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拜将出征
李佑没有注意到纥干的表情,而是喃喃自语道:“不过,你说的也对,突厥人的威胁也很大。他们有近三十万人,若是祸乱中原的话,有十万就够了,这个人数有些太多了。”
“多到在后面,本王都会有些控制不住局势。”
纥干眼珠一转,随后道:“这有何难,即然王爷不放心,那就做些小动作。反正接下来还有大仗,王爷可从中有选择的透露一些,让突厥人和朝庭的人拼个你死我们,同归于烬。”
“史归荣说的倒是没错,朝庭有二十万骑兵,这些人都是绝对忠心的。”
“让突厥人去收拾他们,按照一比一的战损,待突厥人把这二十万人都消灭后,恐怕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到时候连十万人也没有,自然翻不起大浪,只能在王爷的指挥下了。”
“不错,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脑子。”
李佑眼神一亮,赞赏了看了这个平时只会舞刀弄枪的亲信一眼,这小子真是开窍儿了。
以前只会杀人做刺客,没想到现在还学习思考了。若是这样,倒可以重用一下。
李佑没多想纥干,而是思索道:“朝庭需要败,却不能败得太惨了;突厥人需要胜,却不能胜的太容易了。他们双方都要消弱,即能让本王成长起来,也要具有能随时控制局面的实力。”
“不管突厥人是不是真心,本王都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想利用本王祸乱中原,孰不知,本王是天可汗之子,岂能受他人摆布。等到真的夺得天下的时候,施罗叠也是本王消灭的对象。”
“待到本王继位后,什么大可汗,右贤王,都将是本王的刀下亡魂。本王要用他们的脑袋,向世人证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王才是天可汗的最优秀皇子。”
“臣能追随皇上这样的真龙天子,实在是臣之大幸。”
纥干知道李佑这时候最需要什么,于是连忙跪地道:“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李佑此时一点儿也没有刚刚的谨小慎微了,反而十分爽快的搀扶起纥干:“爱卿快快请起,你是朕潜邸的老人儿了,鞍前马后的追随朕这么多年。未来更是朕麾下第一战将,朕必将与你共享富贵。”
纥干一脸的馋笑和激动,在这小小的书房,配合着李佑做着君臣相得的美梦。
三日后,在太极宫的城门前,朝庭举办了隆重的拜将出征仪式。
本来想着河北军情紧急,不少官员认为简单的御前接见一下就行了。可李言却果断的拒绝了,他认为当初李世民在定襄大战前,拜卫公李靖出征,就搞出了诺大的阵势。
而这次突厥人三十万骑兵南下,规模不输颉利,施罗叠更是突厥汗国名正言顺的大汗,他值得大唐如此‘礼遇’。
大唐起正义之师,当堂堂正正祭天誓师,以震三军气势,同时激励天下民心。
若是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反而给人一种怕了突厥人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弄的规模越大,就显得敌人越强。
若是朝庭到时候胜了,那就是新朝第一场胜仗,战胜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说出去也光彩;当然,还有另一层考虑,若是败了,那也好对外交待,我们已经足够重视了。
无奈敌人太过强大,败了也不丢人。
面对这明正言顺的理由,就连萧禹和长孙无忌也有些郁闷。他们虽然无法辨驳皇帝,却也在心里暗暗皱眉,皇上平时挺虚心的,这次突逢大变,怎么有些昏庸的感觉。
定襄之战时,突厥人在河套之地,那里在汉朝时就建有城池,不过土地都是军屯。自从隋末,这块地方就落到了突厥人手中,又被颉利用来放马牧羊。
他们又是主动进攻者,时间上早些晚些都无所谓。
这次突厥人闯入了河北腹地,攻城掠地就算了,还给百姓分田地,每耽误一天,损失就大一分。兵贵神速,皇上还要固守循例,搞什么出征仪式,实在是有些迂腐了。
只是历来都是守旧容易,打破成法难。
大军出征,天子拜将,这不但是举国的大事,更是将领们无上的尊荣。当众人意见不一时,李言招来程咬金和李绩询问,两人对此都极感兴趣。李佑就更不必说了,拖延时间对他有利。
而且这也是他在天下人面前亮相,初步树立威严的时候,是以他极力支持。三名主帅的态度,迅速压倒了中枢的重臣,开战在即,还是要尊重将帅们的意见。
原本可以马上作出反应的事情,硬生生的被李言再度延后了三天时间。
就这样,朝中臣子抵不过马上就要上前线的将领,这才有了这场堪称作秀的出征仪式。在数万军卒的见证下,李言一身天子盛装,把象征兵权的虎符交给了一身盔甲的李佑。
最后,李言把天子剑郑重的递了过去:“五弟,河北的战局,就拜托给你了。”
“皇兄放心,臣弟誓死效忠大唐,务必在最短的时候,消灭突厥人,不负皇兄的期望。”李佑心情激动的单膝跪地,伸出双手,接过拥有生杀大权的天子剑。
李言携手李佑,向天下展示君臣一心,将袍袖一挥,威严的大声道:“大唐必胜!”
“大唐必胜.”李佑、程咬金和李绩,随后高举右手,也跟着呼喊。
观礼的群臣百官和无数军卒纷纷大吼道:“大唐必胜.”
声浪呼天啸地,直冲天穹。
随后,李佑三人拜别皇上,带领大军威威隆隆的开出了长安城,出通化门往东而去。
河北道,恒州真定城外!
施罗叠看着固若金汤的真定城,无声的叹了口气。他带着大军已经在真定城外的营塞中,守了近十天。
真定城是博陵崔氏的根基所在,崔氏将附近城镇的所有世族力量全都抽调来守卫真定。事实也证明,若是城池内部坚决守卫,非十倍以上的军力不可攻克。
除非施罗叠把所有的南下军力全都集结,用来攻打真定,否则是绝难拿下的。
不过,这也使得其他城镇力量空虚。兵法讲究避实击虚,他们的目标是土地,是分散在小城镇附近旷野里的普通百姓,自然不用和防守严密的坚城较劲儿。
这些天,突厥大军分兵寇掠,已将附近的行唐、灵寿、新乐、唐昌等城全部拿下。
甚至东南方向的鼓城、鹿城、深州、陆泽也被一鼓而下,并在各地推行分田地的策略,得到了百姓极大响应。
北方的各州郡田地已经分完,所有突厥大军皆已南下汇合。每来一批人,施罗叠就将那些人打发,朝着东南方向的冀州而去,这里已经是清河崔氏的地界了。
清河崔氏所盘据的冀州、德州、棣州南依黄河,东临大海,黄河南岸正是齐王李佑曾经驻守过的齐地。
接下来,突厥大军要和大唐来自关内的神秘骑兵来一场大战,施罗叠将战场预设在黄河末端,正是为了给李佑创造机会,双方同心协力,吃掉这支强兵。
二十多万突厥大军已经撒向此地,施罗叠是最后一支撤退的。收拾完辎重,带领最为精锐的五万汗庭护卫,默默的看了眼固若金汤的城池,也不回的打马东去。
大军随后跟上,在平坦的大地上,卷起一阵冲天的烟尘。
接下来的数天内,施罗叠一路行军,前方又传来攻克下博、武邑、衡水、东光、胡苏、安陵、乐陵、长河等冀州数十座重镇,兵锋直指德州郡治安德城。
施罗叠的大军并不停歇,一路南下,每次扎营的时候,都有信使把前方各路大军的情况汇总过来。在分田地的巨大诱惑下,那些城池几乎没有任何抵抗。
经过了近一个多月的发酵,河北大地的所有百姓,都知道了突厥人的行径。有些稍小城池附近的百姓,竟等不及,怕突厥人来不了,竟然提前就聚集起来,攻破县城,把田地分了。
突厥人一到,直接把他们从富户豪门府里抄获的金银财宝和粮草辎重准备好了。他们知道,突厥大军是一群狩猎的恶狼,若是不用这些填饱他们,恐怕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对所有人动手。
中原人这么配合,配合到突厥人还没来,就把战利品打包好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突厥的将领们有些犯愁了,我们是来南侵的,你们自己就把活儿给做了,这让我们很没有成就感啊!
只是当请示汇报上来后,施罗叠大手一挥,凡是分完土地的地方,可不做停留,直接开往下一地。开玩笑,他本来就是要这样的,那些百姓这么做,倒省了他们不少的时间。
现在时间对突厥人来说,极为宝贵。
李佑、程咬金和李绩已经从长安出发,关陇的骑兵都是通过世族调动的,现在还不知道具体行程。施罗叠正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拿下冀州、德州和棣州。
把李佑逼向黄河南岸的齐州,然后通过李佑,搞清楚世族骑兵的具体动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