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曾写下《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孟浩然也曾写下《田家元旦》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一年就一个大年初一,忙忙碌碌之余,变得闲暇了起来,上午拜年的活动结束之后,大年初一的时候在老家暂时是就没有啥活动了。
以前小的时候,大年初一的时候,一般在拜年结束之后就就近的姑妈家,后来因为过年走亲戚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老哥几个就商量了一下,直接在正月里选一个时间,一起聚会一下得了,人多,还热闹,所以大年初一也就不走亲戚了。
随着一顿饺子下肚,大年初一差不多就算是过去了,晚上的时候,依旧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声声不绝于耳,而今年过年,白子豪特意弄了很多的烟火,单是这些烟花就花了好几千块钱的大洋,好在小姑家本就是经营烟花爆竹的,有许可证的,所以白子豪拿的时候相对便宜一点,数量很是庞大,初一晚上,吃完饺子,电视上播放的是《西游记》糖豆子看的津津有味,这电视剧可以说都老掉牙了,但是经典就是经典,每年过年的时候播放,依旧是经久不衰的存在,比起现在那些所谓的大投资,大制作,实在是太过于长脸了。
“咻咻咻砰砰砰!”烟花漫天,在夜空之下,炫丽灿烂,真的很美。
爆竹起源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在现代的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爆竹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过年放烟火爆竹,本是过年的做主要的一个体验,可惜的是,现在那些狗屁倒灶的专家的建议之下,真就有个别地方在过年的时候把燃放烟花爆竹给强制了,但是当政府有一些大型活动的时候,那大型的烟花秀给你搞得轰轰烈烈,州官放火的事情搞得是明明白白,也无法反驳,总之,没有了烟花爆竹的年,真的是没意思,等过些年之后,估计春节就会渐渐的被人遗忘了。
过年的习俗和仪式被莫名其妙的说成是封建迷信,守旧,而烟花爆竹也被禁止了,过年就彻底变得无所谓了,白子豪很担心,为啥自己的人不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就算了,还要破坏和抑制呢。
烟花是灿烂的,也是短暂的,但是看烟火的人的心却是还能激动好一阵子的,烟花结束之后,糖豆子意犹未尽,但是还是被爸爸妈妈拉进屋里睡觉去了,糖豆子虽然很不愿意,但是拗不过爸爸妈妈,只能老实的上床睡觉。
“明天去舅舅家,早点去,早点回来!”白子豪对身边的梁子说道。
“爸爸我也去!”糖豆子生怕爸爸妈妈不带自己。
“好的一起去舅爷家!”白子豪笑着说道。
自从外婆和外公去世了,原本就不怎么去老丈人家的老爹更是不怎么去舅舅家,一般除非有事的时候才回去,自己姐夫的架子拿的很足,往年的时候一般都是老妈带着哥俩去的,今年,除了老爹,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其他人都要去的,比往年就多了梁子和糖豆子。
大年初二是指农历一月二日,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岁时风俗。这一天中国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大年初二去老丈人家,这一点似乎全国各地好像都差不多,老家的姑爷子们在这一天带着媳妇娃娃去外父家,而在东北的时候,姑爷子也会在这一天去老丈人家的,这一点南北到是很相似的。
外公外婆在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初二的时候,只要自己在家都回去去舅舅家,给舅舅舅妈拜年,顺便给外公外婆上坟,这已经是白子豪的习惯了,至于有没有这个习俗,白子豪也不会在意的。有的时候,习俗是要讲的,规矩也是要讲的,但是也需要变通的,就如同自己初二去舅舅家,然后给姥爷姥姥上坟,自己往年回家的时间有限,想来姥姥姥爷在泉下有知的话,应该是不会怪罪自己的吧!
大年初二一早上,白子豪和弟弟开车就出发了,正好一台车,满员出发,走的时候把去舅舅家的礼物全部准备全套了,梁子照例单独准备了礼物,虽然这是梁子第二次去舅舅家,但是这还是第一次以白子豪媳妇的身份去的,上一次去的时候,白子豪和梁子还在处对象,没有正式结婚呢。
车子上了227线,一路向南,舅舅家在县城南边,是整个县最南边的地方了,属于山区气候,虽然同在一个县,但是海拔高了好几百米,气压也更强一些,天气也更冷一些。