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078章 君臣较力(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8章 君臣较力一

“呵呵,先生请坐,今天请先生来,是有些事情请教。”

李言听着岑文本奉承中隐诲的提醒和恳切,又看对方一幅上刑场的样子,暗暗一乐问道:“昨日侯君集从城外打猎归来,在安兴坊的街道上遇到刺杀,此事先生可曾了解?”

“臣在今早上朝才听人说起,具体情况尚不清楚?”果然是为了这事,岑文本心中一沉,忙回道。

李言把御案上一份事发详细递了过去:“先生看看,这是锦衣卫逞上来的事情经过。”

岑文本上前接过,展来查阅起来。

上面描写的很详细,侯君集何时进城,在何地遇刺,刺客有几人,射了几箭,战况如何,后来又有几人逃脱,侯君集又是如何带人把最后一名刺客射杀在吴王府门前?

包括吴王李恪后来出府,两方又发生了哪些口角,都是一清二楚的。

岑文本看完,心中一颗石头落了地,单从这份事态报告上,并不能看出刺客和吴王府的关系,更不能就此断定刺客为吴王所派,反倒有一些刻意往吴王府泼赃水的意思。

不过,岑文本也不敢怀疑侯君集,除了顾忌到他的特殊身份外,侯府确实损失惨重,侯君集本人也受了伤。

“皇上,此事有很多疑点啊?”

岑文本悄悄替李恪做着辨驳:“谁不知道太尉是沙场骁将,刀枪箭羽的场面不知道见过多少,身边跟随的更是百战余生的锐士。仅仅派出三五个刺客,就想刺客带有护卫的老将,简直是儿戏?”

“另外,就算派出刺客,肯定也是死士,刺杀不成,多半会当场自尽。就是侥幸逃脱,也会往闹市而去,安兴和永兴两坊,都有大量民居,街道纵横交错,地形复杂。”

“一两个人跑到里面,如鱼入大海,短时间就会消失不见。”

“而往北的大宁兴宁两坊,都是朝中重臣大员的府邸,家丁众多,防守严密,人烟稀少。更不提亲王们居住的永福坊,白天晚上都有禁卫军巡逻。”

“刺客舍近求远,直冲吴王府,恐有”

李言看着十分为难的岑文本,自若的说道:“先生是说,刺客是故意往吴王府逃,意在嫁祸李恪,栽赃陷害,借刀杀人。”

“皇上明鉴,臣只是有所怀疑?”岑文本看着李言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硬着头皮说道。

他知道,在权力场上,事情的真相,有时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没有从皇帝的利益出发,顺着滔滔大势,把事情往有利于皇帝的方向推进。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屁股坐歪了,立场问题比事情真相更加重要。

此举有可能让皇帝对自己失望,岑文本头皮发麻,心中惴惴不安。

李言没有理会岑文本的话,接过递来的报告,看也不看的丢在一边。站起身,走到窗前,背着双手看向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感受着略带些秋意的空气,淡淡的说道:“先生对接下来的朝局如何看?”

“啊”

岑文本被李言天马行空的思路弄得些顾此失彼,强压下心中的忐忑勉强道:“陛下刚刚登基,就提出了发行大唐宝钞和建立大唐资产管理署的伟大设想,并得到世族们的支持。”

“仅仅半个月,就有十多家世族响应,并预计筹集五千万贯,财政寺也正在设立。仅此一项,就可做为新朝的一大创举和善政,功在当下,利延千秋。”

“在满朝文武的眼中,陛下的才能已不下太上皇,只要按步就班的执行下去,大唐必然更上一个台阶。”

一通马屁拍过来,李言身子动也不动,反而叹了一口气:“先生不必绕弯子,你应该知道,朕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那些亲王们,朕该如何对待?”

回过头,看到岑文本已然是坐立不安,满头大汗。

李言回到坐位上,缓缓的说道:“太上皇已经为他们找好了退后,朝庭在去年,也给朝中诸位亲王挑好了封地。只要年满十六岁的成年皇子们,都需出镇边地,为国守疆。”

“皇室宗亲们的封地大多都在雪域高原,原土蕃和土谷浑旧地,而世族勋臣们多在西域。可直到现在,这些人已然接受封国,却依旧留在长安,并没有半点要就藩的举动。”

没理会神色慌乱有些不知所措的岑文本,李言自顾自的说道:“太上皇的那些兄弟们都是皇叔,朕暂时管不了;世族们树大根深,西域封国于他们而言,等于是多了一条退路。”

“他们不会置之不理的,多数已然在招兵买马的建设中。”

“而朕的这些兄弟们,很多年纪太小,一些刚刚成年的,也在看着年长的诸位亲王。”

“这其中,尤以吴王和魏王年纪最大,和朕也差不了多少。”“李泰被父皇亲自下旨圈禁,有生之年,不得放出。魏王府就是他的终身牢狱。再加上他在朝中根基深厚,是不可能再出来的,他就算想去就藩亦不可能。”

“朕也下旨给魏王府的守卫,若是魏王胆敢迈出王府,可立即斩杀,不必请旨。若是魏王逃出王府,所有守卫侍女太监仆人皆斩,整个王府鸡犬不留。”

“那堵围墙,即是困住他的藩篱,也是保护他最后生活的保障。”

“另一个就是吴王李恪了?”

李言话音一落,岑文本心里一沉,终于不再抱任何侥幸。皇上把自己招来,就是为了谈李恪的事情。

“先生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催着李恪就藩吗?”

岑文本一愣,看到李言略有深意的笑容,心里咯噔一声,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内心嘭嘭直跳起来,脸色瞬间变的煞白。

见岑文本反应过来,李言这才说道:“吴王和魏王曾经与朕争过天下,魏王在父皇的雷霆压力下,已然不足一提了。剩下的吴王,有人却不想让他逃出生天。”

“纵容他留在长安,就是为了从容的收拾他。”

“毕竟,李恪有过父皇英果类已的评价,还有他那样的出身,就算是朕,也有些自惭形秽呢!”

李恪出身至尊至贵,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

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

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父亲是一代圣主唐太宗李世民,李恪与其胞弟李愔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裔,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也是难得一见。

李恪集隋唐两朝帝脉于一身,这一点儿就连李承乾也比不了。

可以说,只要李恪活着,李氏和长孙家族的血脉,永远排在第二梯队,这也是长孙无忌誓要除去李恪一脉的根本原因,这血脉太让人嫉妒,也太让人不安了。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李恪这样的出身,有进无退,做不了皇帝,就是万劫不复,天下哪个皇帝容得了啊?

岑文本听到这里,已然是心中颤栗,不安到了极点儿,他没想到李恪的出身,竟然也能为他遭来如此大祸。

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李恪本身就血脉高贵,自身也是十分出色,身材挺拔,长相俊逸,武略超群,胆色出众,待人宽和,为人豪迈,身边聚集了一批像柴哲威那样的武将,其势并不算小。

再加上有宁心宫的杨妃娘娘在,一批有前朝背景的臣子,不自觉的团结在了李恪周围。

不过,也正是这些人,引起了关陇世族的警惕和防范。他们怕李恪上位后,重新拉起隋朝一帮旧臣,走上炀帝武力消除世族的后路,这才从一开始就扼断了李恪的争储之路。

岑文本久在中枢,他知道,其实李世民有打算立这位最像自己的皇子为储的。

可有些事情他也做不了主.

一旦立了李恪,必然引起关陇贵族的剧烈反弹,导致新生的大唐陷入分蹦离析的下场。李世民以经过综合的审慎考量和小范围的征求意见,最终遗憾的放弃了李恪。

若说一般的皇子夺嫡,对手是其他皇子和帝王的话,李恪的夺嫡就是让人绝望的地狱极难度,他的对手是杨坚、杨广、李渊和李世民四代英明帝王也战胜不了的庞大世族群体。

看到岑文本冷汗直流,李言看了看案上的报告,毫不摭掩的说道:“这次刺杀事件,朕没有详查。不过,朕可以断定,其最终的目标一定就是李恪。”

“若是朕不加阻拦的话,要不了几个月。李恪就会以谋反的罪名,被押上断头台,谁也救不了他。”

“和他一块儿上刑场的,还会有一大批朝臣和家眷,长安誓必掀起一轮腥风血雨。”

说到这里,李言眼神烁烁的盯着岑文本的眼睛:“先生,你也是久在官场,深谙权力运行之道。你应该知道,这个过程可能很曲折,也不知道会牵连进多少人。”

“但政治斗争,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的结果是不会变样的,你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