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4章 大战开启

薛仁贵也是一脸的好奇,他现在只是中层将领,并没有担负全局的责任。而且临走之前,皇帝还专门交待过,他只负责保护李佑的安全,不许上战场厮杀。

不出意外,这次大战他没有参予的机会,只是出于一个后起的沙场骁将,他也很期待。

李佑听到这里,神情微窒,随后又恢复如常,爽朗的说道:“论到打仗,两位老将军才是我大唐的军中柱石。皇上在来之前特意提醒过,孤王只负责稳定人心,安抚河北民众。”

“至于打仗的事情,全凭两位将军作主。”

对于这两人的轻视,李佑心中暗恨,却只能装作没听懂的样子。他是征东军的大帅,议这种军国大事,自然应该到历城的军中大营,然后隆重的升帐才对。

李佑可是知道李世民和李靖升帐时的威武情形,这对于加强李佑个人的权威,很有益处。哪怕是走个过场,最起码也能向军中众将展示一下,这对于后面的拉拢很有帮助。

这两人倚老卖老儿,在酒酣耳热之际,市井酒楼之中,就这么随口提出来了。

还皆称爵位,而不称呼军中大帅的称呼。轻视之意,可见一斑。这么说也是间接的在提醒自己,自己只是齐王,而不是什么号令三军的主帅,不要想着节制他们,可恶啊!

这一路来,李佑曲意交好,只是这两人受着李佑这个亲王的奉承,饭照吃,酒照喝。

只是这态度上吗,依然不把他放在眼里。

李佑当然知道,他们这么问,并不是尊重自己,只是想让自己主动把决定权交出来,他们就可以明正言顺的‘自做主张’了。

果然,李佑话音一落,两人就含笑点头,一幅孺子可教的神情。这种如同看自家小辈的态度,让他心里狂怒不已,缩在袖管里的手也紧紧的握成了拳头。

“齐王英明。”

程咬金资格甚老,就算皇上在他眼里也是小字辈,何况李佑呢?

李佑是不是不满,并不在他的考量之内,他混不在意说道:“不瞒齐王,其实朝庭已经从河西之地,调来了二十万骑兵。长孙大人早有安排,我与茂公一人统领十万,在冀州一带,剿灭突厥人。”

“呃”

李佑一愣,心中突突的一跳。

他知道,这支骑兵,就是能决定河北战场的绝对力量,也是施罗叠一直要自己盯着的力量。

李佑暗暗叮嘱自己,暂忍一时之气,还是要以大事为重,反正此战过后,两人就算不死,恐怕也会跌落神坛。毕竟,两个葬送二十万精锐骑兵的将军,在世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李佑放下心中的情绪,装作疑惑的样子问道:“对了,老将军不说,本王还差点忘了问,这些骑兵我怎么没有看到?什么时候到位?他们现在到了哪里?”

“已经到位了,就驻扎在邢州的巨鹿一带。”

李绩接口道:“这次朝庭调集剿灭突厥人的兵力足有七十万,其中五十万是步卒,分布在河北道四周,这些力量主要取守势。而真正用于消灭突厥人的就是这二十万骑兵。”

“我与程将军就不去历城了,准备就在齐州西渡黄河,然后北上巨鹿,接掌这些骑兵,这河北道四周的五十万兵马就交给齐王统领了。”

李佑听的暗暗骂娘,身为大帅,这兵力调配,自己竟然还没有他们两个副帅知道的清楚?还说什么五十万,这些兵马分布在四面八方,还有河东和辽州、燕山。

这么远,自己连他们的影子都看不到,估计自己能看见的,就只有齐地的十万兵马了。

恐惧怕就连进入相州的洛阳兵马,自己也是无权指挥的。

听起来好像自己的权力更大,实际上,自己能影响到的,就只有齐地这十万兵马。就算这样,估计也是让自己给他们做后勤的。整整二十万骑兵啊,自己竟然一点儿也插不上手。

到现在自己连这些骑兵的来龙去脉都不了解。

也好,让这两个老东西和突厥人狗咬狗去,没有了这两人,自己还可以放开手脚在齐地收拢人心。

“好,即然二位将军决定了,本王没有异议。”

李佑想到必须摸清第一手资料,才能透露给突厥人。若是突厥人败了,那自己只能是白来一场,只有突厥人胜了,把这二十万骑兵消灭了,河北的局面才能彻底失控,自己也才能借势作大。

于是问道:“本王不会干涉二位将军的用兵,只是本王身为主帅,也需要及时的知晓两位将军的作战部署和意图,以便作出配合。”“骑兵作战,瞬息万变。”

李绩皱了皱眉:“此次突厥人和我们皆是骑兵,河北又是平原,很难确定在哪里交战,一切都要根据战场的形势灵活调整。就连我们两人,也不知道大战会在哪里开打,如何提前布署?”

程咬金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骑兵对战,若是一方避而不战,一味逃跑,就无法消灭对方。甚至会打成追击战,诺大的河北平原,跑到哪里都有可能。

“茂公说的对,不过齐王的考虑也有道理。”

他想了想说道:“这二十万骑兵的消耗可不是小数目,我们又不能像突厥人一个到处抢掠,这后勤保障这一块儿,万万不能马虎,齐王可守在历城以北的黄河南岸筹集粮草辎重,以供应大军使用。”

“突厥人接连取胜,现在已经极度自负。”

“若有可能,我们会把突厥人牵制在德州棣州地带,一来把他们逼向河北道的东南角。这里地势开阔,极为适合骑兵作战,东面是大海,南面是黄河,北面是济水。”

“只要我们把他们堵在这里,就能从容消灭。”

李佑心中一喜,知道大概意图,就能配合突厥人,于是端起酒杯,爽快的说道:“如此甚好,二位将军放心,黄河南岸就交给孤王了。此去河北,孤在此预祝两位将军旗开得胜,为我大唐建此奇功。”

“多谢齐王。”“借齐王吉言了!”程咬金和李绩,都是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翌日,程咬金和李绩带着各自的少量家将,渡过黄河北上,而李佑则带领薛仁贵和五千禁军,来到了历城。

“齐郡大小官员,恭迎齐王。”历城东门外,齐州刺史和历城县令等一众官员都在此迎接。

“本王此来,皇命在身,要在此叨扰一阵了。”

李佑感受到了久违的尊重,大手一挥道:“齐郡是本王长大的地方,这次故地重游,也不算是外人。即然都是自己人,各位大人就不必拘礼了,都起来吧,我们入城再叙。”

众人起身恭敬道:“多谢齐王,我们在夏和楼准备了酒宴,为齐王接风洗尘,王爷请入城。”

李佑亲切的下马和众官员交谈,显得非常随和,短暂的仪式之后,众人把李佑迎入城中。

李佑在历城受到了地方官员和军中将校的热情欢迎,他们举办了盛大的接风仪式。李佑本就是齐王,和李言小时候镇守中山郡一样,他是在齐地长大的。

天然和这里的官员们就有着亲近之心,他的回归,让这里的文武官员,都是十分高兴。

接下来,一连数天,州内各级官员将领分别宴请,李佑来者不拒,迅速的和众人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几天后,施罗叠在冀州和德州之间的安陵城中,接到了雪般飞来的战报。河间、饶阳、乐寿、武强等西北方向诸城镇,和附近分田的突厥人,遭到猛烈攻击,好几支分田小队被消灭,死伤达数千人。

同时,西南方向的南宫、信都、清阳、武城等地也遭到唐军大队骑兵的袭击,死伤惨重。

在损失了近两三万人后,施罗叠忙大跨步后退,顺便将所有分散出去的分田小队全都集中起来。

一直退到了德州的安德城,这才将剩下的二十五万骑兵全都集中起来。

城外的汗帐中,突厥各大首领齐聚一堂,商议应对之策。阿史那默咄愤怒的说道:“大汗,唐军太过份了,我们进入大唐以来,一直都手下留情,可唐军却不管不顾的袭击我们。”

“我部有五千军卒全军覆没,据说唐军连个俘虏也没留,所有落入他们手中的草原人,全都处死。”

“是啊,大汗,我部也战死了三四千人。”契丹族大首领耶律石也是不忿的说道。

女真族大首领苏合木泰憋闷的怒道:“我部最惨,在西南方向的,几乎都是我们的人,六七个小部族被唐军斩尽杀绝。女真的勇士们损失达八千多人,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

随后,各个有损失的部族纷纷报上战损,最后义愤填膺的纷纷叫嚣着要报复。

只有卓里不很是低调的坐在人群中一言不发,同时一脸的后怕。幸好这段时间大汗冷落自己,没有派自己出去攻城掠地。不然,这些损失里面也少不了自己一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