇帝身上。

实在是李言太过坦荡了,外面的事情有分身在操作,他连锦衣卫都不动用,一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长生道的姿态。弄得满朝臣子和世族门阀,都没有怀疑过他。

彻底退出前台后,也使得李言离开了众矢之地,一心一意的谋划着山东的局势。正所谓外部形势越激烈,内部情况就越平靖,刚柔相济,一阳一阴,方合大道。

若是山东和朝堂一块儿生乱,那局势就容易失控。

只是这种表面落在众人眼中,皇帝就是有些‘青年倦怠’了。不少臣子私下还暗暗感叹,年轻人做事就是三分热度,缺乏恒心,稍遇挫折,就摆烂了,太上皇真是所托非人啊!

“皇上爱护齐王,臣等可以理解。”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可公私应当分明,征剿突厥人是国事,还是军国大事,皇上不应以私情废公事。是以臣等希望皇上下旨斥责,并招齐王回京。”

“另派贤能前往河南领兵,张大人举荐的侯君集,臣看就十分合适。”

话音一落,其他众臣也是同声附合道:“是啊,齐王军事才能还是弱了些。对付突厥人,他明显能力不足,还是应该派侯君集或者尉迟恭这样的悍将方可。”

李言知道,这些人现在是真想尽快消灭突厥人,并且还送了自己两份人情。

一是名正言顺处置李佑的借口;二是让自己的老泰山侯君集去捡宜的机会。在众人眼中,突厥人也是强弩之末了,这个时候把师老兵疲的李佑撤下来,换上侯君集。

这明显是摘桃子,到时候这诺大的功劳,就落到侯君集头上。

李言猜的没错,他的步步示弱无形中化解了很多麻烦,往日争不到的东西,现在却被送到了面前。

在众人眼中,皇帝现在已经彻底摆烂了,不但不需要防备和打压,反而还需要扶持鼓励一下。最好让皇帝振作起来,好好治国,别整天沉迷修道,不误正业。

而侯君集已经是太尉了,升无可升,就算再立些功劳,也不过是锦上添,不会再增加皇权的力量了。

“好吧,那就这么定了。”李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岑文本,中书省拟旨,斥责齐王征讨不力,训斥一番,让其马上回京。”

“张玄素,你去一趟太尉府,看看侯君集身体如何。若是恢复良好,就任命他为新任征东大将军,即刻前往山东,接手大军,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把突厥人消灭。”

“是,臣等尊旨!”岑文本和张玄素连忙起身接旨。

其他人也是拱手道:“皇上圣明.”

看到众人心意达成,都是一脸的满意,李言微微一笑,眼中隐诲的闪过一道诡异的光芒。

这些人都以为李佑是手心里的蚂蚱,可以随意摆弄。

只觉得李佑空率了二十万大军,没有固定的地盘和实力,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若是有来自后世的阅历,就会知道,那些分到田地的百姓们,早已经积蓄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只待一个契机,就能迅速被团结到一起,暴发出足以毁天灭地的能量,誓死保卫自己的利益。

几百年的世族政治下来,世家大族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从来没有平民百姓可以决定王朝归属和天下大局,是以这些人都没有将那些贱民放到眼里。

就算分田地的行为在山东各道实行,他们也并不害怕,反而把突厥当成了枪使,来完成他们之间的博弈和争斗。

到现在为止,所有人都觉得,只要突厥人一灭,百姓没了希望,各地重归朝庭,自然能‘矫枉过正’,重新恢复秩序。甚至这些人在暗地里已经做好了准备,第一时间去抢夺‘胜利果实’。

让突厥人入侵的事件,当成他们扩张实力的一次契机。

只有李言知道,山东的战事,将进入第三个阶段,掀起一轮震惊天下的高潮,彻底搅乱天下格局。

历来新旧更替,确实需要一场震惊天下的大战,来打破旧王朝的藩篱,这也是不破不立的规律。

大唐也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彻底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王朝的去世族化,把所有权力收归朝庭,替百姓减轻负担;并将土地还给百姓,扩大自耕农的数量。

最后把所有的世族都赶到西域诸侯国中,为大唐戍边,教化藩民。

散会后,众人各自离去,只有左仆射长孙无忌和右仆射张玄素拖延到了最后。两人大眼瞪小眼儿的相互看看,一瞬间,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于是默契的一笑,又转回了御书房。

李言正准备离去时,看到两位副手又回来了,诧异的问道:“怎么又回来了,两位大人还有什么事情吗?”

说实话,这段时间李言公私兼顾,颇有些躺平了的意思,整天不是泡在后宫享乐,就是在静室修行。

说是修行,他又没有功法,修个屁啊?

只是寻一个独处的理由,通过分身,去观察山东战局。本体与分身一心两体,随时都可以了解实时状况,指导处理各项实务。

在外人看来,就有些不务正业了,就连长孙无垢都说了他两次,让他多把精力放在朝政上。年纪轻轻的,不要学李二郎去沉迷享乐和追求虚无飘渺的长生之道,荒废了政事。

长孙无忌是长辈,张玄素又是老师,李言也有些心虚,生怕这两人责怪自己。

张玄素现在却没有这个心思,看了看长孙无忌一幅沉默不语的样子,只好说道:“皇上,不瞒你说,太尉的府上,臣可是常去的。在李绩和程咬金兵败后,一直就没有断过劝说他出山的念头儿。”

“只是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身体不行,还是有所顾忌,每次提到领兵,他就‘病情加重’,想来明日前去,估计也是这个结果。”

“是以老臣觉得,侯君集恐怕还是有心病。臣斗胆请陛下降临太尉府,亲自抚慰一番,看看侯君集到底在忧虑什么?皇上可当面解除其心事,然后臣与长孙大人再敲敲边鼓,或可成行?”

原来是这事儿,李言心里一松,转头惩询的看向长孙无忌?

“是啊,臣也是有所担心,这才和右仆射回转。”

长孙无忌轻叹道:“自皇上登基后,侯君集一改之前的作风,变得谨小慎微,已经和臣有所疏远了。遇刺受伤后,更是深居简出,淡出了朝堂,也甚少和军中袍泽、朝中同僚来往。”

“臣每次探望,若不是执意要求,他也不会见的。”

“臣料想,恐怕侯君集是借着受伤,刻意在避闲,是以若想请侯君集出山,非陛下亲至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