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071章 世家态度(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1章 世家态度上

“皇皇上,这,万万不可啊,臣!”

马周神情复杂,语气忐忑,似乎想推辞,又有些舍不得,似以说的结结巴巴,一时竟无法坚定心志去组织语言推辞。

实在是今日的御书房论政,大大的开了他的眼,以往朝庭十几二十万贯钱,都要斤斤计较,掰开了揉粹了省着。可今天动辙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规模随口论之。

一番讨论下来,让人感觉这十万好像也不怎么多了。

和整个东厂的总值比起来,也不过是千分之一,这让马周感觉,这点儿钱,好像也没什么。

李言一看就知道,马周并不魏征那种刚直愚忠之辈,毫气的大手一挥:“即然他们都有了,若是只有你一人没有,反而显得不太合群。你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朕想众卿不会多想的?”

李言目光扫过去,几人都是含笑点头,实际上心里都在骂娘,即然要赏,应该人人有份,不能因为自家有钱,就省去了。真是便宜了马周,一下白白得了十万两银子。

众人目光复杂的看向马周,刘泊和长孙无忌都是隐含嫉妒之色。

李言微微一笑,圣人曰:不患寡而患不均。马周凭白无故的得了这么大一份赏赐,众人心里恐怕都有不平。马周若是接下,必然会导致与众人的关系出现劣痕。

若是不接,马周的身体又不太好,也就是一两年的功夫儿了。

这可是皇帝亲口所赐,又打着奖赏自己忠心为国的大义名份。为了这一两年的同僚关系,错过这么一场合情合理又合法的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基业的机会,太可惜了。

正所以无欲之刚,马周接了这份赏赐,最后这一两年,就要死心踏地的为李言卖命。

这就是李言随手为之的谋算,以区区十万贯,把马周从众人中区分出来,拉入自己麾下。这样自己在中枢核心,就有了两票,一个岑文本,一个马周。

在萧禹中立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已很难做到一家独大了。

马周心里艰难的权衡着,脸色急剧变幻,缩在衣袖中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最后想到自己孱弱不堪的身体,跟着自己受了一辈子苦,粗布素食的老妻,还有几个正在求学的儿女。

自己一生清贫,没有赞下多少家财,若是此次拒绝,自己一旦撒手人寰,妻儿怎么办?

终于,马周泪流满面,跪倒在地上,铿锵有力的说道:“臣马周,谢皇上赏赐。臣的余生,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回报陛下和太上皇的天高地厚之恩。”

李言慢慢起身,走到案前,把似乎坚守一生信条被自己践踏,有些无颜羞愧的大唐名臣搀扶起来。

抚着他的手,语重心常的道:“爱卿,朕知道你十数年来,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并不收受别人的理物和馈赠。以至于堂堂三品大员,家徒四壁,整日以粗粮果腹。”

“妻儿老小,一年到头,也添不上一件新衣服。”

“太上皇也给朕说过,像你这样的忠直清廉之臣,不该过的这样苦,朝庭应该予以加奖。而这次的份额,朕也会自掏腰包,不动用朝庭的一分一毫。”

“这是太上皇和朕,代大唐的黎民百姓,对你这十多年勤勤恳恳、幸劳奉献的回报。朕并不是收买你,朕是皇帝,万民之主,富有四海。这普天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是朕的。”

“朕不需特意去收买某一个人,而是让你心中始终谨记,以民为本,以国为重。”

“以天下为已任,尽忠职守,造福百姓。”

李言的慷慨陈词和凛然大义,给了马周最好的救赎,让这位快走到人生尽头的老臣,混浊的眼中,重新散发出了光彩,他激动不已的道:“皇上臣懂了,臣会坚持心中的理念,一以贯之。”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回报皇上和百姓的期望。”

李言满意的点点头,再度拍了拍马周的手,随后回到御案后,继续议事。

五位重臣心思各异,此时,经过大半天的讨论,他们已经完全弄懂李言究竟想做什么了。

不得不承认,这位新皇帝确实在西方学到了不少东西,从他们的视角来看。皇帝此举,即有国家大利在里面,又为朝庭增加了权力,最后还兼顾了自己的私利。

还为其他臣子们留下了一些空间,可谓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多少年了,朝庭都没这么一举数得的好政策了!

长孙无忌和萧禹,都是捋须沉思良久,觉得此举利国利国,或可一试,就算在世族那里,通过的可能性也很大。

毕竟,相对于杨广的武力消灭,李世民的土地改制和分封诸侯,新皇帝别出新裁的筹建了财政寺。若说此举是为了对付世族,那手法也格外的温柔,让人产生不了敌意。

虽然各个大世家都要出钱,可这钱也不是捐出来的,而是换成即将发生的大唐宝钞。

不影响这些世族在市场上正常使用,世族们也不会太过反对。对于皇帝来说,借了世族们的钱,来发展自己的产业,又可以在关键时候应急。对于世族们来说,钱借给皇帝用了一遍又拿回来了,也算给了皇帝支持。

皇帝有了钱粮,真要面对突厥的时候,也不用再担心了。

几位重臣心中都是疑惑,好像谁都没有损失,可朝庭却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大笔巨额的财源。皇上这戏儿法是怎么变的,这钱到底是从哪出来的,到现在很多人都没想清楚?

不过,只要朝庭能受益,自己也没损失,那就皆大欢喜。

众人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族,如何能尽快把这个部门建立起来,发挥效用。

当然,这么大一项工程,一个全新的部门和系统,涉及到方方面面。具体操作起来,肯定是千丝万缕,也要细细筹划,没有个三五个月的,也不可能完全运作起来。

李言的意思,也是先行拿出这个规划来,让大唐的臣子们接受。反正这种事情,也不存在什么机密,是堂堂正正的正道,也只有朝庭才能干得起来。

从现在开始,就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比如,确定宝钞类型,从各大世族的钱庄里抽调这个时代顶尖的人才,设计出一整套不容易被人防制的宝钞出来。

还有,发行宝钞也需新立钞法,确保宝钞的顺利施行。

财政寺各个机构的设立,李言只是提出一个大概,具体还要靠这个时代的人,根据现行的官场体系,弄出一个更加合理的机构,做为这个体系支撑的载体。

各个部门的职能设立,相关人才的培养,几个部门的衔接,各项律法规定等等。

绝不是那么简单,一拍屁股第二天就成立起来的。

这天的会议,众臣一直在反复的商议其中的利弊得失,弄懂弄透这里面的各种关窍。

一直开到晚上宫门落禁,几位重臣才姗姗离去。

眉县东郊,京兆韦氏郿城公房的祖宅大门口,一行人正在告别。

随着李世民的落幕,李言的登基,郿城公房更是随着韦挺孙女与当朝太子李象的亲事,已成为韦氏宗族内举足轻重的一支,韦德政也一举跃升为韦氏族老会中的实力派。

看着长孙无忌乘着马车离去,赶往城南杜氏所在的县镇。送客的韦德政收回目光,在孙子韦名山的搀扶下,缓缓向着内宅走去。

回到后园中,韦德政常待的一处凉亭里。

韦名山重新给韦德政倒上茶水,忍不住的问道:“叔父,您真的打算支持新皇帝发行大唐宝钞,还要送去五百万两银子?”

“你这孩子,什么叫送去银子?”

韦德政一脸祥和的看着自己的侄子:“只是把银子换成宝钞,我们一样可以正常使用,就像银票一样,朝庭只是扮演了一个钱庄的角色,并没有白占我们的便宜。”

“可是?”

韦名山一脸不忿的说道:“朝庭办钱庄,一定会给我们的钱庄带来冲击,相对而言,朝庭的信誉和影响力,肯定更大。以后我们的钱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我觉得,这新皇帝也是不怀好意,此举有针对世族之意?”

“呵呵,确实是有,不过也不多。”

韦德政凝眉思索了一阵,缓缓说道:“长孙无忌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是你没有认真去听,心里只存着世族皇权之念,所以才没有弄清楚皇帝的本意。”

“其实皇帝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唐今非昔比,已不是武德或者贞观前期的模样了。经过李世民的扩张,现在的大唐疆域已经超过当时的一倍以上,像东北的一隅,南边的大岛,还有遥远的西域。”

“尤其是辽阔的雪域和西域,朝庭根本无力管辖,所以才分封了出去,丢给诸侯王。”

“可诸侯国远离朝庭,如何才能保证长安对他们的控制和管理,这是个大难题。”

韦名山顿时说道:“叔父,那些地方都封给了我们,朝庭管不到,不是更好吗?那时候,我们的自主权就更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