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之所以这么仓促,并不是斥候派的不够远,而是这队骑兵根本就不是普通的行军速度,而是全速过来的。
军队反映最快的算是王蒙的亲兵护卫了,典韦带着这些人将王蒙保护在中间,典韦更是不离左右,而张合、赵云等将领也立即是整顿自己的军马准备迎战。
这队不知道哪来的骑兵并没有直接冲杀过来,而是在王蒙前面减慢了速度,然后竟然停了下来。
这时候王蒙才看见对方的战旗,战旗上赫然一个“刘”字,原来只是虚惊一场,是自家军队。
开始的时候尘土飞扬,根本就看不清情况,所以才有如此误判,翻到是让那些蛮族的俘虏在军中不停地叫喊,影响到了步兵的士气,还有一部分企图趁乱逃窜的,也被当场击杀,失态很快也就平息下来了。
随后,对面军队的一匹快马飞奔过来,向王蒙禀报,对面来的是幽州刺史刘虞,知道王蒙大获全胜,为防止军情有变,亲自率军来迎。
王蒙这才放心,带着郭嘉和典韦快马来到对面阵前,旌旗之下果然是刘虞,见王蒙三人过来,也拍马出阵,后面跟着十几骑,双方见面,王蒙立即见礼。
刘虞倒是非常随和,说王蒙是有功之臣云云,为了确保胜利的战果,前来迎接。
二人寒暄一番便立即动身,毕竟这旷野之地,极难防御,而刚才刘虞的军队也已经给王蒙提醒了,要真是鲜卑人的大队骑兵前来救援,那后果将难以预料。
刘虞的军队开路,王蒙在后,大军兼程开往上谷。
一路上王蒙和刘虞介绍了整个战况,并让刘虞见到了柯比能,刘虞高兴地合不拢嘴。
虽然这个战功是属于王蒙的,但王蒙没有加害柯比能,这种情况也确实是刘虞最想见到的,因为他的策略是怀柔,是想和蛮族搞好关系,而王蒙虽然把鲜卑人打的够呛,却并没有将事情做绝,甚至还对柯比能以礼相待,这对他下面实施自己理想的怀柔政策创造了绝佳条件。
大军在上谷休息一天,第二天早上,又有一队人马来到上谷,正是公孙瓒带着他的白马义从。
至此,王蒙倒是把刘虞的热情看通透了,原来刘虞知道王蒙擒获柯比能以后,怕公孙瓒提前赶过来杀掉柯比能,所以才兼程来到上谷接王蒙,就是要赶在公孙瓒之前见到柯比能,至少要让柯比能在自己的控制之内,不让公孙瓒捣乱。
虽然公孙瓒理论上来说是刘虞的部下,但由于公孙瓒名声在外,朝廷又重视,再加上手握重兵,战功赫赫,刘虞也让他三分,如果公孙瓒真的强行从王蒙这要走柯比能然后杀了,刘虞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看清楚这些以后,王蒙倒是显得轻松了,他本来就没有杀掉柯比能的打算,讲和自然是最好的办法,让柯比能臣服于朝廷,将来说不定还能为朝廷出力,对付西北侧的乌丸,到时候岂不是一举两得。
现在刘虞既然来了,想必柯比能的性命能够保住,不管刘虞最终目标是什么,但眼前这个怀柔政策在王蒙看来绝对是最佳选择。公孙瓒虽然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毕竟是下官,所以也没有办法。
大军在上谷休整两天,刘虞并没有说怎么处理柯比能,倒是公孙瓒几次提到除恶务尽的言论,而刘虞自然是用一些官腔搪塞过去,最大的理由竟然是等待朝廷的定论。
就这样,大军慢慢开到了渔阳,王蒙得到了刘虞的赞赏,城中三老也对这个新官刮目相看,幽州的各级官员也都争相宴请王蒙,而王蒙自然是能推就推,自己风头过剩绝对不是好事,特别是自己又没有靠得住的老师或者显赫的家事,低调等待朝廷的消息才是最优解。
三天后,朝廷的指令终于来了。
朝廷的指令一共两道,一道是传给刘虞的,让刘虞酌情处理柯比能等一干俘虏,对待蛮族要展现大汉王朝的天威,恩威并施,劝其向好。
这自然是刘虞最想要的,自然要竭尽全力。
其实这个圣旨原来是两道,一道是王蒙上报以后,朝廷命王蒙全权处理此事,并且已经下发了。但刘虞知道王蒙胜利以后,便星夜兼程也报送了一份情况,而刘虞又陈述了一下自己的主张,再加上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朝廷自然是更加信任,于是便又加急下了一道圣旨,赶在给王蒙的圣旨之前公布,而给王蒙的自然也就作废了。
所以这次来的两道圣旨,另外一道自然不是让王蒙处理柯比能的事情,而是何进借天子的名义给王蒙的,因为传递圣旨的宦官还给了王蒙一封私信,这封信便是何进带来的。
圣旨的内容是奖掖王蒙的战功,封王蒙为关外侯,虽然只是一个虚职称谓,没有封地,但也显现出何进对王蒙的重视,王蒙也算是半推半就的进了何进的阵营,不管何进如何,这至少算是自己在朝廷之中的一个根基。
而这个圣旨更重要的部分是让王蒙处理好涿郡政务,并可酌情从军中提拔军功卓着者人高阳县令及属官。
王蒙被任命为涿郡太守,归幽州地界,而高阳却是渤海郡的地方,王蒙自然是不能越权管理,但这也是何进给王蒙的一个机会,王蒙虽然不能以上官的身份管理高阳,但却可以在高阳安插自己的人,也算是让王蒙给自己的人一些交代。
王蒙斟酌一番,本想让郭嘉任高阳县令,怎奈郭嘉并不想去高阳为官,笑称自己以后肯定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官,只是跟着王蒙便可以了。
王蒙心中也非常感激,这算是与郭嘉感情的升华,官职地位都没能打动这个年轻人。
因此,王蒙便命令田丰为高阳县令,许攸为高阳县丞。
武将方面,张合和高览跟着自己的时间最长,自然也要让他们有个好的前程,跟在自己的身边还不如为一方长官来的舒坦,所以任命张合和高览为高阳县尉,不分大小。
四人之中,张合最不愿意,也想像郭嘉一样跟着王蒙。
但王蒙却也好言相劝,鼓励张合有所作为,算是了却当年答应带着张合等人出人头地的诺言。
人员摆布已定,所有人便分头就任,王蒙并没有给张合和高览调拨军队,只留下了随身的护卫随从,毕竟高阳还有很多百姓为根基,而且还有一万步卒和一千骑兵,足矣。
而王蒙新官上任,自然是要在自己身边留下更强的力量,更何况现在可是治理一个郡城了。
柯比能的事情都对刘虞处理了,但刘虞并不是贪心之人,对王蒙的战利品却没有过多的觊觎,只是试探地让别人给王蒙传话要了一些。
王蒙自然也不是不开窍的人,拨给了刘虞一大批军械和战马,自己留下了五千战马,还有部分军械。
为了不让公孙瓒难堪,王蒙也将战利品转交给公孙瓒一部分,也是感谢公孙瓒让赵云帮忙,公孙瓒也是高兴非常,闭口不提赵云的事,这下王蒙算是彻底放心了。
离开了渔阳,王蒙便到涿郡任职。
王蒙为官正派,再加上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百姓和当地属官无不敬佩,郡县面貌一新,蒸蒸日上。
王蒙也趁机将军马利用起来,重新整顿军队,扩军训练了一万骑兵,又训练了一万多步兵,半年不到,便成军骑兵一万,步兵两万,而且军械也不似从前那般简陋,皆是强弓硬弩,钢刀铁盾,兵士战甲齐备,可谓是精兵。
这天,王蒙正在郡守府和赵云习练武艺,突然传来何进密信,王蒙展开一看,原来是何进和十常侍矛盾突出,向借王蒙的力量进京勤王,消灭宦官集团,巩固何进在朝中的地位。
王蒙立即找郭嘉商议,此事非同小可,事关朝廷核心,王蒙不敢造次。
郭嘉看到这封信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嘲笑何进愚蠢,舍近求远,几个宦官能有多大作为,几百人就能办的事情还要大费周章,郭嘉对何进的做法感到不屑。
但从王蒙的角度考虑,郭嘉的意见是出兵,要是能够将宦官势力除掉,借此在朝中立足,而且手握重兵,即使是在何进之下,也能有一定地位。
何进虽然是天下的大将军,能调动天下兵马,但手中却并没有自己的军队,王蒙自然可以有话语权,如果运筹得当,位极人臣恐怕也不是什么奢望,到时候王蒙可以为更多的百姓造福,比起加官进爵,这才是他们二人共同的终极心愿。
自从郭嘉的到来,王蒙的心思也并不像从前那样只为眼前的百姓而活,而是渐渐的生出了一些野心,权利越大、能力越大,自己的抱负才能有更大的平台去实现。
郭嘉的分析鞭辟入里,王蒙很是信服,可还是有些犹豫,犹豫的根本不是郭嘉的策略,而是王蒙的内心。
就这样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何进也来了第二封信。
王蒙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率军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